環境教育特色主題:環境教育週 鹿東減塑王 食農教育 山野教育 夏日再生巿集
1.每學年舉辦一次,選擇適合當前環境相關議題進行影片欣賞
2.衛生組將相關影片放置於學校環境教育網頁請各班利用中午用餐時間觀賞
3.活動開始前先公布有獎徵答題目幫助小朋友了解影片重點
4.活動為期兩週,結束後利用兒童朝會時間進行有獎徵答並請校長頒獎
5.獎品由學校資源回收收入提供
推動方式
1.利用廚房每天產生的米袋取代塑膠袋裝盛垃圾及各式回收物品。
2.利用升旗時間指導小朋友正確使用清潔劑和除臭劑的方法以達到減量、少用的目的。
3.利用升旗時間指導小朋友正確使用各式掃地用具的方法以延長使用壽命。
4.每月統計全校塑膠袋、掃具及清潔用品使用量,並於校網公告當月減塑王(無提出任何需求),及全年度累計減塑王。
5.每年六月公告各學年減塑王(總需求量最少者),並於升旗時請校長公開表揚及敘獎。
推動方式:
1.於校園辦理師生有機菜園、稻穀種植體驗。
2.辦理米食相關藝文活動。
3.辦理田間農事體驗:插秧、割稻。
4.辦理稻草人相關系列活動。
5.辦理生廚餘落葉堆肥製作體驗。
6.辦理食農教育推廣經驗分享研習。
7.辦理鳳梨酵素製作研習。
推動方式
1.成立專業社群,進行教師增能戶外體驗活動。
2.利用本計畫充實登山裝備,降低課程實施障礙。
3.與策略聯盟學校舉辦教師研習及工作坊增能。
4.與策略聯盟學校共同研發山野教育課程。
5.與策略聯盟學校共同探勘備課、觀課與議課,回應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學。
6.與策略聯盟學校進行經驗分享會。
7.建置資訊交流平台,與策略聯盟學校共學共好。
8.繼續擴充第30號教室(30山林教室)活化學校閒置教室,布置山野教育情境,提供山野教育資訊交流據所。結合相關經費申請,購齊山野教育相關設備,成為彰化鹿港地區山野教育資源共享中心。
9.透過專業社群的運作,讓分工更專業,吸引更多人力資源加入,使課程實施更容易,擴大山野教育聯盟。
1.目的:希望透過社區裡的公共場域國小,能將「減塑、再生」的 概念帶進社區及家庭,藉此宣導減塑簡單從生活做起。「再生」有「復甦」的 意思,我們總是擁有超過所需,多餘的物品被靜置在空間的角落,等待復甦的 一天,再生市集就是最好的機會,趁著暑假,讓這些物品重見天日,給小物們 一個重生的機會。
2.時間:20190629及0630每日上午1100到下午1700
3.地點:鹿東國小風雨走廊
4.活動內容:再生市集(二手攤、手作攤、飲食攤、理念攤、免費商店)、周邊活動(資源回收換好禮、滑步車體驗、夏日巿集足球賽)、共食、杯子租借
5.共食計劃:辦活動的時候時常為了方便用餐而直接訂便當,但一人一便 當所產生的垃圾不只是便當盒,連帶的免洗筷、橡皮筋、塑膠袋等都是 垃圾,於是再生市集便有了「共食」的機制,大家一起吃飯一起分享生 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