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中市立新社高中90週年校慶網站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臺中市立新社高中90週年校慶網站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More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高中部第9屆-詹佳芸
記憶中的時光
每當與高中同學及班導師一起相聚時,最難忘的是在新社高中校園裡的回憶。我是新社國中第39屆、高中第7屆的校友詹佳芸,在新社高中生活了六年,回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國中沒有體育底子的我,在升高中時選擇了體育班拔河隊,從什麼都不會一直到可以參加比賽,這中間經歷了種種的訓練,包含了耐力、意志力等各種訓練,訓練過程,遇到艱難的瓶頸總會萌生放棄的念頭,感謝拔河隊教練陳麗惠,總在身旁不斷的鼓勵,讓我有勇氣接受所有挑戰更培養出自信心。
回想起國中三年,很幸運三年換了三個班導師,可不是我們班調皮搗蛋。我要特別感謝詹婉容及李奇霖兩位導師,婉容老師非常有耐心教我們如何畫重點,抓到重點,能更有效率的複習課業,這一點對於在求學過程中對各科目都一竅不通的我幫助非常大。此外,更感謝奇霖老師的提拔,讓我進入體育班這個大家庭,認識了各個專長的運動員們,每當校園裡的時鐘轉到下午二點零五分,我們就像是上了發條的玩具,按照著教練列出的訓練項目,開始不停的跑著、跳著等等⋯,不管颳風或下雨我們還是為了比賽做充分準備。
最後要感謝宋依頻老師,讓我有機會為大家分享新社高中的點點滴滴,彷彿又回到了青澀的時光,依頻老師就像是母雞帶小雞般的照顧我,到了畢業之後也是時常與我們保持聯絡,是師長更像是好朋友,這份亦師亦友的感情讓做學生的我備感溫馨。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