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中市立新社高中90週年校慶網站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臺中市立新社高中90週年校慶網站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More
首頁
校慶活動
LOGO票選
校慶徵文
校友回娘家
籌備委員會
記憶中的凝光
高中部第1屆(國中28屆)-洪孟宜
高中部第2屆-蕭照平
高中部第3屆-戴子平
高中部第3屆(國中第30屆)-王國維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黃珮紋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林立祥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詹佳芸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林雨亭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劉育源
高中部第9屆(國中36屆)徐宗民
高中部第9屆-顏瑜
高中部第9屆-徐鈵富
新社高中第9屆-洪雅菱
高中部第10屆(國中37)-揭忠軒
高中部第11屆(國中38屆)-王止俞
高中第11屆-沈恆睿
高中部第15屆(國中42屆)-陳威震
高中部第15屆-陳琦玓
高中第16屆-周翔偉
高中部第16屆-林成智
高中部第17屆-馬士勛
世紀容顏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
臺中州立實踐農業學校大地館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臺中縣立新社初級中學
臺中縣立新綜國民中學
臺中縣立新社國民中學
校網
高中部第7屆(國中34屆)-王仁博
我是2001-2007的新中生,本身也是新社農家子弟,所以有機會回新社也會回去打打籃球跑跑步看看學校。記得剛上國中的時候買了一台新的腳踏車,每天都要騎腳踏車上下學(到現在也是,只是改成上下班)。有一次一位大我兩歲村民跟我說他可以在
北玄宮
那條陡坡上不煞車過彎。對於騎車相當有自信的我當然也嘗試了,但結果是失速撞牆左手骨折車撞爛。由此我證明那位村民是唬爛的。我查了Google Map,當時的那道牆還在,歡迎挑戰。
在國中的時候我不愛唸書,整天就是上課睡覺、回家打天堂。最巔峰的時期是一個月花了我老媽一萬多塊的電話費(那時候還在撥接),還害她要半夜起床拔我電話線。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升上國三,可能是當時學測即將到來(又或者是跟當時的小女友分手),我開始奮發唸書,電動也沒再打了。只可惜為時已晚,好像只考了170。有一天我遇到徐岳文(老師),他跟我洗腦不要考第二次,因為我的分數可以上新中,愚蠢的我就這樣上了他的當(說說的而已,我應該也沒膽考第二次),繼續我的新中第二部曲。
上了高中以後不知道是因為考學測唸了點書上了癮還是腦袋開始稍微有點發育,我開始喜歡唸書搞懂事情的感覺了。新中是綜合高中,所以必須要選擇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沒有多想挑了自然組,因為我發自內心地認為讀理科比較有挑戰性(但其實不一定?)。我的個性很好強,所以跟打電動一樣,一直努力地看書想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會(即使到現在還是如此,只是領域變窄了)。但可惜智商不足(雖然我現在認為是教育制度以及教材造成的),我最愛的物理成績普普,當時最好的科目反而是英文(可能跟我的班導項光倩是英文老師有關),但也意外的讓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了更好的準備,因為物理系用的都是美國英文書。除了無聊的唸書生活以外,那時候最有興趣的活動就是打羽球了,而且我打的還不錯(至少是當時的新中第一),所以夢想著可以成為羽球員,只可惜事與願違,學校沒有羽球隊。雖然如此我還是培養了邊念書邊運動的生活習慣。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同時也看了其他校友的回憶,真的很多采多姿,也喚醒了我不少的記憶。新中最讓我自豪的地方是它的校地很大(
全台第二
,撇開大學附屬高中),因此我相信在這裡孕育的心靈會是寬廣自由的。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