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父並不是成績不好,他和我說起在以前讀書的時候,國中一年級是不依成績分班的且是以天干作為班級名稱,到了二年級則會依成績分班,改以八德作為班級名稱,三年級又會再依成績,重新分一次班。就讀二年級的家父,被分到了愛班,是男生的升學班。雖然家父不愛讀書,但成績還說得過去不算太差。可是,跟其他同學相比,家庭環境相差甚遠。就如前言所提的,家父為了賺零用錢,費盡心思。當時,班上的同學,一天有兩塊錢的零用錢,而家父只有一陣子一天有五毛的零用錢,後來便沒有了。所以,家父除了要讀書之外,也要花許多的時間跟精力在工作上。因此,和其他同學相比,便少了很多的時間能讀書,以致於二年級時的成績總是吊車尾,除了老師的訓斥之外,再加上祖父的壓力之下,家父逐漸對讀書產生了排斥。有一次自習課時,家父看著數學課本竊笑,老師覺得很困惑,為什麼有人能看著數學課本笑成這樣,走過去一看才發現原來家父在數學課本裡,夾著《好小子》這本漫畫,於是就被老師臭罵了一頓。後來,家父三年級時,被分去普通班的孝班,排名一下子進步許多,祖父看了之後很欣慰,還稱讚家父說成績有進步,但實際上根本是同學的實力不同,所以名次才會有如此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