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國小二年級小芸 -學習障礙,數學領域屬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小芸的基本運算能力尚可,對於時間、日期、長度、重量、形狀,分類有基本概念,惟經常粗心算錯,百以上的位值概念較弱,遇到抽象概念或文字題則顯得相當困難,是故,針對上述問題,數學領域的 IEP 目標擬定將著重如何解題。
🟡位值結構:小芸對數詞順序很清楚,但百以上的數的大小比較與位值概念較弱。因此,,
學習表現【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 算之基礎 】、【 r-I-1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學習內容【 N-2-1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百」。位值單位換算。】、 【 R-2-1不等號與遞移律:「>」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移關係。】作為擬訂學年目標之依據。考量個案可能無法達成而採用:
以簡化方式調整學習表現
【 n-I-1-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調)】、【 r- I-1-2 學習數學語言中 的關係符號約定( 調)】
IEP 學年目標:
〈 1. 能運用位值單位換算,比較 1000 以內數的大小〉。
學期目標:
〈上學期〉
1-1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數棒數積木操作活動,能在位值板上進行 300 以內數的位值 單位換算,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4 題。
1-2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位值板操作,能比較 300 以內的數的大小,並用 >、= 、< 作記 錄,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 4題。
〈下學期〉
1-3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能在位值板上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單位換 算,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 4題。
1-4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位值板操作,能比較出若 A>( 或 =)B B>( 或 =)C ,則 A>( 或 =)C 的遞移律,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 4 題。
🟡四則運算解題:單純的加、減、乘計算題小芸是可以獨自完成的,但對於文字題則較難理解,因此,針對個案文字題理解的問題,
學習表現【 n-I-5在具體情境中,解決 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r-I-1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學習內容【 N-2-8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 。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R-2-1不等號與遞移律:「>」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移關係。】作為擬訂學年目標之依據。
以簡化、分解方式調整學習表現
學習表現【n-I-5-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解決第一步驟應用問題(調)】、【n-I-5-2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調)】、【r-I-1-3學習數學語言中的算式約定(調)】,
IEP學年目標為 〈 2. 能運用習過解題策略,計算簡單的兩步驟應用問題〉。
學期目標:
〈上學期〉
2-1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畫關鍵字策略,能回答數學題幹內容,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 4 題。
2-2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畫關鍵字策略,在步驟提示下,能記錄簡單的兩步驟解題過 程,每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每次至少答對4 題。
〈下學期〉
2-3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步驟圖策略,能記錄簡單的兩步驟解題過程,每次給予 5 題, 連續 3 次,至少答對 4 題。
2-4 每兩週評量一次,透過畫關鍵字與步驟圖策略,能計算簡單的兩步驟應用問題,每 次給予 5 題,連續 3 次,至少答對 4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