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鼻蛇主要分布於北美洲,此屬的蛇最大特色是牠們的鼻端吻部位置是微微向上崛起的。目前豬鼻蛇屬下有三個品種已被確認:西部豬鼻蛇,東部豬鼻蛇,南部豬鼻蛇。成年的豬鼻蛇頭部亦特別大,與頸部的分界相當明顯。豬鼻蛇的頸部是可以擴張的,後方的肋骨能令整個身體壓得扁平,形態上與眼鏡蛇相似。尾巴短小,而且有兩片肛鱗。 因應品種的不同,豬鼻蛇身體的顏色及斑紋都是變化多端的。
當豬鼻蛇受到威脅時有著相當特殊的表現。牠們會把頸部壓得扁平,張開皮摺,並昂起頭部發出嘶嘶聲響,採取與眼鏡蛇一樣的自衛姿態。牠們會裝作咬擊的態勢,但事實上卻不會真正作出咬擊。如果這個姿態並不能把敵人嚇退的話,牠們更會腹部朝天,張開嘴巴裝死來欺騙對手。
Heterodon Nasicus
原產於加拿大,美國至墨西哥
沙地草原區域
21 - 29 攝氏度
全長40-60厘米。
雌蛇體型大於雄蛇,但是雄蛇的尾巴比雌蛇長。
大約12年
雌蛇一次可以產下10-40顆蛋,在26-28度之溫度下,大約50-60天可以孵化。
事後母蛇不會照料幼蛇的生活。
豬鼻蛇主要進食齧齒目動物及蜥蜴,可是東部豬鼻蛇卻是例外的,牠們只吃蟾蜍,並對蟾蜍的毒素有著免疫的能力。
雖然豬鼻蛇有毒牙,唾液也有毒性,但是因為豬鼻蛇個性溫馴,幾乎沒有攻擊性。同時牠們的毒牙屬於後毒牙,是位於咽喉處,所以就算是被咬也不會直接被毒牙咬到。同時牠們的毒性也很溫和,只足夠癱瘓蟾蜍,不足以影響人類,安全無虞。
豬鼻蛇有吃蛇的紀錄,所以幼蛇或是雄蛇最好都分開飼養,只有在繁殖時才一起共養。
參考資料:
https://www.herpera.com/hognose.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9%83%A8%E8%B1%AC%E9%BC%BB%E8%9B%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