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師範銀都小學銀帆管樂團與本校管樂團交流
2. 辦理師生性平講座:辨識性平案件樣態、認識我們自己的身體
3. 辦理全國防災日防災演練
4. 辦理週三課後社團
5. 108年新竹市運動大會錦標賽國小組本校獲得國小女乙組榮獲田徑總錦標第三名、國小女子組榮獲游泳總錦標第三名
6. 召開第69屆新生新生市政府市政大會
7. 辦理環境教育講座:減塑一起來
8. 管樂團受邀參加「表演藝術在地亮點演出計畫」音樂會演出
9. 學生獲得新竹市國小奧林匹亞動手玩科學競賽創意組第四名
10. 辦理79週年校慶運動會
11. 辦理校內音樂觀摩會
12. 獲新竹市學生音樂比賽「同聲合唱」、「師生鄉土歌謠-閩南語系」、「管樂合奏國小B組」三項優等佳績。
13. 獲得竹市大隊接力國小B組第四名
14. 合唱團受邀參加新竹市立動物園開園演出園歌:熟悉的家園
15. 推動健康促進計畫-「健康GOGO卡」
16. 辦理歲末聯歡金頭腦大考驗
依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近三年(2016~2018)新生兒總數,一路從20萬以上下滑至19萬多人,而多數的家庭第一胎比例,一直都在50%以上,意味著有兄弟姊妹的家庭比相對要比獨生子女來得少。孩子在原生家庭有手足共同成長的機會不到一半,獨生子女成了現今人口組成的一個特色。顯現出這個世代的每個孩子,都是寶貝中的寶貝。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要進入學校,才開始學習社會化。
在父母或祖父母成長的年代,社會化在家庭生活中早已存在,孩子懂得如何在兄弟姊妹的陪伴下,學習競爭、妥協、付出、獲得與成長。在學務工作中,我們很常處理學生間的糾紛事件,以及學生間相處不融洽的問題。探究糾紛事件的原因,不外乎每個人都以本位思考面對糾紛,例如:原來兩人間的玩笑打鬧,演變成你來我往,非常火爆的全武行;在氣頭上,孩子總是先提及對方的不是,並用盡一切力氣,避開不利自己的部分而不願提及,這是生物趨吉避凶的自然反應,也因為現在多數孩子在家無法真實演練,與同輩間衝突時的對應,往往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面對的都是能夠寬容、善待他(她)的大人。所以一在學校發生糾紛,往往無法自己好好處理。基本上,一件事件的發生,有其核心問題,也有許多核心外圍的次要問題,有經驗的老師都會依序引導孩子,找到事件中問題行為或想法的部分。並以價值澄清方式,與時光倒流法回溯到事件發生前中後,讓孩子練習預知結果的能力,進而做出新的決定與應對方式,並承諾在下次類似情境下,會試試新的方式來解決衝突。或許學生不會理想化的一兩次就學好,但只要有機會演練,透過老師不厭其煩地諄諄善誘,大部分學生都能在小學六年,將自己磨鍊成懂得應對進退、會與人相處的人。
孩子在學校面對衝突事件,都是絕佳的學習機會,父母親千萬別過度干涉,避免造成與養成孩子的依賴感與有恃無恐的心態。守護寶貝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在學校好好去探索學習,讓他明白自己很重要很獨特,別人也跟他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人與被人尊重。我們的孩子會一次又一次的變得更理性、更完美;有一天,我們會一起讚嘆他的成長並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