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世界潮流的帶領,以及各國接連重視教育的的風氣下,服膺教育新潮流、教育改革方向所量身訂做新興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為了與世界同步接軌,同時提升自身競爭力,臺灣自然也不落於人後!
放眼望去,無論哪一所學校,課程教學的實質內涵、教育改革的創見與理想,校內老師教學的素質良窳……等面向,只要有心辦學,是不會受到校舍新穎與否而有所限制的!
而往往受限於經費有限,有許多辦學績效良好的學校,其老舊的校舍與陳列卻無法與校內的高品質教學同步優質化,實在是美中不足!因為若要在校園裡大興土木、全部翻新,其工程所產生的整建經費,更是龐大到令人望之卻步!
若退而求其次呢,如何能夠花少數的經費,卻達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校園改造?!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正當還沒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之際,網路上出現一則關於校園改造的深入報導,看了真是振奮人心啊!
這些令人驚豔的校園一隅,不但都是臺灣在地的學校,仔細研究之後,會發現每一組「改造前後的校園」皆是來自不同學校喔!
也因此,若經費有限,則依條件挑選校內最需要改造的地方,用僅有的經費,極大化它的價值,進行重點改造與亮點改造,慢慢營造出獨特的校園美學空間。例如:溫暖又不失明亮的流線型穿堂、充滿狩獵探險風格的升旗台、只有改變一面牆的裝置卻彷彿整間翻新的創意教室、裝修後如同網美想朝聖般的學校餐廳、簡單大方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佈告欄,以及具有畫龍點睛之效的校園地標指示牌……這些看似小巧的校園改造,卻能夠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能,讓校園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在日常使用中,累積屬於校園美學的記憶與印記,而這就是所謂的怡情養性、境教陶冶的重要性。
照片來源: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轉載於親子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