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祿工藝

瓦祿工藝

南 庄 工 藝 師 簡 介

徐年枝
潘三妹
林淑莉
高千惠
風順恩
高新妹
根秀麗
章若涵
陳秀玉
芭奈‧姆諾

工 藝 技 法 介 紹

竹編技法

織布技法

高千惠的童年記憶中,『竹子』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東西,可以製作出兼具美麗又方便的器具。長大以後,因緣際會下欣賞張憲平大師的竹藤展覽,在興趣及求知欲的驅使之下開始拜師學藝,展開自己竹藤編之路。

認為做工藝必須要先把基礎學會,然後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利用巧思去進行創新。而老師在創作每一件作品之前,都會先『命名』,靈感來源在於拜訪一些地方,感受其中氛圍,回到工作坊沉澱之後便開始創作。

所有作品都不忘摻雜泰雅族的圖騰和風貌,並且賦予名字及故事讓作品更有生命力。得意創作如:『泰雅風情』、『欣欣向榮』、『冬戀』、『回憶』等,都曾在全國各項的大小競賽中榮獲佳績!

然而高千惠創作的原因並非為了賺錢或是得到他人的稱讚,而是為了『取悅自己、為己則榮』,是因為自己喜歡才願意投入這麼多的心思和時間。

撰稿: 章雅嵐 影片: Badagaw Vavulengan

小時候就搬到有櫻都之稱─霧社的賽夏女性,習慣了在當地聽見的「咚咚」聲,幼年的 風順恩很好奇咚咚是甚麼聲音?當她去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賽德克婦女在閒暇之餘的織布聲,這「咚咚」的織布聲在她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象,在多年以後仍不絕於耳...。

搬回南庄鄉向天湖部落後,就再也沒聽見從前的織布聲了,當時順恩感到十分可惜,心想難道賽夏族傳統的織布就要消失了嗎?直到賽夏編織國寶-徐年枝老師,在部落裡開地機課程,便開啟風順恩的工藝之路。風順恩說:「小時候咚咚咚的織布聲,在心底迴盪不已...如今我找到了那個聲音,我要把那聲音再次響起,甚至越來越大聲...」 作品以相關賽夏臀鈴商品為主,把賽夏織紋、薏苡珠、臀鈴融入作品當中,目的是為了將賽夏最傳統的一面呈現在每件作品上。

而順恩對於賽夏族的傳承,抱有強大的使命感,不僅以身作則,願意花心力和時間投入賽夏相關文化的學習如: 基本地機織布、臀鈴製作。甚至利用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和協助辦理賽夏族部落學校,積極教導賽夏族孩子自己的文化,當他們有所收穫時,自己也深受感動!「文化即生活,這是件快樂的事,一點都不沉重!我身往何處,賽夏文化就在何處。」

撰稿: 章雅嵐 影片:Badagaw Vavule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