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名稱來自於中華民國增修條文之內文
第七章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
第六十三條
醫事服務機構得申請保險人同意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得申請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之醫事服務機構種類
與申請特約之資格、程序、審查基準、不予特約之條件、違約之處理及其他有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建議修正為 :
第六十三條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醫事服務機構得申請保險人同意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
,得前項申請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之醫事服務機構種類與申請特約之資格、程序、審查基準、不予特約之條件、違約之處理及其他有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2009-09-08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8日電)立法院法制局近日完成報告指出,具健保保險對象身分的台商在中國大陸無法享有保障,且為協助、保護器官衰竭台灣病患到中國大陸接受器官移植,兩岸醫療協議有必要且可行。
根據法制局「兩岸簽訂醫療協議可行性研究」報告,現行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區域不及於中國大陸,因此具健保保險對象身分的台商無法享有保障。
報告也指出,金門、馬祖及中國大陸廈門緊急救護管道,自開放小三通以來,皆由金門及廈門港口往來交通船舶擔任,但交通船航行一趟約需50到80分鐘,直升機則僅需10分鐘,若能以空中救護直升機作為緊急救護交通工具,可減少延滯送醫時間及避免船隻搖晃不利搬運病患。
此外,報告表示,國內器官移植用的器官來源缺乏,等待器官移植者已累積將近7000人,台灣人到中國大陸接受器官移植者不絕於途,為免他們受騙或遭不測,政府對於欲前往中國大陸移植器官者,應給予必要協助及保護。
報告建議,要解決上述問題,由兩岸政府協商並簽訂「醫療協議」為必要且可行;台商希望簡化申請核退自墊醫療費用手續問題,未來簽訂協議後,若經主管機關指定中國大陸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承辦台灣健保業務,有關核退醫療費用問題應可大幅解決。
報告也建議,若要簽訂兩岸醫療協議,應先修法再協商,建議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及「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此作為協商、簽訂協議基礎。
報告表示,全民健保法可增訂中國大陸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指定,得由主管機關視情況,依法與中國大陸訂定協議後指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則可增訂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得指定專責機構,協助等待器官移植者到境外器官移植,其資格、條件、申請程序等,由主管機關定之。
報告也建議,行政院相關主管機關與金門、馬祖當地政府,應就小三通地區開放設置「定點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問題,納入與中國大陸進行醫療協議課題,以滿足民眾需求。
===
經濟日報 2009.09.14 健保 擬納入大陸特定醫院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完成報告,建議兩岸簽訂醫療協議,未來可由台灣主管機關指定大陸的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承辦台灣健保業務。一旦政策放行,大陸100萬名台商及其眷屬,將可在大陸指定醫院就醫後並獲台灣健保補助。
不過,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昨(13)日表示,台灣現有健保資源已無法滿足國內醫院所需,除非政府另外編列預算,否則私立醫院協會勢必反對兩岸簽 訂醫療協議。
大陸台商及家屬約有100萬人,每年繳交可觀的健保費用,因工作關係,無法獲得公平的健保醫療補助。
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聯盟秘書長黃棟樑建議,若政府將與大陸簽醫療協議,應以大陸現有的台商醫院為指定醫院,甚至透過遠距醫療平台,建立兩岸醫院的合作關 係,將可充分保障大陸台商的健康。
立法院法制局9月初完成一份「兩岸簽訂醫療協議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提出三項問題。一是現行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區域不及於中國大陸,讓具健保保險對象身分的 台商無法享有保障。
其次,金門、馬祖及中國大陸廈門緊急救護管道,開放小三通後,皆由金門及廈門港口往來交通船舶擔任,但交通船航行一趟約需50到80分鐘,若能以空中救護 直升機作為緊急救護交通工具,將可把送醫時間縮短到十分鐘。
第三項問題是,台灣器官移植用的器官來源缺乏,台灣人到中國大陸接受器官移植者不絕於途,為避免這些人受騙或遭不測,政府對欲前往中國大陸移植器官者,應給予必要的協助和保護。
立法院並建議兩岸政府應協商並簽訂「醫療協議」,讓具健保保險資格的台商,也能享有健有權益。立法院提議未來可由主管機關指定大陸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來承辦 台灣健保業務;台灣衛生主關機關也可指定大陸專責機構,協助台灣人到大陸進行器官移植。
報告建議,若要簽訂兩岸醫療協議,台灣應先修法再協商,建議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及「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作為協商及簽訂協議的基礎
===
【2003/10/22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李國彥/上海二十一日電
張錦文還說,他已取得中央健保局的「口頭承諾」,未來醫院將提供台商拿健保卡直接看診,再由醫院向健保局請款,台商不必再大費周章拿單據回台請款。張錦文 強調:「這項承諾,將在醫院雛型出來後,再與健保局敲定合作細節。」
台商登陸建醫院 六和撥頭籌
六和集團所屬宗倬章基金會投資3,600萬美元在崑山興建「崑山宗仁卿紀念醫院」,21日在崑山舉行動工典禮,最快明年底完工開診,未來將提供台商健保卡直接門診的服務。
宗仁卿紀念醫院動工儀式中,六和集團高層幾乎全員到齊,包括董事長孫照臨、副董事長宗成志、副總卓一鳴,崑山六豐機械總經理宗緒惠、副總彭文生。崑山市市委書記曹新平、市長張國華,及崑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宣炳龍等官員也到場祝賀。
孫照臨表示,由於崑山市政府協助,才能在短短數月取得蘇州、南京、北京等各級衛生機關的所有批文,宗仁卿紀念醫院才能順利動工。醫院名稱是紀念宗成志的父親、六和集團創辦人宗仁卿。
宗成志表示,六和在崑山投資興建醫院的目的是希望照顧華東地區眾多台商康,未來開診後也將提供當地民眾醫療之用。
宗仁卿紀念醫院雖未與國內任何醫院有隸屬關係,但21日到場貴賓中有全國醫院協會理事長張錦文。他曾任長庚醫院首任院長,目前也是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的顧問及花蓮門諾會基督教醫院的副董事長。
張錦文表示,宗仁卿醫院與長庚醫院並無關係,但未來將透過他與台灣北、中、南、東等地的新光醫院、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高雄醫學院附屬醫院,及門諾醫院密切合作,除了經常進行醫學技術交流,台商重症者也可透過視訊方式進行「兩岸跨海會診」。
張錦文還說,他已取得中央健保局的「口頭承諾」,未來醫院將提供台商拿健保卡直接看診,再由醫院向健保局請款,台商不必再大費周章拿單據回台請款。張錦文強調:「這項承諾,將在醫院雛型出來後,再與健保局敲定合作細節。」
宗緒惠表示,醫院佔地80畝,成立初期將先設立200張病床,未來陸續增建至500張病床,成為一座專門提供台商、外商及大陸 民眾醫療服務的綜合性醫院。
宣炳龍表示,崑山台商醫院動工使崑山市繼續保持大陸許多「第一」的美譽,是繼第一個自費出口加工區、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華東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後又一個「第一」。
21日也是崑山市金秋招商大會舉行的第二天,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六家廠商舉行動工或啟用儀式,包括微盟電子 (微星)、浩騰電子、格林菲爾俱樂部(以上為台商),岩井機械(日商)、貝碧歐美術顏料(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