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聊到蕭雅文與劉裕琳這對師姊弟的音樂成長歷程以及開始搭檔聯彈的原因,這一篇我們將聊到更多聯彈上台的經驗、練習聯彈時遇到的事情,以及所獲得的收穫。
(以下是2017第一屆「聯彈A組」(12歲以上)第二名得主蕭雅文與劉裕琳的採訪內容。文中「蔣」代表雅文和裕琳的鋼琴聯彈指導老師蔣淑芬老師,「蕭」代表學姊蕭雅文, 「劉」代表學弟劉裕琳,「杜」代表小編杜,「萬」代表小編萬。)
******************************************
【聯彈的上台經驗】
杜:除了比賽以外,我記得蔣老師舉辦過一次戶外的音樂會,我從照片裡看到你們有出來彈聯彈,可以談談那次特別的經驗嗎?
蕭:那是草地音樂會,真的很特別,那是我第一次在戶外表演。原本天氣預報說是會下雨,還好當天一直都是好天氣。老師租來一台平台鋼琴,也有遮雨棚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就這樣在草地上表演。那是露天的咖啡廳,所以旁邊會有人路過進來看我們演奏,那個感覺很深刻,覺得不一定要在音樂廳裡面演奏才算是真正的表演。
萬:有真心聆聽的聽眾,就是演奏。
杜:那你覺得觀眾可能會來來去去的開放性環境,跟之前比賽或者表演那種室內的、觀眾安定不走動的環境,演奏時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嗎?
蕭:我覺得在草地的那一次比較不會那麼緊張,比較放鬆,不會覺得大家都盯著你看…
蔣:在音響上面會覺得比較難控制嗎?
杜:音響會散掉嗎?
蕭:會,多少有一點,就是聽起來就是比較小聲,就要花比較大的力氣去彈它。
蔣:可是其實後來錄音下來的效果異常的好。可能是因為後面就是真理大學的大教堂…
杜:所以大教堂把聲音都擋回來?
蔣:對對對,錄起來效果不錯。
杜:(轉向裕琳)那次草地音樂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嗎?
劉:因為是開放的空間,所以彈的時候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微微聽到,我們的琴聲就這樣吸引了學校附近的很多外國人,他們會走進來,就站在我後面這樣看我,很特別。
萬:舞台跟觀眾零距離!
劉:對對,就覺得非常的酷炫。音樂廳有時候暗暗的,看不到下面的觀眾,可是在草地音樂會的時候,很亮,彈起來很舒服,有不一樣的感受。
杜:真的很特別的感受!那是春天的時候對不對?再來夏天時你們去日本比賽,得到不得了的榮譽。
蔣:對,我們去濱松。那天在後台聽,他們演奏的速度比平常練習時快,我在後台聽到心臟快要跳出來,還好不但沒有亂掉,整體效果還非常好。
萬:可能是臨場時的感受,突然覺得速度需要快些吧~~~ 多虧平常訓練紮實,而且默契夠好,所以可以支撐臨場的改變。
杜:真是太棒了,不但得到第一名,還獲得當日所有參賽組別的最高榮譽靜岡縣知事賞。
蔣:我們是歷年來第一個以聯彈的形式拿到當日最高榮譽靜岡縣知事獎的組別,真的很榮幸!
(由於濱松在台比賽日期以後很有可能每屆都會和我們衝突,所以關於濱松比賽的相關內容,我們可能就只提重點,不提太多細節,不好意思。如果覺得我實在簡略過多,請再幫我補充300字以內的敘述。謝謝。)
萬:我聽過你們的比賽錄影,真的是實至名歸!彈得真好!雅文和裕琳真的太棒了,蔣老師真的太強太會教了!
***********************************
【練習聯彈的困難與趣事】
杜:像你們已經搭檔這麼久了,可以幫我們回想看看,這麼長的合作中,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或者困難的事情?
蕭:困難可能是…一開始我們沒有很熟,所以我沒有說很多話,加上我不笑的時候大家都說很恐怖,所以一開始練習時真的就只有「一直練」,都沒有講話沒有溝通…
劉:真的都沒有講話喔…
蕭:對啊,一直到上課的時候,老師才當中間溝通的媒介,把我們逗笑,還有,老師也教我們「怎麼跟對方溝通」,比如說意見和對方不一樣的時候,不可以說「你這裡為什麼不怎樣怎樣」,要說「我可能覺得我們這裡可以怎麼樣試試」,就是用字委婉一點,口氣好一點。
萬:蔣老師好棒喔,教音樂也教做人的道理,這真的好重要。
劉:我們一開始不熟的時候真的很聽話喔,講話都很小心很有禮貌,可是久了就原形畢露了哈哈哈…
蕭:對啊,直接吐槽說「你彈錯了啦」!
蔣:這兩個吼…乾脆拆夥啦!
蕭&劉:不要啦!
萬:好可愛,因為有感情基礎了所以才有本錢吵嘛~~
杜:上次蔣老師也有提到建議你們拆夥,這樣一來你們可以有新的刺激,二來也可以帶別人。
蔣:真的可以一個拉一個,而且拉人的人自己也會進步。像之前,雅文拉裕琳,雅文自己也會有壓力,一開始,裕琳比較弱,我和雅文就一起等他,被等的人會有壓力,就會很快地趕上來,趕上來後,就換原來比較強的雅文有壓力了,很怕自己表現不好,讓裕琳等。
杜:所以兩個人都會進步。
劉:壓力超大的。
蕭:真的….
劉:可是我們沒有要拆夥喔!
蕭:我們感情很好,而且我去裕琳家練習時,裕琳媽媽都準備很多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吃,超好的。
蔣:可惡我都沒吃到!
劉:去年獎金我們不是要請老師去吃高檔火鍋嗎?
蔣:對啊,啊怎麼還沒約,你們太忙了,時間過真快,都要第二屆了啦~~~~
杜:今年再拿獎金,合起來請更大攤!
蔣:那加油加油,快來不急了啦!…..
************************************
【練習聯彈後的影響】
杜:請問你們覺得練習四手聯彈對你們音樂的學習,有沒有什麼幫助?
劉:我覺得我從國中就有機會體驗到四手聯彈和雙鋼琴的樂趣,真的很好,很多人到大學都還不一定有這個機會,所以現在就開始接觸,我覺得很好,而且我也可以從中到很多,對於我的合奏和獨奏應該都有幫助。
蕭:因為兩個人一起彈,一定有時候其中一個人是伴奏另一個是主奏,所以一定要互相聽,知道自己在彈的是什麼,該伴奏的就要去襯托主奏。還有,聲音的一致性也很重要。
萬:嗯,音色的一致性很難也很重要。
劉:因為我的耳朵不太好,聽自己彈都覺得很好聽,有盲點,但為了讓兩個人的音色像一個人,所以一定要理性地來聽對方和自己的聲音,兩個人才能協調配合,所以反而訓練到我自己的耳朵和手的協調能力。
萬:兩個人要協調比自己一個人難,但你為了達到兩個人的協調度,反而耳朵的靈敏度、耳朵和手的協調度等都進步了?
劉:對!
蕭:還有,我也從練習聯彈和雙鋼琴這樣形式的室內樂,學習到很多經驗,這些經驗也可以幫助到我練習其他類型的室內樂,比如鋼琴三重奏等等,很多經驗是可以共用的,比如互相聆聽之類。
萬:所以你的意思是,比起練習聯彈之前,現在無論練習什麼樣組合的室內樂,傾聽和協調的能力都比以前更好嗎?
蕭:對。
劉:我這邊呢,我是覺得我對曲子的詮釋更有想法了。平常老師會跟我們說,詮釋上要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因為我們還小,最後老師還是會告訴我們比較好的詮釋,但是不能全靠老師,比如踏板、音色、氣氛的營造….,至少這些基本的要自己來。練習聯彈的時候,我們自己私下就要溝通我們的想法,所以有想法上的交流後就會有更多的想法。
而且不只聯彈時音色要統一像同一個人彈的,在練習獨奏時,我也會反過來想,這首如果是聯彈,可能可以怎麼表現、會有什麼效果,然後就會有更多的想法。
杜:哇,好棒喔!
萬:對啊,雅文和裕琳的想法之前都沒有人說過,好棒好特別!
劉:還有啊,因為我們會一起討論曲子的詮釋,我多多少少也會了解雅文對音樂的想法,所以當我想我自己獨奏的曲子時,我心裡就會多一個想法「如果是雅文彈,他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和詮釋」,然後我就有更多詮釋的可能性了。
蔣&蕭:真的?
劉:真的啦!吼!
萬:我相信是真的,我也會這樣,因為我和我聯彈的搭檔也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對音樂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當我自己彈獨奏曲子時,他的想法也會在我腦海裡湊熱鬧。
****************************
【結語】
杜:聊了這麼多,真的好開心,相信從訪談裡除了可以看到兩位的成長背景和互動外,也可以給大家很多很好的想法,最後你們有什麼想再說一說的嗎?
蕭:四手聯彈要花很多時間練默契,通常都是我去裕琳家練,裕琳爸爸媽媽都對我非常好,好到我一開始時不太好意思,真的很感謝。我覺得鋼琴獨奏不需要和別人溝通自己的詮釋,但重奏需要,所以練習四手聯彈真的讓我學到很多這方面的事情,我們練習時必須透過很多的討論,即使我年紀比較大,但不是我說了算,就像音樂的聽眾也有各種各樣的背景和程度,所以雖然我的年紀比較大,但有時候裕琳的意見也是重要的。
萬:所以你的意思是,音樂的詮釋有多樣性,聽眾也不是單一一種族群,所以你覺得即使裕琳在音樂的成熟度上不如學姊你,可是他的意見也是會打開你某些不曾有過的想法,刺激你對音樂的詮釋有多一些可能性,這樣嗎?
蕭:對,所以裕琳的意見也很重要,我們必須互相傾聽,討論到兩個人都同意,都滿意,才能一起完成一個作品。我很謝謝裕琳給我這些很好的刺激,也很謝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
劉:對啊,謝謝老師,要遇到一個好的重奏搭檔真的很困難,除了對音樂的理解一致外,兩個人的個性、能聊天的話題等等,也都要契合,第一次練習聯彈就遇到這麼好的搭檔,真的很幸運,希望以後可以一直這樣彈下去。
蔣:不拆夥?
蕭&劉:不拆不拆不拆…
蔣:謝謝朱老師辦這個這麼有意義的比賽,讓我們能更加重視鋼琴聯彈和雙鋼琴的重要性,我們會支持的,辛苦你們了。
杜:謝謝蔣老師的支持和推廣,也謝謝兩位優秀的青年演奏家接受我們的採訪,祝你們繼續發光發亮喔!謝謝掰掰!
蕭&劉:謝謝,掰掰。
萬:掰掰,謝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