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一屆整個賽程,蔣老師的學生從和老師手牽手上台參加表演組的初學小朋友,到獲得聯彈A組(12歲以上)第二名,甚至到國外比賽也獲得了最高榮譽的大朋友,從小到很大都這麼優秀,是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讓蔣老師手下無弱兵呢?
讓我們來請教請教蔣老師吧~~
(以下採訪內容,「蔣」代表蔣淑芬老師,「杜」代表小編杜,「萬」代表小編萬。)
**********************************************
【學習背景】
杜:先恭喜蔣老師,今年帶學生到日本比賽,屢傳佳績。尤其是去年獲得我們聯彈A組(12歲以上)第二名的蕭雅文和劉裕琳,不但獲得冠軍,還榮獲當日「最高榮譽靜岡縣知事賞」!聽說這個獎是從當日所有的冠軍再選出來的最大獎啊~~
蔣:謝謝謝謝,而且我更高興的是,這個獎以往幾乎都是獨奏的天下,今年卻破天荒的是我們的聯彈,真的很高興。
萬:真的很開心耶,這對「鋼琴重奏藝術」是很大的肯定。
蔣:是啊,所以真的好開心~~~
我看了你們訪談好像都是從「音樂學習背景」開始,那我就先講講我的音樂學習過程囉…我是花蓮人,從小就超喜歡唱歌,還沒有上幼稚園的時候,電視上什麼歌星的歌我都會唱,
萬:挖瑪喜安捏(我也是這樣)~~~請繼續請繼續。
蔣:哈哈哈對啊根本就還不會看字就很愛唱,好我繼續。小時候除了愛唱歌外,也常常聽鄰居彈琴,我好羨慕喔,到了小一時知道我的級任老師的先生是學校的音樂老師,我就跟媽媽說我想學。我們那個年代大家經濟也不是多富裕,但因為我的爸媽很捨得在我們孩子身上花錢,所以就真的讓我學鋼琴。但一開始還沒有買琴喔,畢竟那是一筆很大的花費,家裡的空間等等的也都是需要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的老師待我很好,我記得小時候好像天天到老師家報到耶,學了一年多才買鋼琴。
開始學琴以後,就是時間到了就要去上課不能有任何藉口,我的爸爸媽媽就是很單純的準時把學費奉上,過年過節的人情啊對老師的尊重啊,爸爸媽媽都會準備得好好的,讓我們知道對老師要感恩。那個時候我們都是私下找老師上課,沒有所謂的音樂班,不過雖然不是念音樂班,我們還是有很多音樂活動,比如我有參加節奏樂隊、自己訓練班上的合唱團參加班際合唱比賽等等,而且我興趣也很廣泛,對什麼都有興趣,也很喜歡讀書,我功課很好喔!
杜:哇,蔣老師小時候好忙啊…
蔣:哈哈哈對對對,然後我就很高分的考上了高中,我們那時候剛進去都還要考智力測驗,我全校最高分喔,可是我就是很喜歡音樂,所以決定考音樂系。學校老師還很惋惜哩…
杜:惋惜將來榜單上少一個台大…
蔣:哈哈哈,可是我喜歡音樂嘛~~ 總之,為了考音樂系,我就必須開始往考音樂系的方向準備。那個時候我們花蓮沒有音樂班,大學音樂系又沒有幾家,不是很容易考,所以我就每個星期六中午十二點下課(當時沒有周休二日),自己搭車到台北上課。
萬:嗚嗚嗚我跟你一樣的故事…我都搭十二點多從羅東發車的…
蔣:真的喔?我都搭一點從花蓮發車的(蔣老師和小編萬兩人惺惺相惜的握了握手),所以我有一盒車票,現在還留著,每次有新生來上課,我就會翻給他看。
杜:很好的教育。告訴他們老師的學習歷程多麼辛苦。
蔣:是啊。我就是這樣從高一開始每週六搭火車上台北。不過我大學聯考的曲子因為某些原因,只準備了一個月就上場考了。上了大學後,我就積極地準備出國,因為我想到國外去開開眼界。1995年從國外回來後,就開始投入教學生涯,也在音樂班教鋼琴,也在大專教音樂欣賞的通識課。一開始從家鄉花蓮開始,一方面教琴,一方面也可以藉著回鄉教琴而回家。那時候覺得離家好久了喔,從大學就離開家,然後出國….所以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回家真的蠻好的。當然後來孩子漸漸大了,重心就挪回台北了。
【教學理念】
萬:然後蔣老師就一路教下來了… 雖然聽起來好像一路順遂,但其實是蔣老師自己一步一步辛苦走出來的。
蔣:是啊~~所以我都會給我的學生看那一盒車票。
杜:那是蔣老師父母的付出和期望,也是蔣老師一步一腳印的鐵證,真的是給孩子很好、很正面的生命教材。
蔣:謝謝。我給他們看,就是要他們知道,要學就要好好學。
萬:難怪老師的學生都這麼優秀,比賽都這麼出采。請問蔣老師在教學上有什麼理念?
蔣: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帶不起來的孩子」,我給孩子看車票的時候,會跟他們說「老師以前是這樣學的」,也會告訴他們,既然花了自己的時間、父母出的學費、和老師我的時間,就要好好的把琴學好,學得像樣一點。很簡單。好像沒什麼好寫的吼…
杜:不會不會不會,這超重要的!
蔣:(笑)然後我的第一堂課不只學生要到,家長也一定要到,我會跟家長說,既然你們選擇把孩子送來,就請你一定要完全信任我。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才會好。
萬:建構共識真的很重要,一開始大家都有共識,之後的路才比較好走。蔣老師的學生從小的到大的,每個表現都那麼傑出,請問蔣老師除了一開始和所有學生及家長建構共識外,是怎麼帶這些不同年齡層的孩子?
蔣:呵呵,謝謝,我那天帶上台的孩子,有的才學三四個月耶~~ 我是覺得這樣陪著他們,一來可以訓練耳朵,二來他們也會覺得這樣是有趣的,你看,小朋友的教材不是有很多都是這樣聯彈的嗎?可見很重要嘛!
杜:而且又可以訓練上台,上了台還會有成就感~~
蔣:對對對,所以我覺得用聯彈的方式帶領初學的孩子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大一點的孩子嘛,除了一般鋼琴上的教學外,最重要的是「帶心」。我們和孩子要有共通的語言,所以偶像練習生我也知道、女生喜歡小賈斯汀啊我也知道,男生喜歡的大聯盟啊、NBA啊我也略懂。知道孩子喜歡什麼真的很重要。
杜:老師真的很用心,還要依據不同性格的孩子,理解他們的喜好,陪他們聊點不同的話題…
蔣:對,還要了解不同年齡層的不同話題。這很重要。
萬:真的。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老師怎麼上課在「開講」(聊天),但陪孩子聊點天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覺得被理解,孩子才更願意接受老師的意見、願意克服學習上的障礙。畢竟學音樂是很辛苦的。
蔣:對呀,所以那也是上課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帶心」,要和孩子「交心」。而且有時候我們要跟孩子說我們的人生經驗時,我們要講孩子懂的語言啊,用我們自己的語言講,孩子怎麼聽得下去?
萬:而且有時候我們要跟孩子說的事情,雖然花了一點時間,但那可能是會影響一輩子的價值觀。
杜:甚至有可能是一個轉折的起點。
蔣:真的。而且有時候因為我們是一對一,比較容易觀察到孩子細微的事情,雖然不一定跟鋼琴有關,但遇到事情的時候提點一下、拉一把,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說我也曾經遇過比較早熟的男孩子,因為孩子信任我們,所以我們知道了一些事情,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適時地教他一些觀念,教他要尊重女孩子、保護女孩子,也保護自己。這些,不重要嗎?很重要。
回到鋼琴上。剛說到教學上要帶心。那如果孩子要參加比賽,我就會再三問孩子是不是自己要參賽的,孩子說確認說是,我就會說,那既然是自己要比的,就要自己負責。
杜:自己要的,就要經得起要求,經得起磨練。
蔣:對,所以我覺得用比賽把孩子帶起來是個不錯的方法,當然這有一定的風險。
(欲知蔣老師如何運用比賽提升孩子的學習力,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