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談到了施邑樺和蔡巧儀的音樂成長背景,以及兩位對孕育自己的母校濃厚的情感。
這一篇,我們將聊到二人如親兄妹般的師兄妹情誼、音樂學習上所面臨的困境,也會聊聊跟雙鋼琴比賽有關的事情。
(以下採訪內容中,「施」代表施邑樺,「蔡」代表蔡巧儀,「杜」代表小編杜,「萬」代表小編萬。)
★☆★ 同門情誼 ★☆★
施:巧儀真的很優秀,進步很多,以年紀來講,我比較年長,但其實我們學籍沒有差很多。在南藝時,我就一路看著她成長,來北藝這兩年,她又更精進了。她是一直在進步的。我記得她要考北藝時,我有聽她的貝多芬,哇!跟我從南藝畢業時比,進步非常多,現在跟剛剛考進來北藝比,又是完全不同。
所以我常常開玩笑說,以前我都說巧儀是我師妹,現在我快要不敢這樣講了,雖然不至於喊她師姐,但她已經不是師妹了。因為她很厲害,這是事實。
蔡:他很照顧我啦~~從南藝到北藝都是。
施:我是說真的。我很珍惜這份感情和良性競爭的關係,這個圈子小,競爭性大,但我在別人面前時絕對不會吝惜稱讚巧儀,巧儀也是。
萬:好感人的同門情誼。邑樺容我打個岔,巧儀很棒,你也很棒啊,你的音樂很打動我。你已經慢慢步入社會,開始感受到很多價值觀的衝擊和現實生活的無奈,但是不要忘記初衷,不要忘記你對音樂的熱情和這方面的天賦,心志千萬不要被現實磨平了。
施:我知道(苦笑),謝謝學姊。
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會一直在理想和現實中、積極和喪志中來回。但真的要想辦法時時提醒自己。
施:這之間的平衡很難掌握,我會努力的。謝謝學姊提醒。
★☆★ 聊聊雙鋼琴比賽 ★☆★
萬:不講這個沉重的話題了。
你們一起從南藝到北藝,又師出同門,請問在這一次之前是不是就已經有過合作經驗了?
蔡:我們大學有一起修過室內樂,他帶我很多。他的技巧和音樂性真的非常好,都會教我,我們就會彼此知道對方的風格,在搭配上就比較好磨合,比較有整體感。
我也修過和絃樂和管樂的重奏,我覺得室內樂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大家在樂句上音樂上的想法要能融合,能統合,再來是音色上的統一和音量上的平衡;雙鋼琴方面也是一樣,不過因為兩部琴的音色本來就會不同,加上比賽場地的琴不是我們自己的,無從事先得知如何統整音色,而且其實雙鋼琴的音量平衡是需要第三者在台下幫我們聽的,但是比賽沒有辦法事先做到這些,雖然比賽之前有給每組一點點時間適應和調整,非常感謝,但其實時間不夠,所以雙鋼琴比賽真的很難。
施:ㄟ? 這個比賽是我找你的還是你找我的?
蔡:忘記了…
施:我也忘記了。總之我們就開始決定試試看,而且想說和巧儀感情這麼好,一起來練曲子參賽應該也不錯。但那陣子剛好在忙協奏曲比賽,所以雖然我們很看重雙鋼琴比賽,還是無力準備。真的開始練指定曲和自選曲的時候,已經是比賽前十天了…
杜&萬:十天?
施:是啊,不過當然,我們這十天花了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
蔡:我們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合起來,是因為我們非常了解彼此。而且真的真的花很多很多時間練習和討論。
施:我們很認真對待音樂,說實在的,我們學音樂的不管程度好或不好,上台都會希望有好的呈現,那陣子壓力真的蠻大的…那麼短的時間內要能消化,能做到我們自己的要求,真的不容易。不瞞學姊你說,我們甚至因為求好心切,練習的過程中還一度…..,嗯,是幾度,口氣不好….
蔡:哈哈哈,真的!
杜:因為你們感情基礎夠堅固,所以才能放心吵~~
蔡:對啊~~
施:我們很認真的討論了很多音樂上的想法,為了音色的統一,還認真的修改指法。
杜:哇!為了音色統一還修指法啊!真的好細緻!難怪在25組這麼激烈的競爭下還能得到第二名!
施:我們真的沒有想到這麼多組,有點緊張…
杜:緊張還是表現得很好啊,你們演奏的時候,好多工作人員放下手邊的工作跑去看耶,萬巧帆就是一個。
萬:杜立淳是另一個!朱老師也是喔~~ 朱老師也非常稱讚你們的自選曲呢!請問你們是怎麼決定要選這一首(W. Lutoslawsky: Vat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for Two Pianos)當作自選曲呢?
施:這是你(蔡巧儀)建議的對吧?我覺得會決定這一首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曲子的性格和我們兩個的個性很接近,而且我們可以不太需要溝通就彼此知道對方在這首曲子的觸鍵和articulation上會怎麼處理,短時間就能掌握兩個人合作時的整體平衡,畢竟我們決定比賽後的準備時間不多,沒有太多時間慢慢磨合…不過關於當天的表現,我覺得在觸鍵上還是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做調整,這個等下有機會再說…
杜:巧儀的表情好像是「我們明明花了很多時間啊」…
( 眾人大笑~ )
施:對啦,雖然我們對彼此對音樂的想法很孰悉,很清楚對方會怎麼處理,又很放心對方的技術,但那十天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
蔡:不過很開心。
施:對。
萬:雖然會吵架但還是很愉快!
(邑樺和巧儀大笑連忙澄清)
蔡:吵架只是過程啦~~
施:我們求好心切嘛~~
杜:你(指小編萬)別鬧他們了啦~~~
萬:好啦~~ 所以你們是兩個很厲害的個體,合起來就同時是1+1大於2,也是1+1等於1。真的很謝謝你們認真看待這個比賽,這麼努力地準備,讓我們欣賞到這麼高水準的演奏。
施:沒有沒有,真的很謝謝這個比賽,讓我們有這個舞台。也許很多人一開始是被獎金吸引,但這應該只是動力之一,我相信大家開始練習後都會認真投入,而且學音樂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舞台啊,有這麼好的機會我相信大家都是抱著很珍惜的心情在準備。
杜:咦?怎麼好像結語了?哈哈哈,我們可以再跟兩位聊點….對音樂教育的看法嗎?或者其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