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提到了由於時間上無法同時訪問師徒二人,所以先採訪小妹妹徐滋瑀。這一篇,我們將訪談徐滋瑀優秀的老師:彭政諺老師。
(以下採訪內容中,「彭」代表彭政諺老師,「杜」代表小編杜,「萬」代表小編萬。)
*********************************************
【彭老師的音樂背景】
杜:彭老師好,我們本來以為老師是滋瑀的哥哥呢~~好年輕!
萬:對啊!可以請彭老師談談您的音樂背景嗎?
彭:好的,其實我應該稱您學姊耶~~~我大學是北藝。
萬:真的嗎?好開心喔!
杜:怎麼這一系列訪談好像變成認親大會了!人才濟濟啊!
萬:顆顆~~~那所以彭老師大學是北藝,之後呢?
彭:叫我學弟吧~~我研究所改念師大,雖然北藝非常好,真的給我很多的滋養,但我想,研究所也許可以換個環境試試看。
萬:台灣好學校讓你包辦了!
彭:沒有啦~剛好很幸運而已。兩個學校不同,但都是好學校,都給我很多養分。
【彭老師對獨奏、重奏、伴奏的看法】
杜:這兩所一流音樂學府裡,一定有很多和其他優秀音樂人合作的機會,可以請您談談對於獨奏、重奏、和伴奏的經驗和看法嗎?
你說:好的。我自己在求學過程中跟好朋友們有組了一個鋼琴三重奏的團體,然後彈了非常多鋼琴三重奏的作品,也給許多國外的天團們指導過,所以非常享受一起討論音樂、一起努力磨合練習到一同呈現的那種時光!我認為那是一種力量!
剛開始在接觸鋼琴三重奏的時候覺得非常酷,除了我們都知道不管是什麼組合跟他人合作時很重要的“一同呼吸”以外,去聆聽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音色、什麼時候是主角什麼時候擔任配角、與弦樂器合作時,要用什麼樣的音色才會使三人的音樂融合在一起、弦樂器的特性和語法是如何,再來就是三人心中所想要的詮釋是否一樣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呈現出來的音樂。當大家都同心的時候,那出來的音樂真的很奇妙,是一體的!那時候真的感覺到很感動很棒!
而與鋼琴的合作我也非常喜歡也接觸非常多,不管是鋼琴四手聯彈、雙鋼琴等等。那是另一種非常重要的練習與體驗。因為同樣都是鋼琴,這時除了剛剛講述的那些以外,鋼琴音色和觸鍵的磨合更是一大考驗!不然聽起來就會非常的不和諧。再來,非常非常重要的還有踏板的踩法跟時間點!就以四手聯彈來舉例好了,踩踏板的人必須也要將另一個聲部考量進去,否則有時候會有聲音太糊的聲響。還有彈奏上的語法也是非常重要,否則可能會有一種「同床異夢」的感覺哈哈哈。
萬:形容的真好!
彭:哈哈哈謝謝。在鋼琴伴奏方面,至今我都還是在彈很多鋼琴伴奏,在彈奏伴奏面對各種不一樣的樂器的時候,呼吸、觸鍵及聲部的分配都會有所不同,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彈管樂器的伴奏時,要特別去了解樂器發聲的原理、發聲的時間點,這樣兩個人才可以配合在一起;跟聲樂的一起合作的時候,就要特別清楚歌者呼吸的時間點、歌詞意思與和聲環環相扣等等。我認為彈伴奏或與人重奏,對彈鋼琴獨奏來說其實非常的有幫助!不但可以增加對旋律歌唱線條的了解、處理不同觸鍵的變化、模仿不同樂器的聲音,….可以學到很多,還有,可以增加試譜能力、認識更多作曲家更多風格、最重要的是可以訓練耳朵!
我教學生的時候,也會跟學生分享這些,也鼓勵他們可以多接觸,讓他們知道聯彈、重奏、伴奏等等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彭老師的教學理念】
杜:彭老師的學生真幸福,可以從老師這邊了解這麼多重要的知識和經驗談,可以請彭老師談談您的教育理念嗎?
彭:好的。我認為音樂要在快樂的氛圍和嚴格的要求之下學習,快樂的目的是讓孩子從心中真心地喜歡音樂、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讓學生們覺得音樂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壓力或是比較。
但為什麼還是要嚴格呢?孩子不是比賽的機器,音樂更不是一個絕對值啊!不過我們都很清楚學習任何一樣樂器都是一項技術,要有相對成熟的技術之後,才能自如的表達自己心中的音樂。所以嚴格的要求也是必須的。
萬:哇,快樂的氛圍與嚴格的要求,這之間的平衡應該是所有老師一輩子的課題呀。請問政諺老師平常如何兼顧這兩樣?
彭:在課堂中,我希望學生必須了解目前彈奏曲子的音樂背景、各個時期的風格特色等等,該如何正確去呈現,但不去限制每個人特有的特色,不然就會失去了每個孩子在心中對音樂獨有的想法與呈現。
萬: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意見,這樣上課應該很快樂。
彭:對。但如果有風格不對或是太誇張的時候,我還是會嚴格的糾正與提醒啦哈哈!
萬:哈哈這之間的分寸真的很難拿捏呀…
杜:剛剛彭老師提到學生不是比賽的機器,音樂也不是絕對值,可否請教老師為什麼還要讓學生參加比賽呢?
彭:因為要給他們一個目標、一個舞台,一份能靠著自己平時努力練習的成果所得到評審教授們的肯定、建立自己學習音樂的榮耀和成就感。在練習的過程中,也是一個訓練膽量、毅力與培養耐心的機會。但前提是不要有目的性的去做,因為有目的性的音樂不長久也不真心。所以說學習音樂的心態真的要很正確啊~
杜:嗯,所以是運用比賽來訓練舞台經驗以及檢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但不能背比賽的目的性框架住。
彭:是的。我同時也很注重小孩子的態度,以及對一件事是否用心努力,無法接受敷衍了事的態度去做任何事情。我當然知道小孩子都會想要偷懶與玩耍,所以我會盡我所能的讓他們在上課和練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和煩悶。
萬:看政諺老師彈琴就覺得上課時一定很生動,可以請問政諺怎麼讓學生在上課或練習時不感到枯燥呢?
彭:像是以故事、角色、場景畫面或是色彩等等的有趣方式,讓他們多去想像,激發出孩子們心中真正的音樂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容易與學生們變成亦師亦友~~~很多家長們都說:「彭老師就像是孩子王一樣!小孩子都好喜歡他!」哈哈哈
杜:看得出來看得出來!彭老師功力深厚!
【聯彈比賽花絮】
萬:我們之前和滋瑀媽媽談到去年決定參加聯彈比賽的經過,真的好有趣,「只能報年級最大的A組」哈哈哈…滋瑀不知道是很開心還是很無奈吼…政諺老師您自己呢?開心嗎?
彭:哈哈!滋瑀應該很開心吧!我也是,滋瑀這麼優秀再加上我跟她感情非常好,常常上課的時候不用我講太多的話,她就知道我要叫她改什麼東西,甚至連平時他都非常了解我在想什麼,真的是一位非常善解人意又貼心的小女孩。所以我當然非常喜歡與滋瑀一起聯彈囉!
而且滋瑀耳朵非常好,在聯彈練習時,我們都會互相聽對方的聲音。我都用鋼琴的音色和語法帶領她,互相不用說話,用眼神、手指溝通!這種用音樂對話的感覺非常棒,我們非常享受在其中。
萬:政諺老師的方法很棒耶!而且雖然滋瑀是學生,但是政諺老師願意用「互相聽」的方式帶領,完全把滋瑀當作地位相等的搭檔,我相信這不是所有老師都做得到了。政諺真的是好棒的老師!
彭:謝謝。我覺得如果每個學生除了獨奏以外,都對聯彈非常有興趣,想要多學習,我當非常想跟他們一起彈奏呢~其實我認為我的生活重心現在有好大一部分都是我的這些寶貝學生們,他們對我真的好重要!上學生的鋼琴課總是讓我非常期待,不過當然要練好琴哈哈哈!
杜:哈哈哈對啊,再寶貝還是要練…
彭:對,態度很重要。像這次和滋瑀的聯彈比賽,當然我也知道參加幾乎都是成人的「A組」一定是不太可能拿到名次的,因為有太多很厲害的音樂系大哥哥大姊姊們,但就像我的音樂理念一樣—「只要我們努力了,學到了很多也享受到其中的樂趣,那就值得了!過程才是最珍貴的」。
杜:真的。
萬:聽起來政諺老師和滋瑀在練習聯彈時心意相通,默契絕佳,那請問有發生什麼困難或者有趣的事嗎?
彭:有啊,譬如像是莫札特第二樂章第一鋼琴和第二鋼琴彈奏震音的地方,兩人要非常平均地對在一起,就需要花多一點時間練習;或是踏板與音量上的拿捏,因為滋瑀不僅年紀小,手與身體也非常瘦小,所以我的聲音一定比滋瑀大聲,加上我又彈奏低音聲部,所以我們在合奏的時候,我就必須非常注意去聽、去控制我的音量。
萬:哇!真的很難啊!難怪政諺老師彈奏的時候都縮著身體,感覺是很努力地配合身體小小手臂細細地滋噢。那….有有趣的事情嗎?
彭:哈,有喔有喔,我們在練習翻譜的時候,譬如這頁分配到我翻譜,或是我想說我年紀比較大也身為老師,翻譜的速度也應該比較快,就讓滋瑀專心彈奏就好,所以大多如果我可以翻的地方我就說那我翻就好。但是其實在練習的時候就發生譜常常來不及翻、翻不過去,或是像在台上這樣譜翻到掉出來的情況,哈哈哈,然後這時滋瑀就會很貼心地說:「老師沒關係這裡我翻、老師沒關係那裡我也可以翻…」哈哈哈,然後她都翻的很好!
杜:哈哈哈真的嗎?
彭:真的啊,然後我們都覺得很好笑!哈哈可能老師我真的是笨手笨腳的~但說真的,可能我們都非常信任對方、了解對方、感情非常好,所以我們默契十足!在練習的過程中也真的沒遇到什麼問題及難題~
萬:真的是太可愛的一對了!真的很謝謝政諺老師接受我們的訪問~
彭:沒有沒有,謝謝學姊和杜老師,辛苦你們了。
杜:真的很開心訪問您們這對優秀的師徒,祝福你們。謝謝。掰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