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第一屆比賽的參賽者中,有兩位絕對看不出來超過五十歲的美魔女參賽者,以穩健的台風及紥實的技術,演奏著幾乎沒有人聽過的迷人的樂曲,獲得評審一致肯定,邀請參與優勝者音樂會演出,並頒發最佳精神獎。
這兩位就是賽後還一直很關心我們很照顧我們的姚淑君小姐和姚淑君小姐的鋼琴老師吳卉彤老師。真的非常感謝忙碌的姚姐和吳老師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的訪談。
(以下採訪內容,「姚」代表姚淑君小姐,「吳」代表吳卉彤老師,「杜」代表小編杜,「萬」代表小編萬。)
*******************
【姚姐的音樂學習歷程】
萬:謝謝吳老師和姚姐百忙之中還答應抽空接受我們的訪談。
我記得比賽當天,姚姐拉著我的手跟我說,謝謝泰聲樂府辦這個比賽,讓姚姐的媽媽在姚姐長大這麼多年後還有機會看姚姐上台彈琴,我才知道姚姐也是從小學琴的…
姚:我小時候參加過兩次演奏會,那時候我才知道「看我上台彈琴」是我媽媽的夢想~~可是我小時候學得不好耶,遇到考試就沒練,半吊子,也沒有多喜歡,之所以不間斷的學琴完全是因為媽媽已經買了很貴的鋼琴。後來遇到吳老師才從頭來過,也才領略到音樂的美。
杜:可以請教是什麼時候開始受教於吳老師嗎?以及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認識了這麼好的老師?
姚:我們中間有一個共同的朋友,做手工包的,她跟吳老師是從在德國科隆大學時期就認識的,三十年的朋友。是她介紹我們認識的,然後就一路跟著老師學了五六年了。
開始領略到音樂的美真的是因為遇到吳老師。我記得剛找吳老師時我有跟吳老師說,我希望老師能帶我領略到作曲者的思想和思考脈絡,以及怎麼樣去感受音樂,進而融入、享受彈出來的音樂。從跟著吳老師開始,我漸漸的開始對音樂有感覺,也開始發現自己彈出來的聲音是好聽的,是音樂了。
吳:姚小姐客氣了。有一次我們一起參加朋友的聚會,在戲劇院一樓的簡餐咖啡廳,那時候那裏有一台平台鋼琴,朋友讀音樂班的孩子都上去彈,我就想我旁邊這一位這麼會彈,一定要慫恿她也去彈。她很厲害喔,還會作曲和即興,一彈完,那些小朋友全部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她!
萬:哇!好厲害喔,而且還會即興和作曲,實在太強了!
姚:沒有沒有,登不了大雅之堂。
吳:妳很厲害的,(回頭繼續對著我們說)因為姚小姐沒有學過作曲,所以是用錄的方式,把自己想的錄下來聽,再一次一次修正。
萬:真的好厲害,崇拜!
吳:她音感真的很好!
萬:這可能不只是音感很好而已了…
吳:對,還很有創作的天份。
姚:沒有啦…我沒什麼優點,就是不緊張。
萬:天啊這個優點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杜:既然不緊張,姚姐應該多多出來彈琴啊!
吳:我也是這樣覺得。你站出來,可以給多少人鼓勵啊!
萬:真的真的,我也很佩服,那不是彈多好的問題而已,有多少人長大後就沒有夢想,或者有夢想但是不敢或不願追求?姚姐不但正視自己喜歡音樂這件事,而且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追求,這樣的行動力真的很感人,很能鼓勵人。
姚:那是因為我遇到好老師。開始可以享受音樂、理解作曲者的想法、那是一種很…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
吳:你們知道她有多用功嗎?她有工作,很忙,但她還會上YouTube 去聽很多演奏家的不同版本,跟我討論他們的詮釋…
杜:真的很感動,那是真的愛,真的喜歡。
姚:她很會鼓勵人,有時候我覺得我做不到,可是她總會鼓勵我…
吳:因為我覺得她真的天份比我高很多,我都覺得如果我像她這麼有天份,我一定要走專業的!這五六年我們沒有太多公開彈奏的機會,去年知道這個比賽時我就想鼓勵她出來,她有這個能力的。而且兩個人彈比較不孤單,有個人在旁邊support也比較不會怕。
杜:久沒上台的話,真的兩個人一起就比較不擔心,一個人彈,斷了錯了都很明顯。
吳:是啊,兩個人就聽不出來誰錯嘛 (笑)!而且不會一起斷掉啊,緊張發生什麼事情音樂還是可以繼續下去。
姚:所以我們就報名了!我還記得我們到的時候,杜老師以為我們是家長,還告訴我們家長席在哪裡,我們就很開心的說「我們是來比賽的唷」!
萬:哈哈哈我好像記得,兩位太「美魔女」了,小杜才會以為是小小朋友的家長!
姚:沒有啦沒有啦!那時候我們覺得好好笑喔!很開心~~~
萬:這個小插曲真是有點失禮又有點好玩,但我真的覺得姚姐這樣的年紀,事業這麼忙,還有心練琴,真的不容易。
姚:我真的覺得學音樂用腦會變聰明,像我現在在念書,課業越來越重,還是可以handle。
萬:姚姐也太強!剛剛大家還沒到時,姚姐好像有說什麼考研究所之類的,姚姐您怎麼可能又是老闆又在練琴還可以讀書?到底怎麼辦到的?可以請問姚姐現在在讀什麼嗎?
姚:沒有啦,我本來是學貿易的,自己開一個小型公司。早期我都是跑歐洲的,後來因為有一些變化,我陪同父母到美國,回來後我就決定要唸社會工作。再兩個學期就讀完了,好辛苦,讀到覺得自己要老了!
杜:社會工作真的很辛苦,姚姐好有心。
姚:因為我覺得老人的長照工作很重要。其實我身邊也有人一樣在關注這件事,像我社區的醫師朋友就成立了一個「長者音樂學習平台」,希望藉由醫師、音樂家,和有興趣的人,共同策劃「預防和延後老人失智的情況」。我也有加入這個團隊,一齊努力。
吳:你看我這個學生多有能力!
姚:沒有啦,如果能讓老人因為音樂而有一點笑容,我覺得很棒‧
杜:姚姐好有心而且好有活力,真是了不起。
**************************************
【吳老師的音樂背景與教學理念】
萬:真的….好佩服姚姐喔~~
那吳老師呢?可以請老師談談您的音樂背景和教學理念嗎?
吳:我從小就很喜歡合奏,節奏樂隊啊、合唱伴奏啊,所以我很習慣傾聽別人的聲音,看著譜演奏。小時候的節奏樂隊雖然沒有絃樂器,但是有很多手風琴、口風琴和打擊樂器,音樂不是只有鋼琴嘛,音樂有很多不同的聲響,很多不同的層次,…
萬:所以節奏樂隊豐富了吳老師小時候對音響色彩的想像,也在吳老師心裡種下合奏的種子。
吳:是啊。
萬:對了,之前有聽姚姐說吳老師是從科隆音樂院回來的?好厲害喔!
姚:是科隆大學。吳老師很厲害,都第一學府的,北一女、台大,然後先後在美國普林斯顿大學和德國科隆大學深造,專攻音樂學。
杜&萬:哇!吳老師是學霸!
吳:沒有沒有。
萬:可以請教老師嗎?以前好像比較少人會想到要出國唸音樂學,您是怎麼知道並決定要學這音樂學?
吳:因為徐頌仁老師是科隆畢業的,所以一直建議我去科隆唸。
萬:吳老師是徐頌仁老師的學生?(眼睛大亮) 好好喔!
姚:萬老師知道徐頌仁老師?
萬:知道知道,所有學音樂的人都知道,徐頌仁老師簡直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家,徐老師是以前那種全方位的音樂全人!指揮、作曲、演奏…,現在沒有人能同時擁有這些能力,而且徐老師還是台大哲學系畢業的,頭腦好、人文素養高、又溫文爾雅,真的是無一不完美!
吳:我記得我在彈孟德爾頌鋼琴協奏曲時,徐老師還帶著我看總譜,平常彈獨奏曲時,徐老師也會帶著我想像管絃樂的聲音,這裡可能是Clarinet,這裡可能是Double Bass…
萬:把鋼琴音樂交響化…
吳:對,徐老師的教學很全面,很完整,對我影響很大。後來我就聽徐老師的建議出國念音樂學。因為我是學音樂史的,所以回國後是教「音樂欣賞」大班課的。
萬:難怪姚姐可以從吳老師這裡得到這麼多音樂的相關知識以及如何賞析音樂,因為這就是吳老師的專業啊!
姚:對呀~~跟吳老師學音樂真的很有意思。吳老師還有教別的課。
吳:謝謝~~ 我也教「音樂與電影」。比如電影音樂裡的配器啊、節奏之類,如何強化劇情的鋪陳和要表達的情緒等等。
萬:好有意思喔…好想上….
姚:對啊可惜老師這個課不是在台北…
吳:因為場地的問題,我需要有鋼琴的地方,我上課的地點是有鋼琴的。
萬:好可惜喔…
吳:我其實比較習慣上大班課,以前在大學上六七十人的那種課時,我會要求學生上台報告,上台報告除了可以訓練學生上台前做好完整的準備工作,與在台上與人溝通的能力外,也會學習到邏輯和統整的能力,根據我的經驗,通常在台上越穩定越能掌控的人,統整能力越好、學習能力甚至出社會後的工作能力也都越強。所以我覺得這個訓練很重要,通常我會要求學生在報告的前三分鐘必須讓我聽到重點。
萬:我覺得老師這樣好棒喔,這樣學生才會學得紥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