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範疇
1.學校衛生政策:
組成工作組織,評估學校自己的健康問題、社區需求、政策的方向,訂定學校健康政策。
2.學校物質環境:
學校物質環境指的是建築物、場地、室內、戶外活動使用的設備器材等硬體設施的提供及學校周圍的場 地、保養與安全等。也指一些基本的便利設施,如衛生設備和水的供應、健康的學習環境、飲食環境、無菸及無毒環境的營造。學校藉由控制和改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以促進教職員生的健康狀態,並且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
3.學校社會環境
學校除創造一個有益於學習的健康環境外,亦須教導如何與人相處;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建立學校良好人際關係;建立互相關懷、信任和友愛相互尊重、關懷、信任與友善的環境,營造重視全人健康的環境,以形成支持性社會網絡。
4.社區關係
社區關係是指學校與家長、政府機構、地方健康服務機構或社區組織間的聯繫狀況。安排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教學活動,運用社區資源,與當地衛生醫療院所保持聯繫與協調合作,與社區機構或人員建立伙伴關係,以共同營造健康校園。
5.個人健康技能
個人健康技能是指透過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課程幫助學生和其他人獲得與其年齡相符的健康知識、態度、理解力以及技能,以使他們在個人和社區的健康問題時能更加獨立自主,更有責任感。
6.健康服務
健康服務是藉由健康觀察、調查、與篩檢的過程掌握師生健康狀態,進而採取適當措施以協助其獲得健康最佳狀態的一系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