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本島
◎離島
◎貓嶼海鳥保護區
貓嶼位於澎湖群島的西南方海域,距馬公市約50公里,距望安西南方約25公里,離七美西北方約20公里。貓嶼島是由大、小貓嶼所組成,面積共10.02公頃,兩島東西對峙.由海上遠眺宛如兩隻貓蹲伏在海上而得名。島上處處奇岩矗立,四周均被斷崖所圍繞,地形險惡,攀登不易。大貓嶼的最高點海拔79公尺,更是澎湖群島的最高峰。
貓嶼孤懸外海,地勢陡峭;夏季時,附近海域受黑潮支流影響,漁產豐富,因此成為台灣最大的海鳥繁殖地,其中燕鷗類更高達萬隻。在經各地保育團體的呼籲及專家實際的調查評估後,於八十年三月十六日經行政院農委會(八十)農林字第00三0一一七A號函核定,澎湖縣政府八十年五月廿日(八十)澎府農漁字第二一四四二號公告為「貓嶼海鳥保護區」,成為台灣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
截至目前為止,貓嶼共發現28科75種鳥類。但除夏候鳥燕鷗和留鳥岩鷺外,其餘鳥種大都偶爾經過,或甚至幾年才出現一次。燕鷗中又以白眉燕鷗和玄燕鷗數量最多,幾乎占了全部數量的99%。值得一提的是,相當稀有的短尾信天翁、黑腳信天翁、大水薙鳥、灰水薙鳥和白腹鰹鳥等也在此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