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時機
陸鳥一般以早上較佳。水鳥則以漲、退潮前後1小時最好。燕鷗4~9月,其餘鳥類以過境期較佳。(春3月中~4月中;秋9月底至10月底)
賞鳥裝備
◎望遠鏡:鳥類極其敏感,透過適當的距離方可靜觀牠們的活動,因此望遠鏡是絕對必要的工具。一般賞鳥首先要準備好一付雙筒望遠鏡,選擇望遠鏡時以輕巧上手,解析力夠,倍數在7至10倍即可。明亮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通常明亮度值=(物鏡口徑÷倍數)2,例如"10×40"的望遠鏡之亮度值為(40÷10)2 =16。而賞鳥用的明亮度約為9~25,太小則太暗不易觀察清楚;太大則太亮,用久易使眼睛疲勞受傷。另外,觀察水鳥則常需要用到單筒望遠鏡。其倍數大約20~60倍,使用時必須架三角架。
◎鳥類圖鑑:鳥類圖鑑可大概分為繪圖式與照片式。繪圖式的圖鑑通常將相似的鳥種並列繪於同一版面上,標準的典型側身立姿,不但以記號一一指出重要的辨識特徵,且可明顯比較各種鳥類體型大小之差異。但其缺點為繪圖和真實的鳥不管在外型或顏色上一定存在著某些差異,造成辨認上的困擾。照片式的影像逼真,色彩生動,為大家所喜愛。但由於圖片中的鳥動態難以掌握,所以攝影角度難免有偏差,以致其難以辨識特徵及體型大小比例。
目前國人賞鳥經常使用的《台灣野鳥圖鑑》、交通部觀光局出版的《澎湖的賞鳥手冊》、中華野鳥學會出版的《輕鷗片片》、台北市野鳥學會出版的《台灣溼地鳥的辨識》及澎湖縣政府出版的《貓嶼海鳥保護區》、《澎湖海島的鳥類資源》等,可做為在本縣賞鳥的參考圖鑑。
服裝:一般來說,服裝的顏色是考慮重點,儘量單純樸素,與附近環境顏色相近為佳。但若是賞燕鷗則應以舒適透氣為重。否則可能鳥還沒見著,您已經陣亡了,帽子則儘量選擇邊棚大一點的,可防脖子曬傷。鞋子則必須考慮到防滑的問題,鞋底不要太平滑。另外,毛巾也是必要的。
賞鳥筆記:攜帶一本小小的筆記本,隨機寫下所看到,所聽到的或所感受到的,當然也可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示。內容愈詳盡愈好,將來這些資料可做為自己查詢、研究及分析等用途,使自己對鳥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此外也可提供給鳥類學家或學術研究單位做為研究的參考。
其他:在澎湖本島須自備飲水;到海上賞鳥,沒地方購買任何東西,所以若是個人特別需要的東西,在上船前就應該準備齊全。由於日照強烈,水分容易流失,飲水顯得特別重要。此外,暈船藥,急救箱也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