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從5月到9月份是麻竹筍的產季,勤加施肥覆土,會長出白嫩多汁的筍,肥短壯碩是極品,不需久煮就清甜美味,但這必須3天挖筍一次,且要在太陽出來前筍尖剛突出就採下,美味的祕訣是採收後當天馬上煮,若不馬上煮,可以切薄片,煮一鍋滾水沖入,放到冷卻,濾乾水分再冰存,放一周再煮依然鮮嫩。
等到筍尖抽出土壤就越來越苦了,放到一周後便會抽出長長的筍管,這種竹筍體型壯碩,必須長時間水煮或再加工才能去苦澀味,是做筍乾或脆筍的材料。
筍園葉面富含水分蚊子非常多,蚊帳蓋頭不可少
在筍園分切
切去不能吃的約80%
搬到平台上裁切
可食筍管
一堆不可食的筍殼及筍管用作堆肥
筍茸
刮掉內膜並削皮
內部有白色粉膜
切片的筍管
削去黃綠皮的筍茸
筍茸
如此費工的前處理是為了吃到不苦澀及更嫩的竹筍,一整支竹筍到這個步驟剩下不到20%
每個週日都是採筍日,風雨無阻,每次至少採筍200公斤,親友們一起幫忙,若非當作健身鍛鍊,真是辛苦啊!
冷水下鍋
水滾起算1.5小時
撈起來
換水再煮
水滾起算煮30~40分鐘
撈起完成,可以直接食用的筍片
放涼備用
筍絲蛋花湯.筍丁蛋炒飯
涼拌筍片
筍片炖肉
裝入過濾袋
石頭重壓至少48小時
每天早晚要倒出水,並擦乾桶子,綁好再壓
加3.5~4%粗鹽,靜置3小時
換乾淨過濾袋裝袋
石頭重壓至少48小時每天早晚要倒出水,並擦乾桶子,綁好再壓
筍乾乾燥前完成
日曬約2~3小時
果乾機60~65度烘焙1~1.5小時
筍乾成品冷卻中
烘乾後的筍茸
真空包裝
低鹽筍乾成品
第7批次做的筍茸乾,共使用42隻麻竹筍,至少500公斤,取下最嫩的筍尖來做,淨重14公斤,最後乾燥的步驟用日曬,最終竟然只剩下1324公克(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