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紀錄篇]2018.10.14
開箱物品:筆電專用光碟機轉2.5吋硬碟轉接座
每張照片都有詳細說明唷 >> 點我 <<
相信有關注我的各位朋友
都知道不久前將筆電升級為SSD
許多人在挑選筆電都會考慮
什麼樣的CPU 多少RAM HDD SSD 獨顯等規格
甚至現在有不少全新筆電原廠都標配
>125GB或256GB的SSD+1TB的HDD硬碟
>4GB或8GB的RAM
我手邊的筆電雖有一把年紀了
i3-380M的老CPU
原廠標配的DDR3-2GB
以及當時最基本配備的HDD-500GB
扣除筆電CPU升級根本沒什麼CP值不說 << 主觀認知
記憶體部分早已經被我升級到該主板的極限8GB <<補充說明1.
硬碟也在之前升級為SSD-250GB
雖然以正常文書機來說
250GB大概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用不完的吧
不過可以輸人不能輸陣的道理
怎可以規格就輸人家呢
這台筆電配有光碟機
但現在會用到光碟機的機會其實少之又少
所以說一直在動光碟機的主意
直到那天睡覺夢到好像有一種東西叫做轉接座
所以就把我塵封在外接硬碟盒裡2.5吋1TB藍標的HDD拿出來啦
因為外接盒故障了 所以直接把裡面的硬碟裝成內接碟
不用多說
當然是我的愛用品牌WD拉 << 歡迎威騰業配邀約 哈哈哈
我的舊筆電也變成SSD250GB+HDD1TB囉
少說再戰個五年、十年
補充說明1.
升級記憶體模組一定要先做好功課
並不是簡單的第幾代DDR 時賣多少而已
要了解主機板最大支援記憶體容量
E.g. DDR3的主機板有兩個插槽 並不表示一定可以加裝8GB+8GB的記憶體唷
第幾代的DDR就是時脈更快 單條容量更大
時代產物
時脈(執行速率)部分需要較注意的是
已DDR3為例
如果主機板支援1333、1600等時脈
建議全部都使用一樣的時脈
因為時脈若有高低不同
當然只能跑低的時脈囉
不過目前的容錯率都做得不錯
漸漸的記憶體相衝的問題
我本人已經遇到越來越少了
不過仍然建議使用原廠建議參數的硬體
補充說明2.
記憶體時脈介紹
以第三代記憶體為例 以下簡稱DDR3
時常聽到人家記憶體規格會說DDR3-1333或DDR3-1600等
至於這個1333或1600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數字表示這個記憶體模組的工作頻率
單位為MHz(M=10的6次方 在計算機領域有的會說是2的20次方)
10為底或2為底就會造成各家儲存裝置容量落差的狀況
另外
還有些記憶體並不是用DDR來做為標示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PC作為代稱
一樣的例子會被紀錄為PC3(PC2=DDR2、PC3=DDR3、PC4=DDR4)
但記憶體若標示為PC則後面數字就不相同囉
以PC3-12800為例
這個12800的 單位為MB/s
也就是每秒傳送多少百萬位元組(一般小寫b指bit、大寫B指Byte)
以上就是兩種記憶體的大眾標示方法
仍有些標示會不太一樣
就要到各廠商關往查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