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硬體資料下載包
基板電路圖 schematic
基板佈線圖 layout
基板電路圖與佈線圖 PDF (提供adobe PDF版本,方便玩家開啟觀看)
基板材料表 BOM
基板加工檔 gerber
基板pin socket標籤
基板功能區塊介紹
最新 基板HW 硬體版本為Rev1.5
基板是LaunchPad基礎板main board的簡稱,事實上,它有很多個相同名字(玩家也可以叫它作 開發板,實驗板,微控制板,單片機 experiment board ,EVM board 或 develop board,dev board )但都是指同一個東西啦。
這裡先介紹一下外觀,是一個約手掌大小的電路板(公制65mm x 50mm 或是英制2.60" x 2.00"),內部使用十六位元德儀TI MSP430G2 系列的核心,支援兩種有14PIN與20PIN腳位。
基板它是一塊電路板組成上面有許多電子元件,採用開放式原始碼精神,它的電路設計圖、韌體都可自由下載、使用的元件及規格都開放出來,任何人都可以從網路得到,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製做出一模一樣的板子,甚至加以改良、增加新的功能,再提供給大家使用。如果不想自己從零開始做,在網路上也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基板,或是半成品而自行加工組裝。硬體實體圖可以清楚的了解到LaunchPad 依其主要可以分為A,B,C三個大功能區塊來介紹功能。
A區---藍色區域位於基板的上半部位置,A 區是給 USB / Debug port 連接的。跟MSP430 比較無直接關係,左邊有附一個電源的LED指示燈,上電時會恆亮。主要作用為處理連接電腦的USB區,雖然早期的電腦還保有RS-232介面,現在的卻是越來越少見了,對於玩家來說,最討厭的地方莫過於現在幾乎沒有甚麼電腦有RS-232埠,所以使用USB接頭的優勢可以在所有電腦上開發程式。而LaunchPad的設計,成是透過USB傳到基板並且直接燒錄到放置B區的晶片核心中,優點是不用像Arduino需另外購買bootloader burnner來燒錄預載系統到空白晶片。
B區----橘色區域位於基板的中間位置,很直覺地提供MSP430G2系列的20或14PIN的基礎擴充插槽區,右邊留有安裝孔位,唯獨需要自行焊接上時脈震盪器的腳位,這部分須自行安裝,如果暫時不安裝時脈震盪器也可以,只是在撰寫程式時無法使用外部震盪源,只能選用內部震盪器而已。
C區----綠色區域位於基板的下半部位置,提供MSP430G2系列的20PIN額外擴充插槽區,兩個獨立按鈕與兩個不同顏色的LED輸入輸出區,B/C 區才是 MSP430主體, 其中又以PIN 多寡區分。
基板上各接頭名稱介紹
基板上的腳位介紹
基板上的組態介紹
小圖A是支援Hardware UART硬體高速傳輸模式的設定方式。
小圖B是軟體模擬出UART傳輸模式的設定方式。
基板配件列表
A-----LaunchPad 單盒外箱
B-----Quick Start Guide說明書
C-----LaunchPad標籤貼紙X2
D-----32kHz 微型石英時脈震盪器X1
E-----MSP430G2核心晶片X2 (一個已裝在基板上面,型號: MSP430G2553IN20 ,附一個型號:MSP430G2452IN20)
F-----LaunchPad 基板(MSP-EXP430G2)
G-----10-pin PCB 母接頭X2 (Rev1.5之後的版本已焊在基板上)
H-----10-pin PCB 公接頭X2 (Rev1.5之後的版本已焊在基板上)
I------mini-USB連接線
基板側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