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妙熱線聯校致電長者計劃
大學聯校社會服務團體聯會(JUSSO) 在今年度十一至十二月舉辦的「耆」妙熱線聯校致電長者計劃已圓滿結束。是次活動本會招募了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的學生。長者較少接觸資訊科技,因此在這為期近一年的疫情期間,老友記缺乏和其他人交流傾談的機會。透過這次的活動,參加者除了可以定時致電預先配對的老友記,和他們傾談外,還透過填寫義工慰問紀錄表,協助了合作中心更新老友記們在疫情期間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在過去四至五節的慰問活動,參加者更在這反覆的疫情下為老友記們提供了溫暖和情感支援,為他們帶來了樂趣。
義工感想
Hiu Tung(香港理工大學):
我並不擅長與長者溝通,加上素未謀面的關係,在活動開始前,我曾擔心長者是否願意對我敞開心扉。然而在活動過程中,婆婆對我的信任和感謝給予我很大的滿足感,亦令我溝通能力有所提升。
Sze Wing(香港理工大學):
很多長者在疫情下無奈要減少外出活動,更減少了他們與其他老友記聚會的次數。因此,是次活動提供了一個讓我們一班大學生和他們接觸溝通的機會,既可以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又可以為班長者解悶。希望老友記們在這嚴峻的疫情下還能感受到我們一絲的溫暖!
Wing Chi(香港理工大學):
經過這次義工活動,我了解到老友記們的生活,並加強了與他們溝通的能力。透過與長者對話,我明白到長者渴望社會的關懷,而在疫情下我們也減少外出活動,他們的生活比以前更苦悶,希望年輕人可以多關心長者,讓他們感受社會的溫暖。
Cloe Zhong (香港大學):
我十分慶幸可以透過者這次致電長者的計劃嘗試和老友記們傾談。我不但可以擔任聆聽者的角色,了解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心境和面對的困難,還可以嘗試提供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我好開心可以和老友記們建立關係,為他們來歡樂。
Charlotte Yang(香港中文大學):
這次活動比我想像中有趣得多!我在活動中遇到的長者雖然年近百歲,但他們仍然十分樂觀積極地生活。在與他們傾談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活力和對自己宗教的虔誠。他們的活力更感染了我,希望下次可以參加更多同類型的活動。
Sherie Yip(香港浸會大學):
記得第一次打電話之前我都有點緊張,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地和素未謀面的長者溝通。想不到電話另一邊的長者十分親切和善談,她願意和我分享她的生活及故事,每次通話她都會用雀躍及開朗的笑聲回應,令我仿如是和自己的婆婆愉快地聊天,有次更聊至半小時。婆婆每次完結前都會謝謝我打電話給她,其實我也很感恩,感謝她不僅教了我一些小知識,而且她歡樂的聲音能帶給我正能量,彼此都在寒冬中互相送暖。最後,謝謝安排這次耆妙熱線聯校致電長者計劃的所有人,並且祝願婆婆繼續每天笑口常開及身體健康!
Tsz Yan (香港浸會大學)
我覺得係幾有意思嘅活動
可以訓練到自己嘅耐性同埋溝通能力 特別係對老人家
加上依家疫情底下 大家都成日留係屋企又特別悶 陪佢哋傾計同時其實佢哋都係陪緊我傾計~
Fung Yee(香港教育大學):
我參加是次致電長者計劃的緣由是希望能在疫情中為長者服務略盡綿力。受疫情影響,我也常待在家中,明白到平時長者獨自在家的生活十分寂寞,即使有兒女探望,也只是間中的事,更何況疫情期間的各種不便。數次致電長者時,我能感覺到她對於義工的主動致電是愉快的,而我也很珍惜與她聊天的時間。
Tai Sze (香港城市大學):
透過聆聽長者的心路歷程,我發現原來長者的生活也可以很多姿多彩。她閒時會約朋友去喝茶,也會看書,做伸展運動。雖然聊天的時間很短暫,但我仍很高興認識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