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口腔衛生不夠的連鎖效應案例--牙裂

Post date: Jul 22, 2015 12:47:01 AM

牙齒與牙周的健康的危害基本上來說有兩個來源:細菌與過大的力量 .

* 口腔衛生不夠會讓牙菌斑堆積與牙結石形成 , 進而引發牙齦發炎或是牙周病 ;

或在牙齒造成蛀牙 .

* 力量過大有可能是外傷的撞擊 ; 咬緊牙關 ; 夜間磨牙 ; 咬到硬物或是牙齒數

量過少承受不了整體咬力 ; 牙齒本身有結構上的破損. 進而造成牙齒破裂斷折

或是顳顎關節損傷 .

本案例因為口腔清潔執行欠佳 , 因此有大量的牙菌斑與結石 . 在牙周組織方面就 造成了牙齦發炎與後續牙周病的進行. 而在牙齒方面就造成蛀牙.

若是在這時侯執行牙科的治療去清理牙結石牙菌斑並做蛀牙填補 , 並且開始注意清潔 , 口腔健康可以獲得穩定.

可惜的是患者並沒有時間來做治療並且持續忽略口腔衛生 . 且對照患者年紀與牙齒的磨損情況應該是有磨牙或咬牙的潛在問題 . 因此在第二大臼齒因為蛀牙造成結構上缺損的情況下 , 又有大的磨牙力道 . 因此牙齒便裂開來引發牙床牙周感染而形成膿包.

這種情況就只能拔除該牙來去除感染源 . 由一個口腔清潔不夠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導致牙齒的喪失真的是代價太大 .

只是........拔除牙齒後 , 破壞仍未中止 . 缺失牙齒之後 , 牙齒開始走位更讓咬合惡化 , 因為牙齒間的相對關係變化而更會塞牙以及死角增多造成口腔衛生維護上的困難 . 剩餘牙齒力量承受變大與分佈不均衡...顯然這效應還在繼續中...

因此良心的建議

*正確刷牙維持口腔清潔

*不咬硬物 (堅果殼 ; 螃蟹腳 ; 檳榔 ; 雞骨頭...)

*有夜間磨牙問題的 , 配戴護牙套

*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清理牙結石 ; 填補蛀牙或重建缺牙區.

始終讓口腔內沒有任何缺損是避免不良的連鎖反應的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