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也是一種聲音,就跟世界上所有的聲音一樣,也是經由空氣傳達至耳膜的振動,再傳至大腦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由於振動的組合狀況會使人覺得舒適或不快,研究音樂也就是在研究此等組合狀態! 聲音的區別主要可分為頻率(即振動的速度,一般以每秒的次數表示之,即每秒赫茲Hz)、音量(即聲音的大小,在示波器上以上下的幅度表示之)、音色(在一個振動週期內,時間軸上強度之變化曲線,即波形),本文之研究主要是針對頻率及不相同頻率間之組合
吉他Do(C3)的波形吉和弦
人的嘴巴可以唱出各種頻率的聲音,所有的樂器或物件也可以發出各種頻率的聲音,所以現在要先選擇一樣來當做討論的起始點。這裡我們以樂器之王鋼琴之中央C(標記法為C4,唱名為Do)按鍵為起始標準,中央C的頻約261.6赫茲,往右邊其白色按鍵的唱名依序為RE、Mi、Fa、Sol、La、Si又回到Do(標記法為C5),只是這DO(標記法為C5)比上個Do(標記法為C4)聽起來頻率較高,約為523赫茲為其兩倍頻率。在白鍵之間還有黑鍵,以C大調而言在演奏旋律時如有升半音或降半音時,就須按此等黑鍵。每一個按鍵都比上一個按鍵頻率稍微高些,從Do(C4)開始經過12個按鍵到達另一個Do(C5)頻率剛好為兩倍,而每一個按鍵(包括黑白鍵)比前一個按鍵頻率高出約1.059463倍,1.059463連乘12次即得2,當然鋼琴是人造的,其頻率也是刻意依照12平均律做安排的,12平均律並非上帝的聖經,我們稍後會討論。
鋼琴鍵盤之排列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