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歌本自彈自唱,覺得和弦與歌唱的結合有一種和諧感,這到底怎麼一回事,我們可以做一個仔細的研究。
以最基本也最常用的C大調而言,其由Do(C)1、Re(D)2、Mi(E)3、Fa(F)4、Sol(G)5、La(A)6、Si(B)7等音所組成。
先列出一些常用和弦的組成:
以C大調各音階為1度音,加上3度音、5度音因而發展的三和弦有C、Dm、Em、F、G、Am、Bm,上表標示橙色者表示兩音距離為4個半音的大三度,標示淺藍色者表示兩音距離為3個半音的小三度,而1度音與5度音之距離為7個半音的完全五度,大三度在前者(橙色)為大調三和弦,小三度在前者(淺藍色)為小調三和弦有個小寫m,C大調各音階在這些三和弦總共各出現三次,我們就用這些三和弦為口中唱出的各音符伴奏,當然和弦出現之順序也須遵守一些規則。
現在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樂譜『恰似你的溫柔』,蔡琴當年唱這首歌時風靡全台灣,我也常常拉開破嗓子跟唱。此首歌為C大調,每小節4拍,以慢靈魂樂伴奏。先看第一小節出現的音符,3、2、5,音符3(Mi)共有2又3/4拍的長度,音符2(Re) 共有3/4拍的長度,音符5(Sol)有半拍的長度,因此以C大三和弦(由1、3、5組成)伴奏很恰當,3、5音符都能與和弦產生共鳴,維一較缺乏共鳴的2音符只有3/4拍的長度,而且分成兩個音符滲於其中影響不大。接著下一小節都是音符6(La),以Am(由6、1、3組成)伴奏剛剛好。第3小節以F(由4、6、1組成)和弦伴奏也很理想。在最後第23小節音符5(Sol)長度有1拍,所以此小節前半部以Dm小三和弦(由2、4、6組成)伴奏,後半部以G7屬7和弦(由5、7、2組成)伴奏。因為加上伴奏和弦時,依各別喜好常有一個以上的選擇,故同一首歌其伴奏可能稍有不同,但大致遵循相同的脈絡。以慢靈魂樂分散指法伴奏,很容易將各4拍的每小節,再分成兩部分加上不同的伴奏和弦。
在彈和弦時要先彈根音,因為根音也就是低音有較長的週期,音量持續較久,容易與其他較高頻的音調制,彈和弦時,其他音可漏失,根音不可漏失。
※屬7和弦即是在原有包含1、3、5度音之三和弦上,再加上7度音。
歌曲上的和弦之進行,以其根音來看為節奏式的上下起伏,有各種方式。下面是C大調進行的例子:C→Am→Dm→G7及C→Em(E7)→F→G7等,不過並非一成不變。編曲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而且其理論也煩雜,故略過。
下圖為C大調常用的和弦,其組成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