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模組名稱(實驗名稱):空氣砲
團隊成員:林品瑜、許哲諭、温岳穎、林承翰、林沛霖
煙機主要由控制電路、油泵和發熱塊組成。
首先,給煙機接上電源,然後經過控制電路給發熱塊加上電源,並保證油泵沒有電源供電,(如果此時給油泵加上電源,那我們控制油泵時,通過發熱快噴出來的就不是煙霧⽽是煙油)當發熱塊的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時(可以將煙油氣化的溫度),控制板就停⽌給發熱塊供電,轉給油泵供電,這樣我們控制油泵輸油經過發熱塊時,就會看到煙機噴嘴噴出煙來。
從後方拉動空氣砲之彈力繩,擴大空氣砲之腔室,放開彈性繩,導致彈性繩迅速收縮,帶動塑膠布使腔室一同迅速收縮,根據伯努力定律在流體密度、重力加速度及離地高度皆相同的情況下,體積改變影響壓力大小,進而使被推出空氣砲之空氣快速前進,加上流體黏滯性與康達效應,留住煙霧造出圓形煙圈。
發煙油、蠟燭、各種大小杯子、氣球皮、盛水容器、紙箱、滴管、水、墨水、玉米粉
伯努力定律
-實驗演示影片照片
> 關主儀器操作展示(空氣砲方形開口、圓形開口,猜出來煙是什麼形狀)
> 空氣砲現象與「原理說明」
> 給他們儀器(空氣砲)操作
> 介紹推廣原理之生活應用(包括大眾對白努力定律的誤解)
> 民眾自製小型空氣砲
> 吹熄蠟燭(或紙杯滑車)挑戰賽
主要:伯努力定律
伯努利原理(英語:Bernoulli's principle),是流體力學中的一個定律,由瑞士流體物理學家丹尼爾·伯努利於1738年出版他的理論《Hydrodynamica》,描述流體沿著一條穩定、非黏性、不可壓縮的流線移動行為。
伯努利定律可以從能量守恆定律來推演。穩定的直線水流流向的所有點上,流體機械能總和必定相同。也就是說,動能(1/2mv^2),位能(mgh),與內能的總和保持不變。換言之,流體速度增加,即代表動態壓力和單位體積動能的增加,而在同時會導致其靜態壓力,單位體積流體的位能、內能等三者總和的減少。
定理假設
使用伯努利定律必須符合以下假設,方可使用;如沒完全符合以下假設,所求的解也是近似值。定常流動(或稱穩定流,Steady flow):在流動系統中,流體在任何一點之性質不隨時間改變。不可壓縮流(Incompressible flow):密度為常數,在流體為氣體適用於馬赫數 M小於0.3的情況。無摩擦流(Frictionsless flow):摩擦效應可忽略,忽略黏滯性效應。
流體沿著流線流動(Flow along a streamline):流體元素沿著流線⽽流動,流線間彼此不相交。
本次實驗的空氣砲,因為流體密度、重力加速度、離地高度皆可視為不變,拉動空氣砲後端的彈力繩與塑膠布,放開後因體積快速壓縮導致壓力劇烈改變,進而改變其中空氣運動速度,導致煙在離開空氣砲時可以快速噴出。有趣的是,無論空氣砲的開口為何形狀,噴出來的煙圈皆為圓形,由於空氣事實上為摩擦流,不能忽略黏滯效應,而其圓形煙圈便是流體黏滯性與康達效應的展現,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流體黏滯性及康達效應。
配搭:流體黏滯與康達效應
黏滯力是流體受到剪應力變形或拉伸應力時所產生的阻力。在日常生活方面,黏滯像是「黏稠度」或「流體內的摩擦力」。因此,水是「稀薄」的,具有較低的黏滯力,而蜂蜜是「濃稠」的,具有較高的黏滯力。簡單地說,黏滯力越低(黏滯係數低)的流體,流動性越佳。黏滯力是粘性液體內部的一種流動阻力,並可能被認為是流體自身的摩擦。空氣砲藉由吹出流體造成渦漩來達成,而這種機制稱為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或稱為附壁作用。這是當流體與它流過的物體表面之間存在著表面摩擦時,流體的流速會減慢,而這就是水在河流中央的流速為什麼會比岸邊的流速快之原因。此效
應造成流體離開本來的流動方向而隨着物體表面流動。左圖說明了從孔洞中心所流出的煙之速率最大,而經由孔洞邊緣的煙流則因流體黏滯力較大而流速減慢。因此周圍的空氣就會形成不斷環繞的漩渦,這種漩渦就能包住煙霧,進行長距離輸送而不至於煙消霧散。
伯努力定理釋疑(康達效應):
由上圖可知飛機飛行原理並不適用伯努力定理,而棒球(變化球)、吹風機使乒乓球飛起也是同樣不適用,圖(一)至圖(三)中清楚看見,氣流因碰觸到物體而被一分為二,所以違反伯努力定理中所描述一條穩定、非黏性、不可壓縮的流線移動行為,而使其能漂浮之原理,應為流體黏滯性所造成之康達效應(流體沿通過物體之表面流動),其效應如下圖與圖(四)所示。直得一提的是,變化球之所以會改變方向,更涉及旋轉所造成的馬格努斯效應。
圖(四)之旋轉物體之所以能在縱向產生力的作用,從物理角度分析,是由於物體旋轉可以帶動周圍流體旋轉,使得物體一側的流體速度增加,另一側流體速度減小。球體下方呈現的流線較密(代表球體下⽅有較多流線(流體)經過、流速較快),這表示球體下半部壓力較小,在達成瞬間力平衡狀態下,這時我們發現球會產生一股向下的馬格納斯力(Magnus force),使球逐漸往下偏移。
伯努力定理應用:
漆彈噴射原理
左方的氣瓶儲存高壓液化二氧化碳,藉由釋放時,液化二氧化碳瞬間氣化體積劇烈膨脹,壓縮導氣管中之氣體,由伯努力定理得知二氧化碳氣體速度增加,推動導氣管中原有氣體,造成之巨大推力,將漆彈強力推出。
流體黏滯應用:防彈背心
「非牛頓流體」的主要特徵是:流體的黏度會因為受到的壓力或速度而變化,壓力越大,黏度會增加,甚至成為暫時性的固體。受到子彈射擊,流動性的液體受力會硬化膨脹,尚未受力的部分則還是可流動的液體,有助於將子彈的衝力分散。過去防彈衣雖不被子彈穿透,不過中彈處往往還是會凹陷達 4 公分,因此中彈者雖沒穿透傷,但還是會嚴重挫傷與疼痛,改用非牛頓流體材質,可大為減少挫傷等傷害。而一旦擋下子彈之後,液體又恢復為原本狀狀態。
大學普物課本第12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noulli%27s_princip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andă_effect#Discovery
http://psroc.org.tw/Bimonth/article_detail_acc.php?classify=c4&cid=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U-Y3nVhv0&feature=youtu.be
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topic=27868
http://amasci.com/wing/smring.html
http://phy.tw/科學實驗/item/150-item-title
https://www.masters.tw/37321/水中氣泡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黏度
http://www.ledinside.com.tw/b2b/product/view/656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11112/6540.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A0%BC%E5%8A%AA%E6%96%AF%E6%95%88%E5%BA%94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7%90%83%E7%A8%AE%E4%BB%8B%E7%B4%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