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邱翔彬、龔桓萱、廖品瑜、蘇雋爲
尖端放電:電漿球基座、針筒、釘子
-實驗演示影片照片
(1) 準備一個針筒,將針頭拔出。
(2) 取一個釘子,將釘子從針筒前方釘入,並用膠把空隙堵住,使得針筒內為封閉空間。
(3) 打開電漿球。
(4) 將針筒尖端朝向電漿球
(5) 拉動針筒拉桿使筒內空氣壓力變小。
(6) 觀察筒內產生了氣體游離光(如下圖)
電漿球產生了高電壓,當針筒靠近高壓電時,金屬釘子內的電荷收到電壓影響而移動,在尖端曲率半徑小的地方,電荷密度較大,電場較強,此時所產生的電場強度未高於空氣的電介質強度,當我們將針筒拉起,針筒內為封閉空間,拉動針筒時,針筒內的空氣變得稀薄,氣體平均距離加大,因此氣體平均碰撞次數就會減少,將電壓乘以電子數量除以平均碰撞次數即是所獲得平均能量,只要這個能量達到可游離氣體激發可見光的強度,我們就可在針筒內看見光。
霓虹燈即是由真空管內含少量單一惰性氣體,通電後可游離氣體發出色光。臭氧產生器則是將氧氣游離後始三個氧原子結合而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25pUsrODk&t=2s
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topic=15028
acoustic levitation :
-實驗演示影片照片
現象觀察 ->理論探討(縱波、駐波、如何停懸與操控) ->實驗與結果
非接觸夾持技術(Non-contacting handing technology): 可以用於精密組裝或控制和分析液體樣品
http://mafija.fmf.uni-lj.si/seminar/files/2014_2015/Acoustic_levitation.pdf
簡易磁列車 :線圈一組、強力磁鐵、電池
-實驗演示影片照片
(1) 判斷強力磁鐵N、S極
(2) 電池兩頭接上磁鐵同一磁極
(3) 將接好磁鐵的電池放入大小適當的線圈中
(4) 觀察電池在線圈中如何移動
(5) 附圖解說實驗原理
(6) 改變實驗條件探討問題
(7) 問答時間
電池兩頭需接上同一磁極(如右圖,電池兩頭接N極),當電池放入線圈時,磁鐵接觸線圈形成通路。由於電流磁效應,通過電流的線圈會產生磁場,依據安培右手定則判斷出感應磁場方向,右圖所示,磁場與左邊磁鐵的N相斥、與右邊磁鐵的N相吸,無論是左邊的斥力或是右邊的吸力,線圈給予磁鐵的力皆為向左,因此磁鐵帶動電池,向前推進。
依上述原理可知,決定列車放入線圈前進或是後退的因素有:
(1) 線圈纏繞方向
(2) 電池正負極的位置
(3) 電池附著的磁極
磁浮列車的前進,雖然本實驗所呈現的並不會如磁浮列車一樣浮起來,但磁浮列車就是利用電磁鐵的吸力與斥力相互作用前進的。
http://mafija.fmf.uni-lj.si/seminar/files/2014_2015/Acoustic_levita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