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班活動分享

111上學期

戶外運動

體驗各種不同的下肢運動,有雙腳跳、單腳跳、兩人三腳、腳版本的剪刀石頭布...等,除了可以增強腿部的肌肉耐力,以及增進肢體協調外,孩子也玩的很開心呢!

陶藝創作

將陶土用力搓圓、搓長再壓扁,每個藍天班的寶貝都很專心的在完成自己的筆筒,有人甚至還在外面裝飾笑臉,或刻上星星的圖案,好期待燒出來的成品唷!

整理種植區

這學期計畫要種植好聞的香草,要種之前當然要來清除之前的雜草啦!嘿咻嘿咻!往下挖、用力拔、小心剪,終於清理好了~

主題活動-「紙船實驗」、「報紙藝術」

運用繪本「小紙船」,帶孩子觀察紙船的外觀,發現可以用紙船載東西,引導孩子學習摺船,過程中有很多小老師,仔細指導其他不太會的同學,真用心

之後分組讓各組自行決定要用什麼紙摺船(報紙、影印紙、宣紙...等),待孩子完成後,開始進行實驗遊戲。在實驗遊戲中,讓孩子運用摺好的船,一同觀察什麼材質的船能載比較多塊積木,我們也發現因為摺的成品以及擺放積木的位置都會影響實驗,會將實驗學習沿用到科學區,讓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再到科學區做實驗。


之後孩子想用報紙來創作,再結合舊經驗,決定做撕貼畫和剪貼畫。報紙撕貼畫是用蠟筆著色。報紙剪貼畫則是使用水彩上色,孩子都很享受創作的過程,有人還說:「我最喜歡用水彩了!」活動結束後的地上常散落報紙,但藍天班的寶貝們都很用心清理,維持教室的整潔,真棒!

戶外活動-紙球遊戲

讓孩子用紙棒子,進行紙棍紙球遊戲、踢紙球遊戲以及丟紙球遊戲,還有孩子發想的有守門員的踢紙球遊戲,可以考驗孩子的專注力、手眼協調的能力還有學習控制力道,紙球的體型及重量與一般的球有落差,需要根據工具不同變通學習的方式。

足球活動

足球教練帶孩子進行足球遊戲,首先依照拋接球進行木頭人遊戲,當教練往上拋球時,小孩可以行走,抱住球,小孩停止不動,考驗孩子的專注力,接著分組進行抱球及踢球進球門,教練也使用遙控汽車、大龍球、呼拉圈,讓孩子能在遊戲中練習用腳尖、腳內側和腳底,控制足球前進的方向。

主題活動-「手指足球」「前後左右(摺紙)」「色紙窗花」「色紙花朵」

手指足球-孩子討論想用色紙摺出作品或玩具,結合學校運動會的主題—足球世界盃,引導孩子摺足球門,再用報紙揉成小球,最後兩人一組在桌上或地上玩手指足球。

前後左右(摺紙)-摺「東南西北」,因孩子沒有國字和注音仿寫的經驗,用畫形狀代替寫東南西北,並全班討論要畫哪幾個小任務,以增加遊戲的趣味(轉頭、甩手、扭腰、轉腳…),之後讓孩子找好朋友猜拳玩「東南西北」。

色紙窗花-引導孩子體驗用色紙剪出美麗的窗花,將色紙對摺兩次(可自由選擇對摺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拿剪刀在色紙上剪出不同大小的形狀,再將打開的色紙黏在圖畫紙上,之後使用蠟筆塗顏色,手指暈染蠟筆的顏色。孩子發揮想像力用色紙和蠟筆變出面具、蝴蝶結、花、船…等。 

色紙花朵-先將色紙對折一次沿著線剪一半,將色紙再對折一半用雙面膠黏起來,之後在色紙上每隔一段距離剪直線,但不要完全剪斷來當作花瓣,最後把剪好的色紙貼雙面膠沿著毛根一端平平的捲,再把花瓣打開就完成了。

111下學期

種植香草植物

藍天班寶貝在春天種下了迷迭香、薰衣草、羅勒、香芹、檸檬馬鞭草、百里香。孩子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用鼻子嗅聞,再挖土埋下自己負責的香草,每天輪流請澆水小幫手澆水除雜草,培養責任感和愛護自然的心。

陶藝創作

捏呀、揉呀、壓一壓,變成可愛動物碗。孩子先將陶土揉成圓形再壓扁當成碗的底座,再將搓長的陶土壓扁,抹上泥水圍在底座旁,接著做出可愛的立體動物趴在碗緣,上色完送去燒製就變身成可愛的動物碗囉!

戶外運動-籃球

認真練習拍球、傳球和運球,往籃球小高手的路上邁進,加油加油加油!

主題活動-小書DIY

藍天班寶貝渴望自己有說故事給別人聽的能力,也喜歡編創屬於自己的故事書。大家一起討論好聽完整的故事書需要什麼元素,並且運用自製紙棒偶編創故事。有香蕉人買水果的故事、奧特曼打怪獸的故事、同學去日本玩的故事、恐龍去玩的故事...十分有趣喔!每週下午也有讓孩子上台說故事的時段,孩子在家裡認真練習說故事,再到學校展現練習的成果,提升孩子的口說能力、記憶能力,增加上台發表的經驗和自信心。孩子說完故事後都露出充滿成就感的笑容,辛苦後的果實是最甜美的!

兒童節活動-闖關活動、布袋戲欣賞

帶孩子進行闖關活動,有綠空鐵道踢球關卡、美術館的畫作拼圖挑戰、文化中心找一找英文字、忠信市場用一條線完成圖形、尋找忠信國小附近的斑馬線、第五市場內相關六大營養食物,簡化關卡的內容,孩子都能嘗試挑戰,並且挑戰成功喔!

藉由布袋戲欣賞,讓孩子認識布袋戲,說故事的方法除了棒偶劇(小書)、布袋戲,也透過影片引導讓孩子了解到還有很多說故事的方法,像是皮影戲、手偶劇、布偶劇、紙偶劇、人物劇、紙袋劇、紙盒劇…等,可以用不同的說故事方式,帶著觀眾進入故事內容。

大家來演戲-小組討論故事角色、設計圖場景設計、故事內容、角色道具製作 

引導孩子認識故事形成的要素,為了聚焦孩子設計故事概念,所以運用熟悉的故事「小紅帽」,提供思考故事中的角色、主角、場景,另外,也讓孩子練習改編書的名字,藉由這樣的引導,了解小組故事討論的方向。小組進行討論故事角色,孩子自己決定在故事中的角色,以及畫出設計圖。故事場景以六張圖畫紙組合的大小設計,讓小組討論想要設計的場景,有海、森林、沙漠、山、草原,小組成員互相合作繪畫完成。各組一同將成員角色、場景,共同編排故事內容,最後決定故事名字。角色道具製作中棒偶組有之前棒偶小書的先備經驗,知道要先在圖畫紙畫圖案再剪下,最後黏上冰棒棍。手指偶組是先在紙盤上畫圖案,再找老師在紙盤下面挖兩個洞,讓手指頭可以穿進去當角色的腳。紙袋偶組,利用藝術素材裝飾在紙袋上做出紙袋偶。紙盒偶組,先將紙盒切一半做出可以開合的嘴巴,再用其他紙盒和藝術素材作出身體。人物演戲組,可以用紙袋、紙盒、紙盤和藝術素材做出道具。

大家來演戲-演出前準備、正式演出

藉由孩子看戲的舊經驗,提供很多將藍天班變成劇場的想法,場地佈置有「需要有布和桌子當舞台、還沒演出前燈需要關掉、椅子給觀眾坐、把觀眾位置變大、座位中間要留一條路、用布將場地佈置漂亮一點」、演戲準備有「背景(場景)、演員、白板可以貼上場景」、演出前準備的東西有「票、劇場門、節目表加入中場休息時間、板子可以貼戲名」、劇場工作人員有「剪票員、接待員、服務員、拍照員、清潔員」。和孩子陸續將事前準備一一完成,從一開始的討論,逐步完成孩子的想法,大家了解到一場成功的戲劇需要多次練習修正,而且前置作業也是很重要的,看到孩子都享受於其中,認真融入的感覺真好。

國美館「祖孫共學敬老活動」

帶孩子步行到國美館進行「祖孫共學」敬老活動,解說老師介紹藝術家黃土水的作品,牧童駕馭水牛輕鬆自在,可感受到水牛的溫馴與靈性,接著和阿公阿嬤一同用厚板牛皮紙沾水,撕出牛的形體,並增添旁邊的景物。欣賞黃土水先生製作的「甘露水」雕像,講解雕像外觀、動作以及背後的意涵。接著帶孩子和阿公阿嬤運用粉蠟筆、水彩、海綿滾筒、少女形狀的博士膜等材料,以水和台灣的意象為主題做出一把藝術扇,創作過程中老師鼓勵孩子們用手指暈染蠟筆,或是用兩種顏色的蠟筆混合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