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班活動分享

【小手好乾淨】

濕濕的手~搓一搓肥皂~

沖一沖手~捧水洗洗水龍頭~

擦乾手~細菌快快走~


       以手指蓋印畫畫出美麗的樹後,手上都是顏料,該怎麼辦才好呢?配合歌謠,用洗手五步驟將手洗乾淨吧!


中秋節的月亮圓又大


        中秋節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真漂亮!孩子們聽著中秋節的故事,認識中秋節的習俗與傳說,再以厲害的手,撕下一張張色紙,與亮片一起貼在黑紙上,做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月亮。


擦碗亮晶晶


        用完餐,孩子們練習收拾自己的桌子與餐具,孩子將桌子擦得很乾淨、碗擦得亮晶晶。


遇到地震我不怕

        地震頻傳,孩子們練習保護自己的方法,我們一起觀賞防災影片,再運用口訣「趴下、掩護、穩住」、歌謠等方式,讓孩子將好方法輸入金頭腦,最後實際逃生到安全的地點,孩子們認真的表情,真的是保護自己的小英雄!



洗抹布~厲害小幫手

        為了幫助孩子們更了解搓洗抹布的概念,請孩子們運用水蠟筆在抹布上畫下圖案,並到洗手台將自己畫下的圖案洗乾淨,孩子們針對髒汙的地方用力搓洗再擰乾,抹布洗得超乾淨!


陶藝創作-小獅子

        孩子們第一次挑戰陶藝創作,摸摸黏土,感覺好濕;聞聞味道,好像外面的地板;用力捏一捏,好硬好硬呀!特別的創作經驗讓孩子們既開心又興奮,孩子們正努力地將陶土壓著圓餅並組裝成可愛的小獅子臉呢~

認識五官與身體部位的名稱及位置

        經由口謠、觀察同學、小組遊戲,孩子認識五官與身體部位的名稱及位置,遊戲中將同學描摹下來,並以蠟筆與鬆散素材裝飾與鋪排五官、身體特徵,合作創作的過程中,孩子互相檢視對於身體部位名稱與位置的理解是否正確,建構身體概念。

自畫像

        孩子看著鏡子,挑戰畫出自己的自畫像,孩子運用之前分部位繪畫五官的經驗,細細觀察鏡子,慢慢畫出自己的臉,加上搞怪又可愛的表情,真是獨一無二的創作~

顏色躲在哪裡~

       經由顏色小精靈,孩子們認識基礎顏色的名稱,開始尋找之旅~東找找、西找找,顏色藏在教室的哪裡?藏在戶外的哪裡?孩子厲害的眼睛找到好多顏色,也發現同樣名稱的顏色,會有深淺的變化!

       我們將發現的顏色繪成顏色小書,並用點讀筆錄成短句,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學習區自主閱讀~

白國王與黑國王

       黑王國彩色變身:依據前一天討論的繪本內容,請寶貝們幫幫黑國王的王國變身成彩色王國;老師印製了許多不同的動物、昆蟲、植物或人物剪影,請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並利用皺紋紙的特性,將紙揉成小小的紙團,黏貼在剪影中的其中一塊。黑色的剪影搭配彩色的皺紋紙球,形成一種別具特色又能突顯作品主軸的獨特創作。過程中培養孩子們手指小肌肉的協調性,並學習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讓畫面呈現繽紛且融合的景象。能力好的孩子,會鼓勵他們將背景用色鉛筆進行配色,並增添整張作品的豐富度。

光裡有什麼顏色?

       孩子們上完廁所,看見地板上有一塊透過玻璃映照出的彩虹,連續好幾天都好奇的圍觀,心想不如就來探索光的色彩吧!我們拿著色片到戶外觀察,光透過色片有什麼變化,也看看光線照在已經有顏色的物品時又有甚麼改變,此外,學習區加入三稜鏡,讓孩子可以在自由探索時間,經由色散現象仔細觀察光裡的顏色並繪下簡單的紀錄。

【五顏六色的串珠】

       色彩繽紛的串珠讓孩子躍躍欲試,不過開始串珠之前,先給孩子一個大挑戰,除了使用亮麗多彩的珠珠外,還要學習數概念「型式」,團體討論中,孩子了解到型式是某一組圖案以固定的排列方式重複出現,並且試著上台解決數學問題,當大家都了解概念後,我們再畫下手鍊設計圖,運用點數珠珠與對應顏色,拿取正確的數量,最後用孩子們的巧手串成美麗的手鍊,簡單的串珠活動卻藏有許多有趣的數概念,美麗又好玩~

泡泡畫
利用泡泡製作的原理,將水、廣告顏料、洗碗精作結合,成為創作的素材。寶貝一半的人先負責吹泡泡,另一半的人則是利用泡泡創作作品。過程中由孩子自行決定需要哪些顏色來完成作品。中班的孩子大多能理解用「泡泡」來創作,比較有設計的美感;小班的孩子則是容易挖取底下的顏料,集中塗抹在中間,較難以泡泡作畫。

變色龍沾染畫

從繪本-拼拼湊湊的變色龍延伸出變色龍的創作,利用衛生紙的特性-沾水容易快速暈開、以及水的毛細現象進行創作。孩子們分組在變色龍身體上貼滿了衛生紙後,用水彩筆沾顏料水塗在衛生紙上,各組自行設計想要的色彩表現效果,選擇不同的顏色,慢慢地將變色龍沾染出不同的變色效果。創作過程中,孩子們也會發現,如果衛生紙沒有貼滿或是太單薄的話,沾染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在黏貼比較均勻的衛生紙上,才能將色彩飽滿度呈現出來。

【色彩魔術師】

經過前幾週對顏色的探索與觀察,孩子對於顏色的混色已有簡單的概念,甚至已認識顏色混和後會變成什麼顏色,因此這一次讓孩子練習混色,並不侷限在三原色的混色,除了知識了學習,更希望孩子著重在顏色的變化,感受藝術體驗的樂趣,活動分為四人一組,孩子們輪流操作,經用動手做的過程,孩子發現雖然是同樣的顏色組合,比例也會影響呈現的成果,發現了顏色在彩度與明度變化,好厲害呢!

【混色畫】

孩子們用美紋膠帶在圖畫紙上分隔出大大小小的形狀,這次的任務是嘗試在每一格都塗上不同的顏色,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接受挑戰,小心翼翼的混和顏料,細細地塗上格子內,讓每一格都有豐富的顏色變化,小班的孩子易出現不清楚塗色的範圍,或是將所有顏料混成咖啡色、灰色的情形,不過與孩子聊天時發現雖然混成咖啡色或灰色,但每一次加入顏料孩子都在觀察顏色的變化,體會著顏色細小的改變~

【葉子造型創作】

寶貝們到校園裡撿掉落在地上的榕樹葉子,撿的過程中孩子發現每片葉子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有的黃、有的上面有綠色的斑,快枯的葉子則是帶有褐色,甚至尚恩很厲害的說出了月亮班從未學習過的顏色-螢光黃;為了發現每片葉子的不同,幼兒很專心地觀察葉子的顏色、大小、形狀,並且樂於發現不同的葉子,地上的葉子都快撿光光了呢!我想打掃這一區的哥哥姐姐們一定非常感謝月亮班的弟弟妹妹。撿到的葉子我們一起帶回教室,並且利用葉子創作出不同的圖案,讓寶貝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可以使用原始葉子,也可以將葉子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狀處創作。孩子們將葉子變作是繪畫物體內的某一個部分,像是兩片葉子就變成兔子的耳朵、五、六片葉子擺在一起就變成了草莓的葉子等等,並且將葉子無法排出來的地方畫出來,形成一幅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