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以往的簡報成果發表,班上這次決定採取影片的方式呈現,結合我們在上一個學期的專題課程所進行的小論文。一開始的我既期待又有所擔心,期待是因為我們採用了不同於以往的模式,但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而感到陌生,同時因為這學期的課業壓力上升而擔心無法在時限內完成一定品質的成果。帶著心中的一絲不安全感,踏上了成果發表的製作路途。在最初的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是選擇影片的內容模式,各組都思考著如何最有效的將先前的小論文轉變成影片的形式,雖然說都是影片,但其實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變化。主要選擇有知識型、劇情類、廣播配音等等。起初,我心中有個紀錄片的想法,但考慮到資源以及所剩時間,最終還是將場景拉回室內。不過在知識、劇情、廣播三種方式中,知識型對我來說是最佳選擇。在平時觀看Youtube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作者入鏡直接向觀眾說話的模式。透過正對螢幕、直接面對觀眾的方式,我認為觀眾最能看見作者的面部表情、語調、肢體動作,而這些事人與人間溝通最清楚且最基本的方式。而我個人的主題內容也屬於較學術性的,因此選擇了知識型的模式並且將自己呈現於螢幕前。
在規劃完腳本後,緊接著到了拍攝的階段。在個人觀看影片的經驗中,發現過度花俏或雜亂的背景往往容易影響觀眾的觀看意願,並考慮到我個人的主題稍偏嚴肅,於是我決定布置出較暗、冷色系的場景以呈現柔和、莊重的感覺。很幸運的,在自家中的房間中符合的背景,本以為能直接使用,但站到鏡頭前才發覺到燈光的問題。為了解決燈光的問題,我站上了梯子並前後調整了天花板上投射燈的角度,在過程中還需重複的上下來回以確認。在實際開始拍攝前,燈光、相機、麥克風等等的場景佈置就花費了兩天的時間,比預期中的更加費工。開始拍攝後,我將內容分為許多小段落以便錄製。然而,從開頭的第一段起,我發現儘管是短短的幾句話都有可能需要重複錄製非常多次,時常出現發音、語調、表情、噪音等種種問題。在好不容易錄製完一半的內容時,天色已暗,失去了一大光源,剩下一半只好隔天繼續。短短8分鐘的稿,花費了兩天的時間錄製,遠比平時觀看影片時的我所想像還複雜許多。
在錄製完成後便是剪輯階段。首先將錄製成功的影片篩選出來並進行初步的修剪,再來便是將先前準備的素材插入影片中。在插入素材時不時遇到不同分軌的排序問題,因此重新調整了許多次。雖然也是第一次使用,但我在剪輯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此感到有趣,因而不會對複雜的程序感到困擾。安插自行製作的字卡及背景音樂都使我非常喜歡,在完成影片後也獲得了明顯的成就感,畢竟拍攝這樣的一支影片是我個人許久以前就想嘗試的一件事。
我覺得劇本的每個環節都扣回到小論文主題,口條和發音都非常到位,剪接的部分雖說有點少,但可看出對於拍攝的用心。
影片主題不禁令人省思,整體流暢度也是令人欽佩,敘述中加上圖片輔佐,讓觀眾更能理解自己在表達的事物,是一部讓人回味無窮的影片。
影片風格只能用精緻來形容了,不但拍攝,收音,場景(背後的地圖),內容的細緻度,都很到位,很像知識型的yt節目
家楷這組的影片剪輯很流暢,而且他並不會拖泥帶水,每個畫面出現的時間剛剛好,而且直接把把他所想傳達的概念依序在影片中,讓觀眾不自覺被吸引到影片裡。
家楷的影片真的是好比真的Youtuber在探討這個議題。他帶出議題的莊重感還有他的語調都緊扣議題。真的可以看出他把他所學到的都運用在這部影片裡。Btw我覺得他的背景很好看,剛好還有個世界地圖在後面。
我覺得這組的燈光搭配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而背景的部分透過地圖加深觀影者對於影片主題的印象這點也是不錯,不過我認為可以在背景比較空的地方配合圖像或重點文字可以更加深印象。
背誦稿子非常不容易!整個影片質感也因為很多背景圖、素材而明顯提升。整題來說是很優質的影片。
影片主題選擇全球議題中非洲的部分來進行探討,也算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議題,能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影片整體的氣氛營造的十分好,不管是拍攝時架設的燈光背景,還是背景音樂的使用,都使這只影片的層次往上提升,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如果在講解時能夠再加上一些肢體動作,而不是一直正坐著的話,就能夠使影片更生動一些。
他一個人卻把所有那個地方的悲痛情緒展現出來,情緒詮釋很到位,含淚的表情讓人更容易進到故事中,聲音本身也有些鎮定人心的作用。很有真正的youtuber架式!
整體影片解說語調感覺有融入劇情,帶有傷感。在說明過程中,也有插入圖片輔助說明,想呈現的內容清楚,素材搭配上也很符合劇情,剪輯方面很精細,看的出來很用心。
我覺得整體來說這個影片幾乎沒有甚麼缺點,但為一可惜的就是影片內容較為深入,再加上長度較長,會讓人有點耐不下性子看完
以完成了小論文的角度來回想,整體的小論文撰寫不是一極度困難的任務。然而在對在撰寫時的我而言也完全不是一項輕鬆的任務,主要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撰寫小論文,以往沒有類似的經驗,所以在構思、資料查詢、造句時都顯得不上手。
一開始撰寫的動機是受一項感觸了自己的議題的啟發,我也因此帶著一些期待及衝動出發。不料,在剛起步不久後就面臨到一些障礙,不久後我便因為遲緩的進展而漸漸喪失了起初的鬥志,進度甚至一度停滯了將近一個月。 幸好,我有一個寒假的時間可以好好彌補我先前的怠惰導致的緩慢進度。然而,一個寒假過去了,我依然屈服於自己的懶散而回到了寒假前的進度。在這段時間哩,我幾乎都只有在上課時間撰寫,實際回家做的次數微乎其微,加上寒假整整一個月,現在想都覺得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以及機會。
雖然的確完成了小論文,內容也不差,以結果來看還算是一篇像樣的成果。但我若我付出更多的心思以及時間的劃一定能寫出比這好更多倍的作品,已過程來說,我認為我表現得相當不好。成果和我預期的不同,但並不是件壞事,我已因此有所收穫。
我認為資料搜尋是一件算困難的事,當初在查詢非洲人口現況時閱讀了大量的英文文獻,雖然有中文的但是我認為內容都不可靠。閱讀大量英文文獻就像是走入迷宮一樣,好不容易看完了一段才驚覺自己完全不知道重點是甚麼,或者是花了許多時間落率有效和無效的文章。
再來是英文構句,雖然我平時對於英文的撰寫沒有問題,但後來才發現在撰寫時要避免過度口語化是個挑戰,文法及單字等等都需要多花心思以及時間,比想像中還要費心。有時光是一個小段落的構句就花了我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往往還會在整體閱讀中發現自己用著中文的邏輯寫了一段在英文中相對不通順的段落。
就算能重來,現在的我其實也不能保證我可以抗拒玩樂的誘惑或是擊退懶散的性子。但是,我知道我欠缺的不是實力,我也因此會好好的利用這點。
我認為我依然會選擇以自己一個人為單位進行小論文,在這次的過程中我面臨到了許多的取捨問題,例如整體的研究方向或是語句的表達方式,我認為只有我一個人的情況下才能做出我要的選擇。至於不同的作法和選擇,我認為首先整體的溝想以及邏輯是最主要的,一旦有了一個明確清楚的目標以及邏輯會對撰寫過程非常有幫助,不會出現寫到一半喪失方向等問題。在來就是確切執行計畫表上的程序,必須強迫自己在規律且有限的時間完成一訂進度,若真的無法完成就直接跳到下一個進度,不然會像我這次依樣被依些小障礙延誤了後續所有的計畫。
這次最大的收穫便是完全意料之外的研究結果,非洲的情況和我想像中的不盡相同,我也因此意識到了媒體對於資訊傳播的影響力。一個社會議題的興起以及解決也完全比我想像的更複雜許多。令我不滿意的成品也再次讓我意識到了時間規劃的重要性,也許那些相關資料一直都會在,但浪費掉的時間是怎麼也找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