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ection
在開始做成發影片之前,我們仍是到校利用專題課時間來學習拍攝、錄音、及編輯的技巧。但到了真正要做影片的時候突然就遇上了疫情,讓整個影片的製作難度增加了不少,雖然我的影片完全不需要跑外景和錄劇情的,但是遇到剪輯方面的問題要請求老師協助的時候還是有些困難。整體來說,我發現我比較適合即興發揮的拍攝,例如直播,因為我看稿說話有時會突然口吃,但即興發揮的話我的想法比較能直接地流暢說出來。
Feedback
我覺得本片雖說較技術性的題材,但可以感受到他領域內的專業,口條和發音大致得以聽懂,但字幕呈現的部分需多花心思。
影片主題很特別,程式語言是很多人平常接觸不到的。但是內容還是稍微有點艱澀,希望可以再淺顯易懂一些。
我覺得他這組的資訊傳遞價值傳達得很好,語速的部分不會太快拿捏得剛剛好。補充一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部分,就是唯獨他的字幕沒有被浮水印遮住,其他的每一組字幕都被蓋到讓我覺得很可惜。
從影片主題層面敘述,稍稍有些偏向興趣化,無法吸引到大眾,但是是個很特別的主題。素材幾乎都是程式語言略顯無聊。可以適時的增加一些icon.
以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程式的運作原理以及常見的用途。電腦程式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也該適度的理解其運作方式。在這部影片中,作者舉了相當多我們時常使用的軟體當例子,非常容易理解!
Essay Reflection
「Java vs. Kotlin - 薑是老的辣?」是我第一個以現有文獻資料及自行實驗所撰寫的小論文,主要探討JVM語言生態圈中的元老級語言Java及快速崛起的高階語言Kotlin之間在2020第四季度中於開發者社群中的受歡迎程度,分別以最影響開發效率的語法、運行及編譯速度,以及兩者教材量做為比較項目,並提供想要入門JVM語言的新手一個參考。
在一開始撰寫的時候,我認為:我的Java技術早已滾瓜爛熟,Kotlin也已經抓到訣竅了,總不會有甚麼東西能阻擋我寫這份文獻資料吧?但是寫到後面才發現,小論文最為考驗的不是你對一個主題的了解,而是該怎麼把腦中想表達的想法用合適的邏輯寫進小論文內。其中最為考驗的絕對非實驗莫屬,必須掌控好實驗的參數並合理的去闡述實驗結果對於研究有甚麼影響,其中的benchmark最讓我不知所措,因為benchmark的一些技術我尚未掌握,最後我想到以程式競賽內常用的費波納契數列作為benchmark的測試方式,僅是因為該方式非常考驗一個程式語言對於優化部分是否有最佳化而採用,最後發現Java和Kotlin只有一線之隔,也結論出Kotlin其實就是被包了一層糖衣的Java。
這次的研究讓我獲益良多,讓我學到小論文(或是未來的學術文獻)的撰寫格式以及一個好的文章的文章架構是如何以巧妙的邏輯及合適的引述寫出的。雖然藉由這次嚴謹的探究活動沒有達到我理想中Java是多麼的過時而Kotlin是多麼的美妙,但是我也學到正是因為兩者之間的巧妙互補的關係才造就現在共生共存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