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客家福菜探究之旅
四年級上學期時學校安排食農教育~主題為客家福菜。在參觀了客家福菜製作的過程後,我才知道原來客福菜是從芥菜,經過鹽醃、陰乾,再裝到菜甕中密封後才成為客家福菜。
這學期第一次參加了科學研究,我們這組就以客家福菜為主題。傳統式的客家福菜口味比較鹹,並非所有人都喜歡食用,所以我們想針對芥菜醃製過程的變化一探究竟,更希望做出符合大眾較不鹹又美味的福菜。
在第一次研究醃製芥菜時,我們小組就手忙腳亂,剛開時始竟然忘記要先將芥菜清洗乾淨再陰乾,後來又發現上面居然還有泥沙、小樹葉;另外,還有同學慌張之間打翻裝鹽的罐子,導致現場一片驚呼。還好在老師細心的指導之下,讓我們嘗試著調整各種鹽的濃度,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經過實驗組、對照組的比較後,終於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福菜。
在這次的製作福菜過程中,讓我深刻的體會,每一個實驗步驟都極為重要,若是稍有丁點差錯,最後可能會導致實驗重來;讓我學會,做科學研究必須膽大心細;更重要的是學會與人合作,才能圓一個小小的科學夢。 (本作品113年研究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