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工作圈|美感聯絡簿
國中工作圈|美感聯絡簿
113學年度工作圈_數位自主課堂教學工作坊
第二群組 青溪國中場次
蘇文韻老師,分享「不存在708教室 」的跨領域課程, 結合Deepseek的互動回饋機制,融入班級經營並激發學生創意,共創全班園遊會點子。同時,AI也協助設計宣傳短片與文案,加入圖像引導,提升視覺呈現,達到成功行銷的目的。
蔡明秀老師,分享「手機剪輯基礎版 」課程, 結合NotebookLM設計提問和重點整理,以及善用Padlet作為教學鷹架提供詳細教學步驟,同時作為展示記錄學生學習歷程的線上藝廊。學生更能在分段檢核和拆解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剪輯策略,也提升了教師備課效率與教學的創新性。
陶慶欣老師,分享「名畫動起來 」課程, 結合AI工具展示記錄學生的學習成果。透過實際操作Vidu AI和 Google Arts &Culture優化課程,大大激發學生對於名畫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第一群組 幸福國中場次
丹雅老師,分享「My Colorful Life 色彩學 」課程, 結合ClassDojo加分機制、Padlet作品展示記錄學生學習歷程。透過AI共備,設計回饋機制,引導學生學習具體描述給予有效回饋。同時,AI也協助設計與優化學習單,加入圖像引導,提升視覺呈現,使其更直覺化,更符合國中生學習需求。修改前後版本對比,展現AI如何協助教師優化學習單,提升教學成效。
幸福國中三位老師以歌曲《野玫瑰》為核心,設計跨科學習單,並融入AI協作共備,提升教學深度。伊純老師的音樂學習單,運用AI輔助歌詞賞析,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意境。善翎老師的視覺藝術學習單,利用AI提供多元創作形式參考,啟發學生創意發想。于萱老師的表演藝術學習單,則運用AI協助不同型式劇本的編寫,豐富學生的戲劇創作。三位老師的學習單設計,結合AI工具,不僅讓學生更深入理解歌曲,也提升了教師備課效率與教學的創新性。
淑芳老師,分享「恐龍樂園」紙黏土創作教學,結合AI協作共備,深入探討教學環節與可能遭遇的挑戰。她運用AI分析學生未能如期完成作品的原因,從製作、時間管理、能力差異及教師因素等多面向切入,透過AI回饋反思教學設計,重新架構課程鷹架、調整作品難度。此外,她在實際應用AI助教的過程中,不僅關注其在教學上的應用,也開始思考AI的本質以及人與AI之間的關係,體現了教育者在擁抱科技的同時,也保持著人文關懷和理性思考。
文妍老師,以相聲為主題設計學習單,並運用AI協作共備優化教學。AI不僅協助她簡化內容、調整排版,使相聲知識更清晰易懂,更提供活動指導語與版面空間的調整建議,讓學習單更活潑易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度。
第三群組 新屋高中國中部場次
怡慧老師AI 教學應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
促進課堂討論的收斂:AI 可以整理和收斂大量的學生回饋,幫助實驗課程更聚焦 。
課程設計與實施:ChatGPT 和 Gemini 是該年度視覺藝術科校本課程的重點工具被應用於跨領域課程設計,並作為課程的核心主軸,例如在寫作和學習競賽團隊中輔助學習內容的彙整和結構分析。
行政分享:教師分享 AI 如何促進學生畢展現才能和形成集體記憶;行政方面則分享 AI 如何促進多元發展和清晰溝通
佳倫老師設計的 AI數位軟體優化課程,主題是戲曲身段體驗1 。
課程的設計使用了 Gemini 設計教案,並使用了 6w 提示詞來定義課程的各個面向。教案生成的部分包括利用 ppt 簡單介紹戲曲的 四功五法1 。利用 Gemini 蒐集了戲曲相關的影片資源,並提供了幾個 YouTube 連結作為範例,內容涉及生與旦的身段介紹以及戲曲手勢的解讀和水袖功法.。
美怡和筱敏老師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數位工具AI 在教學上的應用、輔助教材設計、 激發創意。
整體而言,AI 的引入為課程帶來了正向的改變
提升學習動機:讓學生敢於表現,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激發創意潛能:人工智慧輔助工具幫助教學者突破創意瓶頸,展現更多的可能性 。
增進學生互動:學生擺脫社恐,不再拒絕與人互動。
第六群組 楊光國中小場次
喜愛老師,分享了如何將AI融入國中生涯發展課程與藝術結合,以數位工具融入畢業製作,透過實際操作ChatGPT、Leonardo AI和VIDQU ,引導學生討論使用 AI 時的倫理與社會責任,如詐騙等議題,協助學生探索個人興趣與職涯發展。
112年國中工作圈跨域成果分享
第一群組 幸福國中場次
第二群組 青溪國中場次
第三群組 新屋高中國中部場次
第四群組 龍岡國中場次
第五群組 大溪國中場次
第六群組 楊光國中小場次
111年國中工作圈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教案實作分享
第一群組 幸福國中場次
基本造型練習-圓球體練習
新興高中國中部|沈栩安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2節課
本評量重點在於對球體的光影變化及立體感的了解及運用,在評量項目上有兩項觀察學生表現的重點:1.強調圓形的表現,也即是形的掌握。2.延續前一單元的明度練習,判斷學生在原球體的亮面、中間面、暗面、反光面的明度漸進層次變化的觀察描繪表現。
南崁國中 |林佳玟 老師
表演藝術|七年級|七節課
◎學習「四小天鵝」組合動作
1.能準確完成「四小天鵝」組合動作,並包括動作質地的力度與延展性。
2.有完整的開場與結 尾。
3.能在組合 動作中整齊地呈現。
4.能在末段 2*8 拍展現 自創隊形與 動作。
玩色生活
大竹國中|曾蔡琳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2節課
1.理解色光與色料的差別。
2.能排列出色環與明白其規則。
3.認識色彩三屬性:色相、明度、彩度。
4.能夠運用顏料進行調色配色練習。
電影攝影與燈光
山腳國中|許書誠 老師
視覺藝術|九年級|4節課
透過認識欣賞影視/繪畫作品,學習觀察、判斷、光影的方向、質地、顏色、形狀、強弱的敘事效果。能明白電影攝影機的運動方式所形成的視覺效果及影像美學。
(一) 能明白「光影」如何在畫作及電影中敘事。
(二) 能根據敘事需求,操作及架設電影燈光器材。
(三) 能對電影攝影之操作有基本認知。
創造性舞蹈
大崗國中|陳惠卿 老師
表演藝術|九年級|6節課
◎體驗舞動身體的樂趣與創作舞蹈
1.組內成員合作討論
2.將動作依舞蹈動作元素做出變化動作
3.將動作編成舞蹈, 可選擇是否搭配音樂
第二群組 青溪國中場次
中興國中 | 彭喻歆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3節課
(一) 能從照片中提取出景物輪廓細節。
(二) 能對應不同質感做出筆觸變化。
(三) 能依畫面需求取捨景物以凸顯主題。
(三) 能運用線條明暗法表現明度階層。
大有國中 | 簡秋錦老師
音樂|九年級|2節課
(一) 學生可以透過 3 張與校園生活有關的情景圖片,討論出至少 5 個關鍵語詞。
(二) 學生可以將關鍵語詞組成有意義的 4 句話(有韻腳更好),完成 rap 歌詞,並上傳至 Padlet。
文昌國中 | 林佩宜 老師
視覺藝術|九年級|8節課
評量學生是否能充分理解傳統工藝文物的特徵與意義,並能以其特徵與現今生活做連結,創作出文創商品。
1.能理解與認識統傳統工藝文物之美與創作意義。
2.能將傳統工藝文物與現今的生活做連結。
3.能透過聯想練習,將傳統工藝文物的特性發展成出文創商品。
帶著娃娃遊同德 | 吳梅榮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4小時課程
(一) 運用不同構圖方式拍照片。
(二) 對應用取景的角度拍照片。
(三) 依畫面需求取捨景物以突顯主題。
(四) 拍出校園景物的特色。
慈文國中 | 林翊筑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5節課
(一)學生能認識日常生活中出現文字,並使用在適合的場合
(二)學生能運用顏色、字型、個人特色,完成名字設計
福豐國中 | 古敏芬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7節課
(一) 能充分應用適當媒材表現自己的作品。
(二) 能透過學習、了解版畫的基本概念與製作。
(三) 能認識與欣賞各種版畫作品表現形式與特色。
(四) 能運用引導學習來嘗試各種版畫素材創作藝術。
第三群組 新屋高中國中部場次
我的建築空間,我的Style
草漯國中|黃美娟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4節課
透過製作建築繪製,學習空間結構設計能力,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及創意思維,發展個人創作風格,其中結合超現實主義畫風,突破想像空間。評量學生是否能以素描技巧表現結構空間和明暗,能設計出具個人創作風格的建築形式,並結合超現實主義風格。
新屋高中國中部 |徐維薇 老師
音樂|九年級|2-3節課
1. 透過介紹能理解國民樂派及樂曲特色,並帶領學生探索台灣在地文化及經典美食。
2. 學生能透過網路去探索及搜尋與台灣在地文化或社會議題相關的音樂資料,並以簡報
方式呈現。
3. 藉由音樂報告讓學生探究歌曲創作背景與社會文化之關聯及其意義。
永安有嘻哈
永安國中|邱俞蓁 老師
音樂|七、八年級|7-8節課
(一)學生能思考生活中的重要議題,並提取期望得到大家重視的部分,進行饒舌歌詞創作。
(二)學生能使用改編的歌曲演唱創作的歌詞,並完成嘻哈音樂表演。
第四群組 龍岡國中場次
龍岡國中|鍾秀菊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180分鐘課程
1.能說出塗鴉的歷史淵源
2.能找到一種塗鴉字範例
3.能說出四種塗鴉字的特色
4.能根據老師的塗鴉字體講義,畫出自己的英文名字塗鴉
龍興國中 |林奕秀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180分鐘課程
1. 能藉由美的形式要素及美的原理原則進行畫面構成。
2. 能透過橡皮章刻印創作明信片。
東興國中 |劉馥賢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45分鐘課程
1. 能辨認並說明上週小組活動:以餅乾糖果排列三種美的形式原理,活動成果照片中排列圖形所使用的美的形式原理,以及如何排列、呈現美的形式原理。
2. 能運用圖畫紙與圓點貼紙創作出具有美的形式原理的圖形創作。
3. 能清楚說出創作圖形所使用的美的形式原理。。
大崙國中 |張淑珍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4節課
1.能理解人體比例與服裝畫原理。
2.能依據主題,設計具有創新性及美感的劇場服裝。
◎表現--(1)能畫出有結構的服裝、(2)能畫出有變化的線條、(3)能運用色鉛筆技巧(灰階畫法、漸層畫法、混色)
◎鑑賞—(1)作品能呼應設計的主題(2)表現作品獨創性及美感
自強國中 |劉依晴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1節課
Students can create the pose of bod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perform the poses with changes of the counts.
鼓勵學生多運用身體部位創作動作,老師及時針對學生表現給予回饋
拍子的部分由老師示範講解小訣竅,讓學生嘗試做到速度的變化
第五群組 大溪國中場次
中壢國中 |陳佳宏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9節課
1. 表現-創作展現:能根據主題設計合適的版畫草稿與雕刻計畫。
2. 表現-媒介技能:學生能自行完成草稿、翻印、刻板、印製、清洗、簽名等版畫流程。
3. 鑑賞-審美感知:透過鑑賞與討論感受板畫陰陽比例的空間之美,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4. 鑑賞-審美理解:藉由討論思考問答,學生能回應版畫的原理、發展、應用、四大版種、陰陽刻的差別。
永豐高中國中部 |林鈺玲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1節課
1. 學生能將紙上的服裝設計創作製作成實體服裝立裁作品。
2. 學生能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件實體服裝。
3. 學生能運用雙語學習單上的資訊錄音或是文字方式放入影片中。
4. 學生能運用創作服裝擺設3個以上的POSE或表演。
5. 學生能小隊分工完成一分鐘的服裝設計影片介紹。
6. 學生能說出對方隊伍作品的優點與需要改進的地方。
仁和國中 |許鳳君 老師
表演藝術|九年級|1節課
1.透過戲劇排練習得表演藝術之基本元素及形式
2.藉由合作排練過程習得戲劇展演之分工及專注
平鎮國中 |洪梅菁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8節課
讓學生思考如何保有傳統又能創新?並以平安祈福避禍去灾為主題,透過剪「窗花」的技法練習 與實作,培養「構成」的美感,並藉以了解古人的智慧與對稱的概念,最後於校內展覽剪紙與版 畫作品成果,讓學生學習參與策展過程的規劃以及看展禮儀的建 立。
1.從剪紙構圖、創作到最後拼貼 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稱概念
2.學習剪刀及美工刀的使用技巧
復旦高中國中部 |陳香全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1節課
1. 能知道水墨畫中-歲朝圖題材代表意義及不同朝代之呈現樣貌。
2. 能藉由小組討論與網路查詢,了解歲朝圖中所繪之花卉、水果、器物、動物等不同
象徵意義,與同儕完成學習單,與現代歲朝圖的插畫創作草稿。
大溪國中 |王宣惠 老師
音樂|七年級|3小時
(一) 學生能透過 ipad-GarageBand app 練習彈奏鋼琴
(二) 能依照基本彈奏手型,活用右手五指彈奏鍵盤。
東安國中 |鄭家婕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4節課
(一)能正確觀察物體的立體造型、特徵,並描繪出來
(二)能使用適當的水彩技法完成具立體感、空間感的畫面
(三)能運用色彩、筆觸表現物體質感
第六群組 楊光國中小場次
石門國中 |張淑欣 老師
視覺藝術|八年級|1節課
1. 能藉由認識水墨的特色及意境,分辨水墨的筆法。
2. 能透過技法的表現畫出水墨人物。
3. 能嘗試為傳統水墨作品增加趣味,劃出現代水墨人物。
4. 能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創意思維來表現作品。
仁美國中 |蕭美玲 老師
視覺藝術|七年級下學期|1節課
1.能觀察出生活中符號標誌設計的功能。
2.能理解視覺符號的意義與傳達。
3.能應用設計思考四步驟:主題→圖+文字→簡化→編排。
4.結合「少即是多」減法設計概念,設計出符號圖案。
武漢國中 |邱美容 老師
視覺藝術|九年級|1節課
◎表現-媒介技能-學生能製作手抄紙,融入色彩並加入其他植物的花瓣、葉子,並做出符合美感的構成構圖。
1.學生能在自己的手抄紙中加入色彩變化。
2.學生能在手抄紙手中加入其他材質質感。
3.學生能加入植物的花瓣、葉子,並做符合美感的構成構圖。
楊梅國中 |蕭瓊玉 老師
表演藝術|八年級|7節課
1.能著重咬文嚼字、說話旋律及情緒。
2.能運用道具如扇子。
3.能創意改編背詞說相聲。
110年國中工作圈
大崗國中 |洪婕希 教師
從了解基礎的和弦定義、組成和和弦代號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從簡單的三和絃代碼就能寫出相對的和絃音。再藉由流行歌認識歌曲中常使用的和聲進行,並活用所學的和絃,嘗試為熟悉的旋律搭配合適的和絃,根據音樂風格挑選適合的樂器音色,讓學生體驗完整的音樂創作過程。
新興高中國中部 |黃靖雯 教師
從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語詞、語句,代入不同節奏中,體會節奏與文字的關係。以身邊人事地物為題材,結合課程中的節奏型態,讓同學完成一首屬於自己的rap創作,最後上台演唱發表,與同學們互相觀摩,一同分享成果結晶。
大竹國中 | 郭靖 教師
尋找生活中的芭蕾,觀察日常周遭事物與芭蕾元素的結合與應用,再導入經典芭蕾舞動作,以實際體驗基礎芭蕾舞手姿和腳姿,讓同學了解芭蕾舞之美,及優雅舞姿背後需克服的困難。
山腳國中 | 劉彥君 教師
透過經典民歌,認識台灣歷史背景、社會發展及文學作品對當時流行音樂風格帶來的影響。帶領學生分析歌詞中的創作題材,探索創作者隱藏於文字內的生活感受、情感抒發或文學素材,學習從生活的共鳴裡,尋找靈感的碎片。
文昌國中 | 王姿嵐 教師
以藝術家巴勒勃.畢卡索1937年的著名畫作—格爾尼卡為出發點,探討藝術與戰爭的關聯,從不同的戰爭藝術創作,反思戰爭所帶來的傷害和影響。以呼應的色彩和象徵圖像,用粉彩技法,繪製自身對戰爭的關懷與和平的期待。
福豐國中 |蕭逸萍 教師
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從頭規劃去博物館參觀的行程,並結合地緣關係,了解博物館周圍的吃、喝、玩、樂,讓參觀不僅僅是單純的學術旅程,更能增添更多生活的色彩。並以博物館內會遇見的警告標示,讓學生注意參展時須注意的禮儀。
慈文國中 | 汪懷錦 教師
流行音樂為什麼會被大家喜愛?歌曲容易理解、朗朗上口?以理性的方式,從曲式結構帶學生一起拆解樂曲,了解一首音樂好聽和吸引人的原因理,解創作音樂不只是要專注於感情的表達,也要設計好的樂曲架構,將自己的想法傳達出去。
中興國中 | 陳亭嬟 教師
不用語言,練習僅靠豐富的臉部表情、誇張肢體動作來表現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透過觀察及模仿日常生活中各種肢體的狀態,放大動作細節的重點。透過分組默劇呈現及分享,學習欣賞表演上的優點並給予回饋。
新屋高中國中部 |林筱敏 教師
不同的色彩具有各異的特性,在相互搭配之後更能夠產生出不同的感覺。如果靈活的運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還能夠反應出時代風格跟文化色彩。課程以先備調色經驗為基礎,進行色彩特性的分析與配色的進階活動,玩出不同的火花。
永安國中 |邱俞蓁 教師
以樂器卡牌遊戲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分組將散落各地的樂器卡牌分類歸納後,放入樂器圖鑑中。並藉由經典管弦樂曲,將樂器的形與聲結合,從尋找卡牌及聆聽的過程中,認識西洋管弦樂團中的不同樂器家族。
大園國中 |劉周銘 教師
欣賞藝術家以廢棄物作為創作媒材的作品,由自身做起,嘗試以廢棄物回收進行立體裝置藝術,在創作的同時,能仔細看待每一件廢棄物,重新思考其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以及自己的消費態度、環保觀念。選擇適合的廢棄物,從這些被宣告廢棄的物品中,提煉出創作的元素,進行小組討論與創作,並思考作品在校園中如何展示。
大坡國中 |劉冠瑜 教師
解析臺灣同日本殖民時期至全球化時期,各個時期裡流行的歌曲,探索社會大環境與音樂的交互影響,從中找出各時期對“流行”音樂的定義,解鎖歌曲之所以膾炙人口的秘密。
內壢國中 |林昱君 教師
運用歷史課所學之台灣歷史與重要社會事件,將社會發展與當時重要歌曲做結合,讓學生化身為電台DJ,搜尋歌曲創作背景故事及相關重要訊息,從找資料過程及向以DJ角度向同學介紹的過程中,掌握歌曲背後的完整構成。
龍岡國中 |林怡德 教師
以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在藝術作品中使用到的原點元素,融入口罩設計中,從漸層、均衡、對稱、調和、對比、比例、韻律、單純和統一,九種美的形式原則中,挑選喜歡的呈現形式,打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口罩。
龍興國中 |林亦秀 教師
利用各國各式樣的作品,認識不同特色的彩瓷面磚,認識彩瓷面磚的紋樣,以現有花磚為範例,帶領學生了解花磚不同的拼貼及設計方式,並以紋樣的三種構成方式:單獨、連續及組合,作為創作原則,設計自己的花磚圖樣。
過嶺國中 |游歆羽 教師
讓學生分組建構一個活動規劃團隊,透過分工、設計一場藝術活動,一步一腳印理解辦理一場活動,需要注意到的細節。藉由課程認識日常生活出現的消費行為,體會藝術與商業共存的概念,認識表演及舞台的背後,還有一個與表演沒有直接關係卻又密切關聯環節。
平鎮國中 |林念臻 教師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觀看相關主題文章,讓學生先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何謂SDGs?並以SDGs提倡之目標,使用既有流行歌曲旋律座位創作基底,進行歌詞改編及MV拍攝。
中壢國中 |齊于萱 教師
以客觀角度,觀察與比較國內外的 youtuber分析 youtube創作者學經歷或是觀眾客群,探索經營一個成功的youtube頻道需要注意的重點,並嘗試以小組企劃的身分,從企劃、腳本、演出到影片拍攝、剪輯,規劃一個具有明確特色主題的youtube頻道。
平興國中 |萬家湖 教師
透過素描,感受鉛筆數值語軟硬度的關係,以在圖畫紙上實際的筆觸練習和排線練習,理解線條的效果與可能,再進一步透過觀察與實作,找出以平面線條營造出空間深度及立體感的秘訣。
大成國中 |梁綺思 教師
110.4.28
龍潭國中 |王思渝 教師
學生化身為歌劇藝術節的小編,進行專業工作團隊分工,從歌劇故事編寫角色關係圖,探索歌劇中的不同聲音,依分配歌曲後,分工合作,以介紹歌曲的方式作為宣傳藝術節的主體。劇作家提供劇情分析,音樂家提供音樂表現手法,創造各班歌劇藝術節內容。
瑞坪國中 |王喜愛 教師
即興思考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創造力、表現力、臨場反應力、探索角色個性、培養危機處理、創新、溝通及合作。在化身為表演者發想即興創意的過程中,培養專注力、敏銳觀察力及靈活反應力,並建立勇於表達的氛圍,讓學生試著脫舒適圈,練習與大家分享自身感受與想法的勇氣。
楊明國中 |周郡旂 教師
從基礎的劇場舞台區位,建立舞台知識及技巧,學習以具體文字紀錄排練細節,再將創意和發想轉化為具體舞台畫面,並透過劇場組織分工,養成合作及交流想法的習慣,體驗一部劇從零到有,會經歷的多種創作面相。
楊梅國中 |黃馨瑤 教師
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了解不同的色彩模式和調色原理,並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語,表達自身與色彩特性的關聯,最後將焦點從顏色轉移至學生本身,從配色重新認識自己。
喜愛老師,分享了如何將AI融入國中生涯發展課程與藝術結合,以數位工具融入畢業製作,透過實際操作ChatGPT、Leonardo AI和VIDQU ,引導學生討論使用 AI 時的倫理與社會責任,如詐騙等議題,協助學生探索個人興趣與職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