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

輔導員專業成長
跨校學習社群
非專長授課增能
輔導員課程
    過程戲劇_人魚公主|表藝|大有國中林敏萍教師
    許願彩鹽瓶                 |視藝|大有國中余采樺教師
    身聲不息               |表藝|青溪國中陳怡婷教師
    魔法學園               |表藝|石門國中亭卉教師

112年輔導員專業成長

流體藝術花植小夜燈  |113.05.16

許薇勻老師

學習流體藝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探討花植和藝術的結合,創造具有美感的小夜燈。培養對美感和設計的敏感性,擴展美感學習活動實施場域。

 

牌卡與藝術治療  |113.2.29

江學瀅教授

體驗藝術治療與海洋教育課程,講師從貝殼卡破冰,結合蠟筆創作和毛根雕塑,讓我們和貝殼卡產生對話與連結。藉由藝術作為溝通表達的工具,分組練習描述重述和簡摘,更深刻感知藝術是複雜的心智機轉。

藍鯨刺繡畫  |113.01.11

蕭靖潔老師

以海洋議題為發想進行複合媒材增能,講師從基礎手縫針法開始,教導藍鯨的製作,運用柔軟的布料縫製立體棉偶。接著帶我們認識多種基礎刺繡技法,在刺繡框中把鯨魚當作主角,結合各種針法及特殊毛線、複合式媒材,完成獨特的藍鯨刺繡畫。

羊毛氈生態瓶  |113.01.06

李綵老師

永續SDGs 12,研究不同種類的廢棄木頭,了解其可再利用的潛力和特性,並探討如何將廢棄木頭轉化為有用的產品,以實踐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學習濕氈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羊毛纖維的布局、水溫和壓力的控制等,以及如何將羊毛與其他素材結合製作氈瓶。 進行設計和創作實踐,製作氈瓶等具有實用價值和美觀性的手工藝品。 

Hiteach教學工作坊  科技|112.10.12

佩欣老師

講師介紹Hiteach系統如何應用在教學上。教師可以利用系統,推送頁面、檔案、教學材料到學生的平板上,也可與學生進行互動、指派學習任務、收作業、派發隨堂測驗等,運用數位科技達到同步教學的目的。

112學年跨校學習社群

說故事劇場融入性別平等議題|表藝|113.06.06

林信宇老師

講師分享了說故事劇場的課程地圖,讓學員體驗活動鷹架。課程內容包括從名畫中啟發、臺詞與畫面搭配、旁述默劇、繪本運用以及史料說明。最後,讓學員實際參與說故事劇場的排練與操作。

過程戲劇-小魚的網紅夢|表藝|113.05.30

陳亭卉老師

藝術輔導員分享過程戲劇可使用的戲劇習式、教學目的,構課過程、實際操作時如何引導學生、可能遇到的狀況及如何解決問題等等。透過戲劇習式,學生能同理角色的困境與感受,並反思自己實際生活情境的連結。

說故事劇場融入性別平等議題|表藝|113.05.02

林信宇老師

講師分享說故事劇場的課程架構,包括形式、聲音訓練、肢體訓練、故事劇本創作、排練等相關課程,及帶領學員實際體驗不同活動,為說故事劇場課程建立鷹架,也提醒活動進行時可參考的細節。

SDGs課堂實踐_環保紙藝立體造形 藝|113.04.18

吳毓麒 老師

學習使用環保素材進行紙藝製作,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對環保的意識。探討環保的重要性。提供環保素材和工具,學習環保紙藝的基本技巧。


從《Kng》NFT 談美術館的web3.0想像  |視藝|113.04.11

徐珮琳 老師

NFT的「保存」意義和美術館的核心價值。在虛擬的鍊上達到藝術品永久保存之概念。以NFT形式將「觀眾的參與」納入展覽。



土耳其馬賽克燈  |視藝|112.11.10

高友時老師

幾何圖案作為設計元素,如六邊形、方形、菱形等,這些圖案組合起來可以形成華麗的幾何圖案,增加了燈光的視覺吸引力。 講師介紹不同馬賽克磚的種類和使用方法,結合了土耳其傳統工藝技術和現代設計理念,思考作品融合濃厚的文化底蘊又具有時尚的風格。 

112學年非專長授課增能

愛的練習題  藝|112.10.19

許鳳君老師

鳳君老師帶領學員藉由戲劇手段來模擬生活情境,透過分析對話了解彼此的內在動機及情緒核心,過程引導學員討論思辨,並試著解決問題,以達到良好的溝通的目的。

譜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驪歌  音樂|112.09.28

陳瑾老師、陳亭卉老師

兩位老師帶來成功的畢業歌創作課程範例,讓學員們可以帶回課堂上操作。

首先帶領學生認識流行音樂曲式、接著從蒐集詞彙庫、歌詞改寫到引導全班共創畢業歌歌詞;旋律部分則是先複習和弦概念、了解流行歌曲常用的和聲進行,在和聲上如何創作出旋律。

燃燒藝術魂  |視藝|112.09.28

張素菁老師 余采樺老師

上半場透過美感課程實例進行色彩、質感、構成的探索,同時加碼安妮新聞融入視覺藝術課的多元樣貌。下半場則把重心放在破解藝術課本的核心精神,將課本拆解成簡易、好上手的實作單元

藝起玩新潮版畫  |視藝|112.09.28

李綵老師

李綵老師清楚地示範明膠版製作過程,先利用實物進行印刷,接著體驗色彩疊加,之後進入雜誌照片轉印,最後帶領學員運用所有技法,完成獨一無二的明信片設計。

從零開始玩讀劇  |表藝|112.09.16

林信宇老師

從劇場遊戲暖身,進入讀劇元素的運用,包括聲音的訓練、如何精準表達,處理文本的順序、角色獨白的步驟。最後帶領學員讀劇練習與呈現。

112輔導員課程

許願彩鹽瓶

大有國中 余采樺

利用小島牌卡引起動機,進而帶學生認識鹽繪。如果我是一座島,思考這座島的樣貌。藉由鹽來形塑自己的島,以及親人島、情人島和友誼島。藉此探索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熟悉鹽這個媒材後,回塑自己國中三年,即將面對會考,將自己的期待幻化成色彩和祝福,完成許願彩鹽瓶。 

體驗鹽繪

     如果我是一座島

為色鹽賦予意義

別具意義的彩鹽瓶

魔法學園|表藝

石門國中 陳亭卉

藉由劇場遊戲開展肢體,並透過即興劇技巧練習與開發想像力、九句接龍完成故事,小組交換演出故事。

結合家政課,聚焦角色、設計造型打版、縫製服裝,最後完成服裝走秀。 

文轉圖場景建構

過程戲劇-人魚公主|表藝

大有國中 林敏萍

藉由人魚公主的故事引起動機,透過不同的戲劇習式認識教育劇場,且藉由故事內容來討論及反思家庭教育、法治問題等議題。 

旁述默劇

故事棒

議題討論

學習心得

身聲不息 |表藝   
青溪國中 陳怡婷
汲取抖音短影Youtube吸睛表演元素,分析聲音與視覺搭配的流量密碼,體會性別聲音不設限,透過眼睛與耳朵的感官之旅,欣賞與體驗身體和聲音的展現,涵養身段的美與風格之鑑賞能力,以創作性舞蹈體驗動作、空間、時間、力量流動與關係,反思聲音肢體性別議題,透過創造性舞蹈表達內在的感受,創作身聲不息成果短影音。

身藝上門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技巧及利從故 事探索身體與空間之關係,尊重個人身體之界限 

聲家上藝

透過配音演員的分工,體會體會性別聲音不設限,認識音效製作及實作音效情境表演。 

歡聲雷動

探索身體的表演性,透過團體的表演,肢體與音效之創造性舞蹈。 

身聲不息
排練與製作,小組分工企劃與執行,影片錄製成果實作發表。  

1 輔導員專業成長
2 跨校學習社群
3 非專長授課增能
4 輔導員課程

111學年輔團員跨領域專業成長

SDGs石門水庫淤泥陶

視覺藝術|112.06.15

採用石門水庫的淤泥,淤泥質地綿密細緻,適合捏塑。經過處理後轉換成做為生產陶瓷品的可用原料,這項開發不僅融合了在地的元素,也間接參與解決石門水庫淤泥問題,將淤泥轉變成文創陶的重要角色,淤泥陶燒製起來有鐵器的古樸厚重質感。 

藝術VS.生活科技 1

視覺藝術|112.04.13

藝術領域VS.金工技術--鍛造質感

體驗金工初階的程序,包含鋸切、銼磨、焊接、表面處理等等工序,從一片紅銅經過處理而成為一朵美麗的飾品,了解跨域的手作概念。

藝術VS.生活科技 2

視覺藝術|111.11.24

藝術領域VS.編織技術--椅面編織

穿梭在紙籐編織的經緯中,看著椅面慢慢成為一把能承重的矮凳,學會如何將一條紙籐經由纏繞的技巧,交織成,交織成椅面。

藝術VS.生活科技 3

視覺藝術|112.05.18

藝術領域VS.生活科技--工業風燈具設計

經由零件的自行組合、埋管線、組燈泡,體驗跨域的知識交流與課程設計的樣貌。

藝術VS.生活科技 4

視覺藝術|111.11.17

藝術領域VS.生活科技--木椅製作

將一根根木條精算長度裁切、刨光表面、刨出斜度、鑿洞、釘木釘,組合成木椅。

藝術VS.自然 1

視覺藝術|111.11.24

藝術領域VS.自然領域--昆蟲仿真標本製作

利用大自然中能撿拾到枯枝、樹葉、果實、樹幹,透過簡易的工具(固定的檯座、園藝剪刀、美工刀、紫外線手電筒、美甲用的凝膠)每位參與的老師們認真的打造自己手上擬真的昆蟲標本

藝術VS.自然 2

視覺藝術|112.04.20

藝術領域VS.自然領域--植物上板

綠意盎然的植物總是能淨化煩躁的心靈,我們邀請國立北科附工的園藝老師到青溪國中教授植物上板的技巧,從認識植物的生長習性、養護技巧、熏烤木片(防蟲、防霉)、鑽洞(透氣)、到釘銅釘、用水苔包覆植物、纏線,讓我們深深體會當中許許多多對於植物的小常識

111學年跨校學習社群

創作性舞蹈編創 表藝|邱鈺鈞老師112.05.04

扇可展現其文化涵養,扇畫有名家提字以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亦可持扇、轉扇、舞扇,轉譯詩中的境意;
即興舞蹈編創融入傳統與創新元素,結合語文領域「沈醉東風、涼洲詞、送孟浩然之廣陵」進行創作。

過程戲劇4|表藝|112.04.20蘇慶元老師

講師先說明議題要如何與過程戲劇結合,教案設計的邏輯與方法,並舉例以議題為導向的過程設計教案。第二階段課程,由學員們分組實際共備議題型的過程戲劇課程。 

過程戲劇3|表藝|112.04.13|蘇慶元老師

本次課程為上學期教育劇場習式應用的延伸講師說明各個習式在課程中有特定功能,接著帶領學員從故事出發,設計過程戲劇的教案。夥伴們共備的產出設計的課程,皆有機會被轉化,實際運用於課堂教學中。 

過程戲劇2|表藝|112.01.05|蘇慶元老師

本次課程介紹常見習式包括:音效/配音、建構空間、集體繪畫、會議、投票、良心巷、拔河、訪問、新聞報導、坐針氈等。 

講師針對教學現場給予很明確的指引, 而多元的習式可靈活運用在課堂上進行各種議題的探討

過程戲劇1|表藝|111.12.29蘇慶元老師

介紹不同習式運用及實際體驗,讓老師能運用戲劇方式帶領學生探索議題。包括光譜、定格(定鏡)、思緒追蹤(輕觸思緒)、見物知人(百寶箱)、牆上的角色及日誌信札。

 

鍛敲質感-花視覺藝術-金工|111.12.29|陳澤瑞老師

本課程隸屬於金屬工藝,操作過程包含了大量的金屬工藝加工技法。講師簡化花朵的造形,以柔軟易加工的紅銅片作為金屬工藝的學習素材。操作過程如下:

1. 分析花朵型態,並簡化成幾個部件,繪製後黏貼在銅片上。

2. 線鋸夾上金屬專用鋸絲後延著畫好的花形鋸下,手握線鋸需垂直有勁。

3. 鋸好的銅片花形在各部件的接合點以穿孔,之後以噴燈燒成橘紅色後退火,放在鐵砧上以鍛敲工具敲出紋路與弧度。若銅片變硬需重複多次退火步驟,

4. 打磨出光澤度之後以銅製鉚丁接合各部件。

111學年非專長授課增能

打開表藝課的大門  |表藝|111.10.20

林敏萍/陳亭卉/陳怡婷

美•舞所不在〉敏萍老師從校園地點的日常生活動作中汲取靈感,加入動作元素,體驗創造性舞蹈的過程。

〈用手機/平板拍微電影〉亭卉老師先從如何拍攝一張好照片開始,一步步帶領學員實際拍攝網路創意影片。接著介紹微電影分鏡腳本,包括編劇、角色、分鏡圖及文字分鏡腳本,最後分享拍攝及剪接時的分工及該注意的事項和小技巧。

〈表藝很好玩〉怡婷分享表藝教學經驗、構課理念及實用技巧,強調帶給學生的核心能力,並讓學員體驗DICS人格測驗的活動如何運用於課程中。

結構與美感造形  視覺藝術|111.10.27

陽明交通大學 凌天 助理教授

       提供教學資源與參考的美感電子書,美感從秩序開始,這個秩序會構面開始。美感課程從六大構面切入,分別是色彩、質感、構造、構成、結構、比例。不僅包括課程計畫,還內含教學的反思。課程有推行出版品,美感學習工具手冊指引(KIT LESSONS) 。

      從設計的方向切入認識色彩,顏色和日常生活的關係、彼此搭配的關係,非傳統調色技術,顏色是需要判斷的色彩感知力訓練。 

Fun手來擊鼓玩樂 |音樂|111.9.29

建國中學 楊嘉玲教師

     經由簡單清楚的介紹帶領學員認識金屬工藝起源,以實作練習讓學員了解木箱鼓的音色及演奏方式 。木箱鼓結合流行音樂節奏的活動,讓學員們看見更多在音樂課堂中實踐的可能性,加入世界音樂的元素也讓課程內容更加豐富。

偶的魔幻時刻 |表藝|111.9.29

不貳劇團 郭建甫團長 

上午講師帶領大家認識世界各地傳統皮影戲的異同,以及現代光影戲變化多端的展演形式。下午透過實作,讓學員體驗現代光影戲在表演藝術教室中的課程轉化。因為不須露出臉部,且藏身幕後,只以光影表演,讓羞於在眾人面前表演的國中生也易入門。


開啟身體動起來的本能 |表藝|111.10.8 

桃園高中 謝文茹 教師

以好玩和好奇來架構課程研習,好奇指教師提問力,好玩是以身體為載體,用身體來學習,講師以拉邦動機的元素靠近、遠離當例子。如何安排課室學習表現,從劇場遊戲報數123開始,提問引導搭建鷹架,連結至課程核心概念與學習內容。


111輔導員課程分享

  

Class 1教師入戲-我是小玉

過程戲劇-小魚的網紅夢|表藝

石門國中 陳亭卉

藉由過程戲劇課程,以一連串的教育戲劇習式,帶領學生一起建構出「現實小玉v.s.網紅小魚」的故事。讓學生透過戲劇情境的模擬,去體驗不同角色的經歷(父母、師長、 同儕、網友),學習同理角色的心境,也推演不同抉擇所產生的影響。從體驗「虛擬情境」 的過程中,去長出面對「真實情境」時所需要的思辨能力,進而願意探索方法、嘗試解決問題。

Class2 生活圈子-網紅小魚

Class4 牆上的角色-小玉/小魚

Class3情境推演-小魚停更事件

Class5 坐針氈-父母的為難

Class4 八卦圈-我所知道的小玉

Class6 良心巷-現實與夢想對決

身體探險家表藝

大有國中 林敏萍

從認識身體部位、肢體開發、造型、空間感等課程,帶領學生探索身體的潛能與可能性。並透過創意活動、遊戲及實際體驗,學習運用身體各部位來創造多元的表現。 

用攝影寫日記視藝

大有國中 余采樺

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出發,帶領學生在校園中透過不同視角呈現的多元拍攝手法。接著藉由認識攝影名家,理解光線、構圖的重要。最後透過創意有梗的錯位攝影,學習運用距離遠近、物件來創造趣味的視覺效果 

形影不離_光影劇|表藝

青溪國中 陳怡婷

結合「人」、「面具」、「紙偶」的表演,從認識光源、景框、景片與肢體表演張力,體驗畫面的轉場及多重光源與人物前後移動之效果。從李家同《我只有八歲》探討人權議題,揉合活動光源與電影分鏡手法分組進行小品創作。

學習目標

1認識光影戲在藝術部門職務

2分析光影戲有效分工

3 評估自我選派職位,連結自我在團隊合作中展現之形象

110   專業增能

酒精墨水|視覺
酒精畫。酒精畫屬於流動畫的一種,在防水性高的合成紙上,用99%酒精混合酒精性墨水,以外力吹動、重力等方式產生瑰燦旖旎的視覺效果。

講師 謝盷庭 

流動畫視覺

環氧樹脂海浪技法。環氧樹脂為人造樹脂的一種,常用於電子工業材料表面塗層、黏著、翻模等項目,用途非常廣泛。也可做為「流動畫」的表現材料之一。

講師 謝盷庭 


畢業歌製作音樂

流行歌曲解構為詞、曲、影三個部分,引導學生創作一首歌曲的程,以創作畢業歌為例,將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作為創作素材,融入性別平等議題來創作歌曲 。

講師 劉岱姈

古典偶戲當代進行式|表藝

以當代觀點呈現傳統美與純粹

重新聚焦到創作走向

操偶的人偶合一小祕訣

呼吸 眼神 重量

真假虛實中 寫實寫意間輪動


講師 郭建甫

舞蹈劇場與環境媒介|表藝
探索教室中環境元素,搭配音樂舞蹈身體,並與環境中的元素即興互動,創造出律動與畫面。

講師 劉淑英 

光影劇場|表藝
從自然光環境加上動作的延伸與定格,探索生活中的光影。利用不同光源,產生不同舞臺效果,形成創藝肢體與光影劇場。

講師 劉淑英 

遠端戲劇遊戲拼盤|表藝
疫情時代因應線上教學,將戲劇遊戲轉化成線上可操作的模式,期待老師們可以在未來遠端課程時有機會運用,促進師生互動與創造力。

講師 蘇慶元 

中世紀鬼故事|表藝
教育戲劇線上工作坊,以一連串教育戲劇習式,探索人如何看待他者帶領學生完成的不僅是表演的外在目標,更重要的是關乎個人成長,或是議題思考的內在目標

講師 蘇慶元

課程靈感繆思|表藝

從表演元素探索至小品呈現,再進階結合學校、社區活動之創作等,引導教師如何從文化、教育和藝術的面向中,為自己的課程標點定位。 

講師 劉仲倫

燈光設計|視覺

給場景適合的流明度、色彩和投射角度營造出場景的氛圍:「設定腳本」、「場景」(故事性),先有目地再找合適的素材呈現,才能理解光線的特質。而介質讓光線更美。

講師 江佶洋

金工—銀飾設計|視覺

以軟蠟雕塑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先了解軟蠟的材料特性,雕塑出非常細小的部件後以燒灼的針錐黏合,是需要高度經驗累積技巧。 

講師 Minifeast金工師

友善科技視覺

以友善科技元件結合三原色的燈片,製作「光盒」,調整燈片的位置讓光線混合,就像光線的調色盤一樣,以燈片調出光線的色彩,是結合物理知識的跨領域應用 

講師 葉長青

阿卡貝拉|音樂

從耳熟能詳的兩隻老虎開始,到流行歌的和絃分解以及Vocal Percussion, 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作引導課堂實踐的可能性。

劉靜諭

讓音樂動起來|音樂

運用彈力帶、長筷等物件,作為肢體開展之引導物,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用肢體感受並表達呈現,除去引導物後,更能運用肢體展現音樂的力與美。

張巧燕

110課程分享

美 • 無所不在|表藝


有國中 林敏萍

以藝術家Sadeck Waff的作品引起動機,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周遭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截取素材,加入動作元素及美感原則,體驗創造性舞蹈的過程,且能覺察感受創作與美感經驗的關聯。 



偶像學園|表藝

青溪國中 陳怡婷

以偶的傳統與創新為主軸,設計校園偶,二創國中新生入學影片,從傳統布袋戲中的人物角色出發,汲取迪士尼米奇造型演化與玩具總動員的角色設計概念,共創招生影片的開場與校園活動台詞,體驗操偶三技巧,打造青中偶像學園。



刻在我心底的故事音樂

青溪國中 張立欣

從認識臺灣流行音樂發展史出發,理解流行歌曲與時代背景及生活的關聯,再與國中校園生活做連結,引導學生重新檢視及感受自己的生活環境,從中找到歌詞創作素材,嘗試體會文字與音樂韻律結合之美。

烏克麗麗 UKULELE|音樂

仁美國中 陳瑾

從烏克麗麗的起源、構造認識這可愛的弦樂器,從單音到和弦,融入樂理知識,學習如何彈奏烏克麗麗。進而能自彈自唱,或是與直笛合奏,體驗和聲樂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