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近期太陽表面接連噴發出大量的太陽黑子和「日冕物質拋射」(CME)等離子體,引發近二十年來最強的太陽風暴,也出現可能過去500年來最壯觀的極光現象,這有助於測試模型的極限,增進人類對太陽風暴的理解。
節錄《科技島
太陽風起源於太陽表面的劇烈活動,除了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閃焰現象,還有日冕物質拋射、磁暴等等,本質不盡相同,但可能有因果關係。太陽風暴和地震類似,分成不同的等級,從最弱的B級到最強的X級,對地球的影響自然有有程度上的差異。節錄《公視新聞網
2024年5月份,全世界最熱門的關鍵字就是「極光」!台灣時間2024年5月10日這天半夜開始,全球多個地區的夜空被螢光紗幕溫柔籠罩,彷彿置身夢幻仙境——不只高緯度地區的「極光」爆發,甚至在英國、荷蘭、瑞士、日本及南半球的紐西蘭、澳洲等巿區也罕見出現極光,連北緯23度的墨西哥都能觀賞到。究竟地球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節錄《少年報導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俄國外交部在2月25日就警告芬蘭,若想加入北約,恐面臨嚴重後果。3月3日,瑞典軍方表示有4架俄羅斯戰機進入瑞典領空。俄烏戰爭讓芬蘭、瑞典一改過去中立立場,民眾對於加入北約的意願也創下新高。
節錄《遠見》
因烏克蘭戰事成為焦點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5月18日欣喜收下兩大軍事盟友芬蘭、瑞典的申請書,北歐中立國模式宣告終結。但在那之前,還得先過土耳其這一關。這是否將對俄烏戰爭產生蝴蝶效應?
節錄《遠見
俄羅斯2022年初入侵烏克蘭後,瑞典在同年5月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隨著匈牙利國會預料在26日表決通過此案,瑞典加入北約即將掃除最後一道障礙。
節錄《遠見
如果需要為「國際觀」尋找一個簡單的定義,那麼被《經濟學人》譽為「全球五大管理大師」的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可謂言簡意賅地闡述了其精髓:「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
節錄《換日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台青工作量大減,無法支應生活支出。澳洲總理莫里森建議他們應盡速回國。他們是否該放棄夢想回台?若回台,該怎麼培養「深蹲再起」的動力?
節錄《天下雜誌》
世界很大,為什麼要一輩子留在同一個地方?不如四處走走!先要知道自己真正渴望過哪一種生活,又想要做些什麼事;人的性格只要肯做,一定會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且勇往直前。
節錄《換日線
低薪,血汗,只有14%的青年認為這個國家未來會變好——日本年輕人正在出走。
節錄《天下雜誌

【國際視野】

哈佛最新研究:不出國、在教室也能練就孩子國際觀的5秘訣

台灣大選吸引數百名外國專家前來觀摩與國際媒體現場報導,瞬間變成各國的國際觀教室。相對的,我們如何教孩子建立全球視野與素養?在不平靜的2020年初,哈佛學者發表研究發現,不出國也可以在教室練就全球力的秘訣。
節錄《親子天下
隨著疫情影響,全球職場與人力需求都產生了改變,世界人才版圖產生流動,Linkedin預估2022年全球人才的趨勢,靈活度和跨領域多元能力是關鍵,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什麼特質是國際市場上需要的人才?父母又該如何投資孩子擁有具跨國移動的關鍵力?
節錄《親子天下
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波瀾,產業更是加速轉型,對於即將於進入職場的新世代新鮮人們,想要準確預測2030年工作趨勢, 《遠見》獨家剖析未來人才地圖,替廣大莘莘學子搶占未來優勢。
節錄《遠見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未來十年就業市場有10 種工作「需求暴增中」,那麼反過來說,未來有哪些工作會逐漸減少呢?
節錄《數位時代
透過這本趨勢書,把作者對於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和科技趨勢的個人及專業見解,這些趨勢在過去20年塑造了我們的生活,也會繼續影響我們的明天。把這些主題整理成十大趨勢。
節錄《今週刊
全球研究院跨國顧問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預估,2030年,全球將有4~8億個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相當於現今全球勞動力的五分之一;不過與此同時,也會造就9億個新工作崛起。
節錄《Cheers
2022年,在戰爭、氣候、科技、人口劇變以及疫情的影響下,「學習」的方式改變,不再限時限地成為一種延長賽,未來的人才培育與養成須具備的特質也有所改變。
節錄《天下雜誌》
遠距學習趨勢雖已行之有年,然2020疫情年有如時光機伴隨加速器加乘,加倍壓縮遠距教學的發展時間。
節錄《DIGITIMES》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一直站在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並且為烏克蘭人不畏強權、抵抗侵略、保衛自己國家的行為表達讚賞和欽佩。烏克蘭戰爭究竟會否、又將如何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和台灣命運?
節錄《BBC NEWS中文》
俄烏戰事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根據主計總處的分析,對GDP影響不大,對貿易出口的影響也尚未顯現。不過,大宗物資價格、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可能會使通膨的控制更加困難。
節錄《工商時報-名家評論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應該覺得很遙遠、陌生,卻又有說不出來的唇亡齒寒感。遙遠,是真的很遠,就算只轉機一次,到首都基輔也要16小時。陌生,大多數人只知道瑞莎來自烏克蘭,那麼,說不出來的唇亡齒寒感呢?
節錄《風傳媒
如果需要為「國際觀」尋找一個簡單的定義,那麼被《經濟學人》譽為「全球五大管理大師」的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可謂言簡意賅地闡述了其精髓:「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
節錄《換日線》
面對接軌國際的各種學習可能,上雙語課,不該只看「分數」進步,邁向雙語國 打造未來人才的國際力。
節錄《親子天下》
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習慣,如果做不到完全理解明白,就要學會尊重和包容,世界因為不一樣而豐富有趣,試著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其他文化。
節錄《天下雜誌》
地處戰略要衝的緬甸,一直是中國急欲拉攏的對象,這條中緬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環節。一場緬甸政變演變至今,不僅是美中外交角力戰,更殃及約1000位緬甸台商的人身安全。
節錄《天下雜誌》
近7年來,緬甸成為外資投資的新大陸,緬甸平均GDP成長率高達70%,超越鄰近的東協國家。如今,緬甸卻傳出政變,這將會對台商造成什麼影響?
節錄《商周》
中國、日本、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10國、澳洲等15國,於2020/11/15舉行視訊高峰會簽署全球最大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若汽車零件等關稅廢除,將有助汽車業者提升競爭力。
節錄《聯合新聞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2020/11/15正式簽署,經濟部長王美花分析,因中日韓間將降關稅,對我石化業影響較多;紡織業的上游原料面也會面臨競爭;工具機產業則要繼續多元布局、提升競爭力。
節錄《聯合新聞網》
貧窮的墨西哥卻是全球可口可樂每人平均消耗量最高的國家,其中恰帕斯州又是該國消耗量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高達 821 公升,比全國平均還要高出 5 倍以上──相當於在這裡的每個人,平均每天喝下 7 罐 330ml 的罐裝可口可樂。
節錄《換日線》
全球自由貿易推動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只不過,開發意味破壞環境;生產的另一端是耗費煤、鐵;消費犧牲了多樣性,像農作物變得單一。全球化是好概念,但變壞就在一念之差。當國家、企業罔顧眾人利益,過於專注保護自己時,就有可能脫軌。
節錄《未來少年》
在參與世界衛生議題的同時,我們與其他國家對談的語言是什麼?掌握時下國際正在「談論什麼話題」、「關注何種議題」並有所了解,將其變成我們的語言,才能做為我們與國際交流的資本。
節錄《Medium》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以色列政府除了反應迅速、當機立斷,將病毒阻擋於國境外,在醫療照護的過程更是用心,運用各種科技產品與應用服務,減少醫療人員與病患的接觸,大幅降低醫療風險及救護單位的壓力。
節錄《今周刊》

三名來自西班牙的英國學生,發明環保水球「OOHO」,可以整顆吃下肚,希望減少瓶裝水對地球的汙染。   


節錄《city news》

阻止全球暖化的行動,毋須個個像巴黎氣候協定一般複雜,一個簡單的點子放進國家層級的氣候政策,就能造成全面的改變。       


節錄《TED*Taipei》

你可能難以想像Aziz Abu Sarah曾經也是極度仇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民,在他親哥哥拒絕認罪遭毆打致死後,他一心計劃要復仇...        


節錄《TED*Taipei》 

【國際視野】

非洲人口的成長速度令人憂心,提升婦女地位及自主意識是最好的因應之道。        


節錄《科學人雜誌》 

在全球化、資訊化的世界裡,我們只要打開電視、連上網路,就可以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新聞。媒體不僅沒有被甩在全球化的尾端,反而是全球化最明顯的領域才對。然而,這種預設其實存在很多問題 ...        


節錄《TED*Taipei》 
平成時代雖留下30年的親民化統治印記,但社會問題漸增及皇室制度難以改革,為令和時代帶來不少挑戰。節錄《中央通訊社》
日本結束了31年的「平成時代」,進入新的「令和時代」。台日經貿關係將會有前所未有的緊密融合,尤其旺盛的人才交流,將為台灣經濟帶來各種新機會。節錄《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新天皇德仁5月1日即位。日本告別此前持續約30年的「平成」時代,改年號為「令和」,希望天皇成為「國家的象徵,以及國家繁榮與世界和平的象徵」。節錄《BBC NEWS》
氣候變遷無國界之分,全球各地陸續傳出歷史高溫,進而衍生出森林大火及豪雨成災。種種災情再再提醒人類要加緊減碳、環保的腳步。
節錄《綠色和平》
在瑞典,現在若是提到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相關議題,人們立刻會聯想到一名 16 歲的瑞典女孩 Greta Thunberg,Greta Thunberg 認為目前沒有投票權的她,只有進行這樣的抗議行為,她的聲音才能被聽見…
節錄《換日線》
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程序已經正式通知聯合國,若過程順利,美國將於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這個決定引起了全球轟動,川普明知會引發舌戰,為何還要這麼做?
節錄《新唐人大紀元舊金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