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酸凝膠電泳。
實驗步驟
將鋁片與玻璃片對齊,兩側夾上間隔板(spacer)。
壓緊兩塊板子放入架上,按對角線順序鎖緊螺絲。
將膠台鎖在電泳槽上。
在鋁片與玻璃片中間加入蒸餾水進行測漏,若5分鐘後無水漏出,則可用濾紙將水吸乾。
上膠: Stacking Gel,pH6.9,堆疊蛋白質。
下膠: Running Gel,pH8.9,分離蛋白質。
※pH6.9時,甘胺酸(Gly)達等電點。
加入4.6ml H₂O。
加入2.7ml 29% Acrylamide Mix。
加入2.5ml 1.5M Tris。
加入 100μl 10% SDS。
加入 6μl TEMED。
加入 100μl 1% TCE。
加入 100μl 10% APS(下膠前加)。
下膠後插入10 well齒梳。
室溫靜置30~60分鐘待其凝固。
加入4.6ml H₂O。
加入2.7ml 29% Acrylamide Mix。
加入2.5ml 1.5M Tris。
加入 100μl 10% SDS。
加入 6μl TEMED。
加入 100μl 1% TCE。
加入 100μl 10% APS(下膠前加)。
下膠後插入10 well齒梳。
室溫靜置30~60分鐘待其凝固。
拆下齒梳,將well中的泡泡沖掉。
用夾子將膠體夾在電泳槽內。
加入1X running buffer 約300ml,空隙以滴管填滿buffer。
用pipeteman將待測溶液加入well中。
※過程中須持續沖水,保持膠體濕潤,避免破裂。
將buffer倒入水槽。
推出spacer。
用剝膠鏟撬開玻璃或鋁板。
用剝膠鏟把上膠切掉。
將整塊膠鏟起來,放入裝水的盒子。
至UV box拍照。
用小畫家比對右下方Marker(可見光下)與實驗組(紫外光下)的照片,並以像素格數判斷距離,計算出分子量。
已知蛋白質A、B可能為牛血清白蛋白(BSA),或酪蛋白(Casein),且前者分子量66、後者分子量24。
由右表數據可知:
蛋白質A應為Casein;蛋白質B應為B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