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倒立顯微鏡玻片與物鏡的「倒立」性質,通常被用於觀察活體細胞。透過在細胞中加入不同螢光染料並在觀察時開啟不同波長的光線將其激發便能觀察到不同胞器。
由於螢光顯微鏡需要放大至非常高倍,為了不因鏡頭過於靠近玻片而破壞細胞樣本,螢光顯微鏡的物鏡位於玻片下方。
激發光波長要比發射光波長短。
少了微管的細胞改由微絲支撐而變硬,且開始衰老,成為殭屍細胞。
粒線體會不斷融合和分裂。
左圖中,利用不同波長的光線激發不同染劑,可觀察到不同胞器的分布情形。
此次實驗中綠色代表粒線體; 藍色代表高基氏體; 紅色代表內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