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學生輔導

輔導內容

人際關係

認識人際關係的本質,尋找自我人際定位,建立自在、和諧的人際互動關係,營造雙贏面的人我關係。主題可包括人際衝突、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師生互動等。 

生涯發展與規劃

提供生涯規劃、生涯探索之相關概念,必要時搭配生涯興趣量表、生涯信念檢核表等相關心理測驗,深入探討自我生涯規劃。

自我概念與自我肯定

探索自我概念,學習自我肯定技巧,建立合宜之自信心。主題可包括相關心理測驗之運用、認識自我、自我肯定技巧訓練、自我潛能開發等。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提供友善性別平等互動之概念,宣導性別平等理念。主題可以涵蓋大學生的感情世界、分手情傷、同性戀議題、性教育等。

學習輔導

提供學習診斷、提升學習效率之相關活動,協助學生增進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技巧,也可以時間管理為主題,教導學生效率評估、時間管理技巧、目標設定與良好自我管理概念。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學習探索自我情緒,教導情緒管理技巧,提供壓力源之探索、壓力因應技巧與良好壓力調適之道。

健康快樂網路行

探討網路交友、網路成癮等網路相關問題,並提供網路行為心理分析、網路成癮狀況檢測、網路諮商求助資源、身體保健、時間規劃與自我監控技巧等網路時代必備技能之介紹。


     個別輔導是以一種合作關係進行,孩子是輔導過程中的主角,他可以和輔導老師討論問題處理方式以及談話內容深度。孩子以

    真誠、開放的態度,及願意自我改變與成長的動力,將是成功輔導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每學期辦理小團體輔導,包含:生命探索小團體、情緒探索小團體、自我探索小團體....等。

    小團體輔導目標為:

        1.  協助成員瞭解團體的進行方式與主題。

        2.   讓成員彼此認識、熟悉。

        3.   瞭解並澄清成員對團體的期待與目標、共識。

        4.   建立團體規範。

     孩子的資料及會談內容,將以「機密」方式處理和保管,但下列三種特殊情形不在此限:

(一)孩子有立即而明顯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自由、財產安全之情況時。

(二)孩子與輔導人員的晤談內容涉及相關法律時,在法律規範下(如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輔導人員有通報督導及校方的責任。

(三)若孩子的狀況需轉介醫療機構,或需透過校方與專業心理人員集體協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