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國小資優班數學探索樂園教學設計
壹、基本理念
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理念與願景,從數學是一種語言、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也能有人文素養的內涵,參考108課綱數學領域的課程設計理念,「士林國小資優班數學探索樂園」課程設計,提供資優生有感、適性的學習機會,其理念分述如下。
一、數學可以透過實作、遊戲來培養演算能力、邏輯訓練、抽象思維
數學是一門可以透過實例的操作與解說,了解概念與規則之後,再逐步進入抽象推導的學科,如「創意七巧板」、「聰明吃糖」、「魔幻多面體」等單元。
二、數學是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重視跨領域的統整
學習以數學連結文字及符號語言,用更簡明與精確的公式來解決生活的問題、自然奧秘的探究如「費波納契數列」(五年級)、「生生不息的碎形」(五年級)等單元、社會現象的分析如「折扣的甜蜜陷阱」、強調從生活經驗出發,及跨領域的統整。
三、數學也可以是一種文化、歷史、藝術和美感及良師典範的學習
數學課中融入不同文化、多元的數學樣貌及素材,例如,中國的「創意七巧板」、「台灣與香港身分證號的秘密」、與西方藝術、建築發展息息相關的「費波納契數列」、「生生不息的碎形」等等,或是數學史上偉大數學家的生平探究,除了進行數學學習的主軸之外,亦從過程中培養文化、歷史或欣賞藝術的素養及建立良師典範,如「數聖~歐拉」「阿拉伯數值系統的推手~費波納契」的生平探究。藉此提升數學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認識數學的文化面向,讓數學學習從工具性層次延伸到智識性層次,彰顯數學知識的人文價值。
四、提供區分性的指導,給予每位學生有感、適性的數學學習機會。
數學認知發展存在個別差異,學生興趣、動機、學習風格等亦不同,需適時進行差異化教學及學習活動規劃,提供每位學生每節課都有感的學習活動機會。因應學生的差異,可以降緩教學速度,調整學習內容、學習歷程、評量方式又或是設計加深、加廣、專題探究等各類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貳、教學對象
資優班中高年級學生
參、課程目標
一、提供學生適性的學習機會,針對108課綱國小階段數學領域四大主題,包含「N數與量」、「R關係」、「S空間與形狀」、「D資料與不確定性」等內容進行內部的連結和統整的適性學習機會
二、培養好奇心及觀察規律、演算、抽象、推論、溝通和數學表述的能力。
三、培養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利用數學與其他領域間的學習或日常生活應用的統整與應用的能力與習慣。
五、培養欣賞數學之美和探究數學的能力和態度。
肆、課程特色
ㄧ、課程採主題式設計
(一)、以學生生活及興趣為中心,配合思考型態的發展,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內容包含「N數與量」、「R關係」、「S空間與形狀」、「D資料與不確定性」等四大數學主題,並強調數學內部主題間彼此的連結。
(二)、數學大師生平深度探究,以期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師典範。
二、 學習面向多元化
(一)、課程內容參考108課綱數學領域綱要,將學習內容進行加深加廣或加速的調整,以符合學生特殊的需求。
(二)、從不同面向進行數學領域的探究,強調與數學外部領域的連結,包含藝術, 文學,音樂,生活議題等。
(三)、注重生活及其他領域中數學問題的察覺、轉化、解題、溝通、評析等能力的培養,並以數學語言表達,以滿足不同興趣和專長的學生,體會數學的多樣性。
(四)、學習活動趣味化,除了書寫學習單之外,也安排從實作、遊戲、競賽、參觀、電影、文學、音樂、藝術欣賞活動中進行數學課程,提升學習動機及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 評量方式多樣化
利用建立區分性的評量方式,透過創作、實作、遊戲、競賽、發表、報告、討論及學習單書寫等方式進行小組或個人評量,呈現多元的實作與作品以滿足不同優勢能力的學生。
四、學習過程開放化
以多元、開放、理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強調發現式的學習取代填鴨式的學習,提供選擇的機會,鼓勵多樣性的獨立思考歷程,尊重各種不同的合理觀點及解題歷程、方式及時間,並分享個人或團體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