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可以帶手機到學校嗎?
50306
學生 李緯霖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以越來越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支,然而小學生是否適合帶一隻手機來學校呢?我認為小學生應該可以帶手機到學校,因為我覺得讓小學生帶手機到校可以增加學生的安全和提高學習能力。
首先手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如果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遇到突發事件,可以利用手機打給家長或警察。我看到一篇新聞如下:有一間工廠發生火災,有七名員工因為這場火災而躲進冷藏庫裡死亡,然而這些員工的死因,竟是因為那間工廠禁止帶手機,導致火災發生時無法打電話求救而死亡。如果當時那些工人有帶手機,他們或許就可以獲救,因此我認為手機是一個可以用來保護人的工具。
另外現在的手機擁有許多可以用來學習的應用程式和網站,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工具隨時查找資料,讓學生擴展自己的知識,例如:觀測太陽和星空、了解並學習台灣的歷史社會,以及土地利用等。此外,伴隨科技的進步和AI的發展,可以利用A I引導學生中英文對話,讓學習更有效率。
以上是我認為小學生適合帶手機到校的理由。總結來說,手機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安全性,也同時能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習,所以我支持小學生可以帶手機到校,這不僅是對學生安全的保障,也促進他們的學習能力。
小學生可以帶手機到學校嗎?
50321
學生 蔡昕辰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已越來越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支。然而小學學生是否適合帶一隻手機來學校呢?我認為不行。現在學生可說是人人都會有一個3C產品,例如平板、手機……等,在大有國小,如果要帶手機進校的話必須寫一份申請書,並得到師長、家長同意。那我為什麼不支持呢?就由我來解說吧!
我的姐姐是位國中生,她的手機裡有下載App—IG,並開了一個他們班級群,因為IG是社交類的軟體,因此有人遭受霸凌之苦,甚至鬧到了法院。那如果他是把手機帶到校園呢?原本已經被排擠的人會不會受到更誇張嚴重的霸凌呢?
接著也是我的經歷,因為我經常去補習班,因此作業都得回家寫,這也養成了我的壞習慣,那就是一邊玩一邊寫功課,這也讓我注意力下降。某天我看了一篇報導—手機對孩子的影響,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大眾對數位成癮的危害列為精神疾病,數位成癮者的大腦結構跟正常人有些差異。如果將手機帶入校園沒有適當的管理,那原本應該要學習的學生,也有可能成為數位成癮者。因此我下定決心要改掉我的壞習慣,不成為數位成癮者。
以上是我認為小學生不能帶手機到校的理由。總結來說,如果校方對學生的手機管理妥當,那我也願意贊同,但身為小學生的我也知道同齡人會做什麼,而且有的人是無論老師如何說、罵都不聽的,可說是對牛彈琴,因此我還是認為不行帶手機到校,除了減少老師的麻煩,更能降低手機對學生的傷害。
小學生可以帶手機到學校嗎?
50315
學生 陳郁晴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已越來越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支;然而小學生是否適合帶一隻手機到校呢?我認為小學生不應該帶手機到學校。雖然使用手機很方便,但看著手機容易成癮,學生上課容易不專心,對眼睛也會造成傷害。
根據全國教師會政策部副主任現場觀察,手機對學生造成諸多影響,例如:使用太久導致肌肉酸痛、校園網路霸凌…等,都會造成兒童在學習上有更多阻礙。按調查結果,高達87 %的兒童擁有自己的手機,近兩成學生在學校上課七八個小時外,還花超過4小時使用社群媒體。由此可知大部分兒童擁有手機,但手機並不是適合帶來學校的工具,我也十分贊成學校禁止帶手機。
英國媒體總結,如果學校開放學生帶手機會造成三種危害:第一,沉迷於網路會消耗大量精力,影響孩子健康,第二,帶手機上學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注意力。第三,學生越來越沉迷於社交媒體,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圈。雖然教育部沒有禁止學生帶手機,學校統一保管就好,但新聞報導有中小學學生買假手機交給學校,真手機還留在身上,此案讓我覺得手機應該被禁止。
以上是我認為學生不應該帶手機到校的理由,總結來說手機雖然方便,但學生帶手機到學校會有許多問題。
第一次的同樂會
50309
學生 許昀澄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為了慶祝運動會獲得佳績,期中考後我們迎來了五年級第一次的同樂會。在同樂會前,我感到非常期待,因為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樂會。
同樂會當天,老師替我們準備了許多美味佳餚,有胖老爹的炸雞,還有麥當勞的漢堡、飲料和薯條。餐點一送到教室,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向我撲鼻而來。麥當勞的香味讓我口水直流,尤其是那讓人垂涎三尺的漢堡,美味的肉質配上清脆的生菜,就像在我嘴裡開派對,跟著舌頭一起跳舞。後來還送來了胖老爹的炸雞,這炸雞聞起來香噴噴的,吃了一口,我一下子就消雞解膩了。另外還有一些我們自己帶的餅乾糖果等等食物,可以讓我們大快朵頤,我覺得好幸福。我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與朋友相談,讓我有一種家的感覺。
除了享用美食之外,當天老師還準備了許多遊戲,有反應力、平衡感挑戰…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反應力,因為他不只可以訓練我們的反應力,還可以增加我跟同學的感情。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時間緊迫,最後還發生了突發狀況,同樂會變草草匆忙地結束了。
這次同樂會不僅有美食相伴,還有好朋友的陪伴,我想在這感謝贊助的家長,謝謝你們的贊助,讓我們有了五年級第一次同樂會。我也想謝謝老師,因為老師花了很多心力在同樂會上,有了你們,我們才可以順利地進行這個同樂會,希望下次的同樂會能順利進行。
我從朋友身上學到的事
50317
學生 李宸寧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升上高年級了,沒想到我四年級的朋友林詩涵跟我同班!她很會運動、也很有禮貌,雖然成績沒有很好,但是她的優點很多,這就是我跟她當好朋友的原因。
詩涵熱心助人,每一次老師需要幫忙時,她都會是第一個去找老師的人,有時候同學身體不舒服,她也會陪著別人去健康中心。而且她很大方,每次我忘記帶鉛筆盒時,詩涵都會借我自動筆和橡皮擦,我心想這樣的好朋友,真是上天送我的好禮物!
有次分組活動,她很細心的討論內容;上美勞課時,老師問有沒有人要當小老師呢?這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舉手,但是詩涵舉手了,所以我也跟著舉手。在學習上,她一有問題就一定會去找老師問清楚。她也很會把握時間,在等候午餐時會把書拿出來看。我覺得這些事都是我值得跟她學習的地方。
獨享使人孤寂,而分享使人感到快樂,這句話是在形容她大方、熱心助人的態度,這真的值得我學習。謝謝這個朋友陪伴我這麼多年,希望我們未來可以變成更要好的朋友。
我愛桃園
50329
學生 許倬寧
指導老師 施慧玟 師
桃園令我感到神奇,它並不是大城市,也並不是像南部那麼炎熱的地方。然而,居住在這兒的人們卻比居住在大城市的民眾還要熱情;交通卻比鄉下方便許多。這個跟我『相依為命』不到半年的土地,到底是怎樣的呢?
首先,桃園的地形是以台地為主,其中有少數的丘陵。因收到地質和地形的關係,桃園最主要的地理特色就是遍及供農田灌溉用的人工埤塘,因而得到『千塘鄉』的美譽。
另外,桃園的景點也是五花八門。像大有梯田生態公園,不僅有溜索、滑梯和攀繩,假日時,還有電影可看,以及稻米文化和文創市集,讓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像我奶奶就是客家人,所以我也蠻喜歡吃客家菜包的,裡面有各種料,光是吃一個就可以把我餵飽了。鴨肉也在我的『桃園必吃美食清單』上喔!沒什麼特別原因,單純好吃。
桃園真的是一個多采多姿的城市,即使我來到這還不到半年,但我已經融入這裡的人群,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桃園人」了!我愛桃園,不僅是美景、食物,還有這裡滿滿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