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高二下學期適逄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時程,選訂高二社會組進行「實察繪圖組」參賽,最多3人一組,進行探究地理議題並以地圖來表達,所以組別需要繳交「手繪地圖」一張與「觀察報告」一份,進行校內評選後選出3組代表學校參賽。老師的角色為諮詢者,讓學生找出與「流」(2022年主題)相關概念之主題,最後一組取得佳作,一組晉級決賽榮獲銅牌獎。
第一次段考後進行分組,由小組自行決定題目,和指導老師討論題目的可行性及是否符合年度主題,過程中腦力激盪,選定後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將整合後的資料以地圖的型式表達出來,如何做最合適的呈現,也考驗著學生們之前所學習的應用度,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研究捷運系統對於房價之影響,透過觀察捷運興建與都市變化的互動來探討公共建設對城市的正面與負面影響,一手、二手資料的運用不僅探究也實作。
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
針對人社班群的學生,開設探究與實作的專精科目。透過基礎歷史學研究方法學習,訓練學生蒐集資料並且統整分析,並完成一份主題探究。
歷史小論文在提出問題以後,還需要特別注意史料的查找、鑑別與解讀等步驟,再從史料中分析關鍵詞、確立論述依據、設定寫作架構,到最後回答提出的問題。完整的小論文撰寫教學,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對於第一次撰寫歷史小論文的同學來說,主題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透過檢核表與同學討論,大家集思廣益一步步確定題目,藉由與同儕間的合作,每個人發揮所長,讓小論文主題與內容更加完善,同時提升學生團隊合作之能力。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這門課是公民與社會科的加深加廣課程,課程設計重點在於透過帶領學生發現與探究生活周遭的社會議題,以學習基礎的社會科學論述方法,並從中獲得邏輯推理、批判思考與關心社會的能力與態度。
課程初期以初淺的社會研究方法為學習內容,例如:「如何蒐集資料」、「如何形塑問題意識」、「質化與量化研究介紹」、「APA引註格式」…等,過程中會帶入以各種實用的學習單或工具,以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對於探究方法與工具比較熟悉之後,接著是各組的獨立研究時間,老師會安排各組進行探究議題企劃案期中報告及期末成果報告,使學生能提升簡報製作與口頭發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