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型課程學習成果製作介紹
各類型課程學習成果製作介紹
在各類課程中,依照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同,會有非常多不同類型的學習紀錄,有些課程老師會設計學習單、書面報告或實作作品等學習任務。如果課程中沒有這些規劃,同學們也可以自行運用筆記等方式,為自己的學習留下紀錄,只要是自己用心學習的過程與成果,都是很棒的學習紀錄與佐證資料。
學期中:蒐集佐證資料
類型1:筆記
挑戰指數:☆ 適用範圍:☆☆☆
優點特色
隨手可得的課堂筆記,不管哪一門課,皆可使用!
注意事項
不可以只上傳課堂的筆記,應該書寫一份課程學習成果與心得反思,再附上筆記作為佐證資料。
不宜單純的將老師的上課筆記抄寫直接上傳,那是老師的智慧結晶,不是你的唷。
筆記要工整、字跡人人看得懂。若字跡潦草、圖表歪斜反而會被教授給予負評的。
怎麼做?
同學可以先瞭解有哪些常見的筆記種類,根據課程屬性和個人需求,選擇適合科目和自己的筆記方式。
[連結:常見的筆記種類與技巧]
將學期中有著自我風格的學習筆記(參考筆記的種類與技巧),製作成期末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反思,其呈現內容包括:主題、目錄、前言、學習收穫、心得反思 ...,再附上課堂筆記掃描圖檔(圖1)。
[連結:觀看彙整範例]
圖1 學期結束時,根據學期中的筆記,書寫你在這門課程中的學習收穫及心得反思,將筆記附加在檔案中做為學習佐證。在書寫學習收穫時,可以將比較重要或精彩的筆記內容截圖下來,搭配內文的說明以圖文搭配的方式呈現。完整的筆記則以附錄的方式,放在檔案的最後。
類型2:學習單
挑戰指數:☆ 適用範圍:☆☆
優點
課堂學習單,有助於同學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記錄、分析及反思的學習工具。在學期課堂中善加將學習單寫好寫滿,平時就能夠好好把握!
注意事項
課堂學習單是老師設計的內容,不要只上傳「老師的」學習單!請務必做出一份「專屬於自己的」完整報告書。
可以怎麼做?
Step1:介紹學習單內容,包含科目、主題、時間、地點…等詳細資料,製作摘錄或摘要你學到的重點,讓教授可以簡明易瞭你學習到哪些內容。
Step2:額外補充搜尋到的課堂外知識,或是彙整參考資料進行比較分析,針對某些問題或觀點再行提出自己的看法。
Step3:最後附上整份學習單的反思與心得,統整學習內容。
Step4: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務必放上參考資料來源,也可以讓教授知道你的學習資源。(不要使用維基百科~)
類型3:書面報告 挑戰指數:☆☆☆ 適用範圍:☆☆☆
優點
注意事項
可以怎麼做?
類型4:實作作品 挑戰指數:☆☆☆ 適用範圍:☆
優點
注意事項
可以怎麼做?
學期末:整理學習收穫與心得反思
學習收穫
統整這個學期,你在這門課程中學習紀錄,先分項列出你的主要學習收穫,包括你學到哪些具體的知識、能力、態度,這些項目就是你的小標題。
接著,每一個小標題以圖文搭配的方式呈現,挑選出最能呈現這項學習收穫的學習紀錄,將學習記錄掃描成圖檔,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再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報導你進行了什麼學習、遇到的困難挑戰與解決方式、有哪些具體的收穫與成長。
舉例如下:
圖片舉例
心得反思(能力與特質展現、困難與解決、未來啟發)
反思你在這門課程中,展現你具備哪些能力與特質?遇到哪些主要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你如何解決?經過這次學習,你得到哪些未來啟發?
舉例如下:
4 於規定期限前彙整檔案並上傳
參考下列架構,進行資料的彙整,並製作成一個PDF檔案(搭配圖示說明)
封面(含摘要)
目錄
動機
學習收穫
反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