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新課綱的重點項目,用來記錄學生在高中階段時的學習表現
對同學而言,學習歷程就像是你和家人或朋友在平時或出遊時,會利用FB或IG等平台,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紀錄你在生活中或旅途中發生的美好事物與畫面一樣。當你把這些動人的時刻記錄下來,在多年以後,你就可以透過這些記錄,回顧這些美好的回憶,並發掘其中的意義。
同樣的,你在高中階段會修習各式各樣的課程、參與多采多姿的活動,學習歷程檔案也提供一個類似於FB或IG的平台,幫助你將課程和活動中的學習收穫與體會記錄下來,你有三年的時間,可以逐步累積並豐富你的檔案內容,展示專屬於你的成長軌跡。
二、學習歷程檔案包含哪些項目?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包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
一、基本資料和修課紀錄
包含每位學生的基本資料與修課成績,由學校行政於每學期幫全校學生統一登錄。由於每位同學每學期修習的課程並不相同,經過高中三年的累積,自然就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個人修課紀錄,大學教授從個人的修課紀錄中,可以看到這位學生曾經修過哪些課程?在每一個課程中的整體成績表現與歷年成績表現?。
二、課程學習成果
課程學習成果是指學生在學校提供、有學分的課程學習中,所累積的學習紀錄與成果。課程學習成果以科目為單位,必須特別注意下列事項:
(一)須經教師認證
學生上傳的課程學習成果必須通過老師認證,用以證明這份成果確實是在學校課程中產生的。
(二)逾期無法補傳
當學期的課程學習成果,必須於該學期的截止日前上傳完畢,並通過教師認證,逾期未上傳或未完成認證時,無法於下一個學期補傳。若課程是學年課,可以上、下學期各傳一個檔案,也可以合併成一個綜整的檔案後,於下學期上傳。
高中的課程非常多元,包含:傳統基礎學科、自然探究實作、社會探究與實作、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加深加廣選修等課程,究竟該上傳哪些科目的課程學習成果呢?
建議同學從中選擇自己最有興趣與最努力的科目即可,至於課程學習成果的作品格式,則沒有限制,可以是一張學習單、也可以是一個實作作品或歷程紀錄,同學可以依照授課老師的安排與規劃。除了具體成果外,還可以記錄自己的心得與歷程,並不限定要很完美的作品才能上傳,若作品能呈現"從失敗經驗中得到收穫"、"確定自己的興趣與動機",加上適當的說明與呈現後,都是很好的課程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學習歷程檔案中的「多元表現」,包括幹部證明、社團證明、校內外競賽、服務經驗與自主學習計畫成果等等,這些成果由同學自行上傳,不須經過老師認證。每所高中會安排「團體活動時間」與「彈性學習時間」,同學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從事有興趣的活動內容,豐富自己的多元表現。
三、學習歷程檔案很重要嗎?
學習歷程檔案幫助你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也是大學升學的重要參採項目
隨著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的實施,大學招生選才時,不再只有侷限於傳統的紙筆測驗,逐漸重視學生在學業成績以外的多元能力、個人特質與發展潛力。對大學招生而言,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更能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可以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幫助校系找到適合的學生。因此,佔大學招生名額比例最高的個人申請入學管道,各校系都一定會參採學生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由於學習歷程檔案重視高中三年分階段持續累積,建議同學先到大學招生聯合委員會網站(https://www.jbcrc.edu.tw/learn1.html),查詢各大學校系公布的學習準備建議,這些資訊可以幫助依照未來的升學方向,有系統、有目標的規劃你自己獨有的學習歷程檔案。
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升學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
未來於大學入學申請校系時,學生只要從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中,分別勾選三項課程學習成果與十項多元表現,並撰寫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資料,最後再交付大學端審查與評分。
四、檔案的上傳件數與檔案大小
五、檔案的上傳與認證流程
如何規劃與累積個人的學習歷程檔案
從學習歷程到備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