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書本封面創作比賽結果公佈。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2022-2023年度
經濟科剪報 6月
大欖涌水塘行山路綫不但人頭湧湧,更滿佈垃圾。
近期多個網站及YouTube頻道推介「抗疫郊遊」路綫,其中有港版「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成為熱點,經常人頭湧湧,堪比鬧市。不過,不少人隨手棄置垃圾及口罩,以及大批行山客乘搭專綫小巴往返屯門掃管笏乘及屯門市中心,詩致車站經常大排長龍,影響村民出入。
有掃管笏村民發現近月出現大批行山客,而村內及山邊垃圾大增,除了膠樽、紙包飲品盒及膠袋外,口罩更是隨地可見。村民擔心垃圾引起衞生問題及疫情傳播,自發撿起垃圾。有指,隨時可撿起數十個用過的口罩。
有村民在行山客必經之處張貼告示,提醒大家保持鄉郊清潔、請勿亂拋垃圾,但成效不彰。
專綫小巴排長龍 村民候車逾句鐘
大欖涌水塘成為行山熱點,而掃管笏則為該路綫的熱門起點或終點,行山客多在該處乘專綫小巴43號往返屯門市中心,導致大排長路。屯門區議員馬旗發文指。有村民指候車一小時仍未能上車,已先後向運輸署及小巴營辦商等反映問題。
反思問題
1. 根據上述資料,行山人士的行為帶來什麼問題? (初中)
2. 根據你所知道,有哪些因素令行人士數目上升? (初中)
3. 以減低界外成本為目標,就行山人士的行為提出一個解決方法?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