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會」到「會學」─
自主學習的魔法歷程
從「學會」到「會學」─
自主學習的魔法歷程
學齡前幼兒正處於探索世界、形塑認知能力的時期,他們天生擁有著無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義大利學前教育專家強調:「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教師依照幼兒的能力、經驗提供適齡適性的材料,規劃與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的求知慾並主動探索,教師則適時地引導,給予支持與鼓勵。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學會了知識和技能,更培養了自信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持續自主學習的動機。
在甲蟲班的主題課程「穀豆米翻轉玩」中,幼兒、家長與教師共同準備主題相關資源,我們在主題角內放置各式各樣的素材,例如:不同種類的穀豆米、自製的紅豆沙鈴樂器、穀豆米探索地圖、相關繪本、種植了綠豆的盆栽等。有了具有邀請性的環境線索後,觀察到綠豆發芽的小甲蟲開始好奇地詢問:「我們帶來的豆子也會長大嗎?」於是展開了甲蟲班的穀豆米種植之旅。「Tr. Effie~我的小米長出來了!」、「這裡這裡,有白白又長長的(根)。」、「你看,這個豆子長得比Tr. Buzz還要高。」、「我們的還沒有長出來耶~應該是要去外面曬太陽。」童言童語縈繞教室裡。日照不夠?捲起袖子,我們將盆栽帶到戶外。水分不足?帶來澆花器,連洗乾淨的酒精噴瓶也能派上用場!在甲蟲班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同用孩子的視野看世界,給予足夠的空間和自主權,讓他們依照自己的節奏與方式探索學習,盡情發問、追根究柢,從「學會」到「會學」,將滿滿的收穫轉變為帶得走的能力!
幼兒是用所有感官與世界接觸的!在孩子的小腦袋瓜中,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每一刻都迫不及待可以探索新事物。康橋幼兒園採主題式的教學,學習是從孩子最熟悉生活主題開始著手,引領孩子自在探索、享受學習。我們為幼兒所規劃的學習主題,從自我認識到社會關係建立,進而連結和討論世界時事議題,透過雙語主題的統整學習歷程,促進以幼兒為主體的全人發展。幼兒的學習一旦與生活產生連結,學習動機也就自然生成,老師們在與幼兒生活的過程中發現,越是生活的不可或缺,越可能被忽略,因此,老師透過收集彙整幼兒經驗,啟發式的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過程中;在感官體驗間,重複的解構和組合,提出問題,也解決問題。我們相信,讓孩子熱情勇敢的探索,張開好奇的眼、懷著敏銳的心,就能架構出無限可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