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的法布爾

林素芬 老師

  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認為智能是一個複雜而且多面向的現象,提出多元智能,包括音樂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探索者智能。他認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認同並且豐富各種不同的人類智能,以及各種智能的組合,合宜地去面對世界中的各種問題,發展更合宜的角色。青山4樓在康橋的教學場域中,正是扮演提供孩子發展自然探索者智能的角色。

  踏上青山4樓的階梯,彷彿進入了另一個國度,看到了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八大行星和太陽在深邃的宇宙中閃爍、森林高處大冠鷲翱翔其中、黃頸龜和蓋斑鬥魚在模擬池塘的水域中快樂的游泳,更別說有一隻鯨鯊遨遊在自然教室走廊上,熱情地歡迎孩子們的到來…

  在綠光蟲林區,四年級孩子大手拉著一年級小手熱切地說著:「你有看到獨角仙嗎?」「我看到了!」「樹葉堆裡有隻竹節蟲耶!」「哪裡?哪裡?」「這是領角鴞的巢箱喔!」,在水水康橋區,一群小女生就像進入夢幻水族館一樣的吱吱喳喳「烏龜游泳好可愛喔!」「我家也有這種魚喔!」「看魚游泳好療癒喔!」室內田園區提供了康橋孩子多元的自主學習空間。

  大下課的時間,有些孩子偏愛打球和捉迷藏,有些孩子就喜歡來到自然教室,像逛博物館一樣,駐足其中,迷途的蝴蝶、一隻初生的竹節蟲,都讓他們討論不休、流連忘返,每次大下課都準時報到。就像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一隻小昆蟲,在他法布爾眼裡卻是一個迷人的小宇宙,也因為有深刻的觀察,才能寫出昆蟲記這樣的著作,並讓科學的記錄充滿人文與文學的厚度!

  大自然是最棒的老師,康橋的孩子在青山4樓自然的主題場域中,浸淫在豐富的生態環境裡,他們認真觀察的身影,不正是康橋熱愛自然的法布爾嗎?

校園處處有靈感-打造一個沉浸式學習的校園環境

陳倩瑜 老師

  「老師,可以請你幫我們的樂高作品拍照傳給導師嗎?」兩位笑得燦爛的高年級女孩領著我走到樂高牆前,映入眼簾的作品是學生將對班級的認同、對老師的喜愛,用樂高積木堆疊呈現,原本小小的積木儼然成為傳達濃厚情感的最佳媒介,我們彼此的嘴角都堆砌出笑意。

  創客教室旁的樂高牆已不單是學生的遊戲區,也是傳達反戰、和平的場域!年初烏俄戰爭一觸即發,學生們見識到戰火的無情與摧殘,自發性的在下課時間,運用黃色與藍色積木排出烏克蘭國旗,並在旁組出PEACE字樣,在熙來壤往的人群中,此無聲的力量正隱隱地撼動所有人!孩子們的單純舉動,充分反應出品格教育與國際視野已扎根茁壯,並且能展現對世界的愛與關懷。除此之外,學生也透過鑑賞作品來滋養內心的藝術情懷,例如藝文走廊的作品展示與介紹,時常見到孩子們駐足於前,相互討論及欣賞,藉由發現不同作品之間的特色,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和感受能力。

  沉浸式學習一直都是師長期許學生的學習模式,透過生活情境引導,孩子們能在大下課期間,發掘出自己的興趣並沉浸投入,例如對機器人、程式有興趣的學生,在下課時就能至創客教室自主學習,過程中與夥伴、老師的討論,皆是最佳的成長養分,孩子們的內心因而得到了富足與肯定!

  學校是孩子快樂學習的地方,除了教室,各區域之佈置皆有其道理所在,潛在課程更是期許能豐富學生的內心、加深各項層面邏輯思考,以及培養出國際視野,讓每一位學生在康橋的校園裡都能感到歸屬感、開心與安心。

走吧!一起去圖書館

資源中心圖書組專員 陳冠雯

  有別於一般傳統圖書館鴉雀無聲的嚴肅氛圍,康橋的圖書館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空間營造出孩子們能完全放鬆的氣氛,在眾多區域中,孩子喜歡坐在樹屋所在的木質地板區閱讀,倚靠著懶骨頭或坐或躺好不愜意,這甚至也吸引了原本對閱讀興趣缺缺的孩子,踏出親近圖書館的第一步;而人氣第一的樹屋,必須通過閱讀集點獲得通行證後才可以進入,能在樹屋閱讀是一種榮譽象徵,圖書館櫃台也因此時常聚集著迫不及待想拿到通行證,來詢問閱讀集點進度的孩子。

  圖書館位在教學大樓的最高樓層,這對許多孩子而言是個遙遠的距離,但他們依然樂此不疲,大下課時間一到就來圖書館報到,許多孩子到圖書館沉浸書香,放鬆上課時的緊繃情緒;有些孩子因課業需求,穿梭在書架中認真查詢資料;也有孩子因為下雨無法到戶外活動,所以一到下雨天就很有默契地朝圖書館前進;還有孩子因為分班了,所以跟不再同班的同學相約圖書館敘舊談心。

  孩子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來到圖書館,但不管在圖書館的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孩子們之間共同閱讀一本書籍、討論書中劇情、分享今天發現了哪一本新書、或是談論課堂中發生了哪件有趣的事情等等,因為分享帶來的快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讓孩子們跟圖書館的連結更加緊密,對他們而言,圖書館不一定只能是安靜看書的地方,也可以是維繫友情的交誼廳,更可以是校園中的心靈歸屬。

活力大下課

訓育組長 蔡輝昱

  大下課鈴聲一響,無數的小眼睛在活力廣場及童趣廣場門外等著課間督導老師開門,有孩子說著:「嘿嘿,我終於通過小熊老師的握力測試,可以爬上穹頂攀爬架的二樓啦~」。

  門一開,熙攘的笑聲,伴隨著小跑,孩子們在活力廣場中盡情的奔跑,研究著穹頂攀爬架這次要從哪邊爬起,挑戰上次沒有完成的攀爬路線,而鬆軟的人工草皮加上Q彈的保護墊,讓孩子們盡情地攀爬得到保護,不同粗細的繩網也給孩子們的攀爬帶來挑戰,有的小朋友像長臂猿般走在巨大的粗繩上,有的則像靈活的小猴子穿梭於繩網之中,當然,累了還可以坐在繩網上的木馬搖椅稍作休息,與同學談心聊天。

  一旁,超新星旋轉盤傳來1、2、1、2~ 孩子們試著在轉盤上一起同方向的走著,保持平衡不掉下來,這需要絕佳的平衡感及與同學間的默契,步調一致,才家能夠平穩的在轉盤上走著,有同學提議,剛剛我們是順時鐘方向走,下次試試看逆時鐘會不會比較好,也有同學想著面朝著中心比較好還是朝著行進的方向比較容易保持平衡,以得到在轉盤上的最佳停留時間。

  而中高年級孩子們正值發育長高階段,對籃球運動特別喜好,也造成三樓體育館及頂樓球場一位難求的情況,為此,10月份高年級集會時體育組還特別為同學們介紹打籃球的動作、防守以及注意事項,希望每個小朋友在盡情籃球鬥牛時,能盡情且安全的打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運動,健康成長!

  因為安全,孩子們可以盡情的在校園遊具區及運動場地跑跳;因為可以一起玩,一起打球,孩子們期待大下課的到來。玩不僅僅是玩,攀爬與旋轉平衡活動,讓身體的手眼協調得到統感整合,增進孩童的注意力,讓大下課的活動除了遊玩,同時利於學習並促進人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