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鑰─建立良好學習風格

沈玨君 老師

  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孩子剛開始進入系統性的學習,接納度、可塑性都高,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與好心態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學習的黃金階段,協助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風格,不妨我們可以試試從下面幾個面向來著手。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影響是很大的,良好的學習環境能促進激勵孩子努力學習,也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假期間,老師們都會提前返校,整理布置教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學期初老師會不厭其煩的提醒孩子們,上課坐姿要端正、桌面要收拾乾淨、眼睛看著說話的人,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家中,家長們也可以為孩子準備明亮、安靜、單純的學習空間,書桌上只擺放學用品,不要擺放3C用品及玩具,孩子做功課時記得關掉電視,排除一切干擾孩子學習的因素,讓孩子養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二、固定作息時間:

  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養成孩子正確且良好的學習態度。家長們可以與孩子討論,共同決定放學回家後,到睡覺前的時間運用,並安排固定做功課和閱讀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關上電視、放下手機,在旁陪著孩子一起閱讀,藉此培養孩子按時完成功課的責任感,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醒家長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排滿,當孩子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時,可以給予孩子空白的時段,讓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掌控時間的好處。

三、陪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學習要有好方法、用要領,才能事半功倍。康橋老師們會教導孩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方法,而筆記本的善用也是學校所重視的,適時教導孩子們利用圖表做重點整理,包括心智圖、比較表格等,訓練孩子們統整比較分析的能力。孩子成績不如預期時,可能是孩子學習策略的問題,或是在學習上遇到了什麼困難,陪著孩子想想看,試試不同的學習方式,或者找師長或同學請益討論,學習有很多條路,轉個彎,就能找到屬於孩子的路。

四、當孩子學習的好模範及好夥伴: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學習的事情,可以完完全全外包給學校老師或是安親班。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對於提升孩子的學習態度,有相當大的幫助。當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建立後,家長陪伴的時間自然會慢慢遞減,也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從旁人督促的「他律學習」,真正進化到能自動自發的「自律學習」。

  良好習慣及態度的養成需要慢慢的累積,讓我們一起把握孩子學習的黃金關鍵期,在新的學年度的起步階段,期許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學習風格,讓孩子更有能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