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專區
食育專區
新竹縣學校午餐自113學年度起每週都可以吃到兩次竹縣在地有機好米,希望透過選用在地及有機食材入菜,縮短食材到餐桌的距離,支持在地優質農業發展,除了照顧在地農民,更讓竹縣學童享用到健康安全且營養美味的午餐,讓學生「越吃越聰明!」
藉由在校園推動「多吃一口飯」,從食農教育課程扎根,藉由對米食文化及在地農產的深入認識,加深孩子對在地環境與產業的認同感,鼓勵學生多食用在地有機米。
照片來源:東興國小 陳珮容營養師
學校與縣農會合作邀請青流復域合作社 許毓姍 理事長進到校園與學生介紹有機米理念、有機標章、有機作物栽種以及稻米品種、稻米農機具與環境生態多樣性的知識傳達,並帶領學童體驗有機米桌遊和遊戲,讓學生了解農夫種植的辛勞,珍惜每一粒米,並在營養午餐的時候將食米吃光光,愛物惜物。
照片來源:中山國小 劉鈺鈴營養師
今天帶著學生前往有機農場進行體驗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農夫的辛勞。從翻土、播種到除草與澆水,每一項工作都需耐心與細心。學生們一開始覺得新奇有趣,但不久便感受到烈日與汗水交織的辛苦。透過這次實作體驗,他們學會珍惜每一口食物的得來不易,也更理解農夫在土地上默默耕耘的付出。這不僅是一場農事體驗,更是一次難得的生命教育。
照片來源:中山國小 劉鈺鈴營養師
結合大享食育協會推廣國產產銷履歷紅豆計畫,申請萬丹鄉農會的紅豆.提供給學校烹調當日營養午餐的紅豆湯,另外結合萬聖節活動與幼兒園小朋友一起DIY紅豆南瓜包,透過手作體驗讓小朋友發揮創意,製作屬於自己的小點心。
紅豆和南瓜對孩子來說是很常見的食材,但他們的"原型"卻有很多孩子不認識,看著營養師帶來各種形狀及大小的南瓜及紅豆,好奇著等下如何變成營養師手中的好吃包子,每一雙眼睛及雙手認真無比,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照片來源:中正國小 賴君亞營養師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國人近八成精緻糖攝取量超標,國內兒童與青少年平均過重或肥胖的比例將近3成 ,成為學童健康隱憂。
為了讓學生了解攝取過多精緻糖對身體有害,設計含糖飲料含糖量大公開學習單,讓六年級學生分組進行實際操作,市售含糖飲料添加的糖分多寡及口味品評。
再結合"我的餐盤"健康飲食達人工具書請學生紀錄一天之飲食紀錄,檢視自己飲食習慣是否落實六大類均衡飲食,最後由營養師介入飲食行為調整,希望能夠減少孩子精緻糖攝取,並且重視均衡飲食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照片來源:中正國小 賴君亞營養師
今天請到散慢農場帥氣青農羅仕伃先生
年紀輕輕(83年次)撐起整個有機農場,農場本身除了供給學校種類繁多的葉菜類,於市面上也有販賣櫛瓜、青花椰及季節性水果(例如:草莓),本身務農經驗相當豐富,很榮幸可以跟仕伃哥哥學習。
今天跟45個小朋友有來有往
營養師告訴大家,營養午餐一週吃四次有機蔬菜;本學年更多一項,一週吃兩次有機米,希望孩童經過今天課堂問答活動,可以多吃一口菜,多吃一口飯,讓自己長高高,廚工阿姨看青菜零廚餘也開心!
青農哥哥QA:
1.小朋友在學校吃過什麼有機青菜?
小朋友:高麗菜、空心菜、小白菜、地瓜葉、萵苣......等等。
2.有機蔬菜不能加什麼?
小朋友:不能加農藥!
3.那有機蔬菜需要什麼?
小朋友:水,太陽,土壤,風
一問一答,孩子回答的恰恰好
感謝新竹縣農會玟君主任媒合小小朋友食農教育,師生皆收穫良多
照片來源:山崎國小 曾姵瑜營養師
在地水產游進校園午餐
竹縣烏魚真美味
新竹縣竹北烏魚屬於養殖魚是全台灣的烏魚養殖區中地理緯度最北的地區,因擁有與製作新竹米粉一樣的九降風氣候條件,因此孕育出獨特風味的烏魚子,一條烏魚把最有價值的烏魚子取出後剩下的肉我們稱做烏魚殼,烏魚肉富含蛋白質與優良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在校園午餐供應烏魚的當天結合營養教育,讓學生更認識在地水產。
照片來源 東興國小陳珮容營養師
六家高中與校長共進午餐
與校長午餐約會!
本校江校長月媚每學期都會特別抽空到國中部與高中部班級,陪同學們面對面一起享用美味的營養午餐~
本校午餐食材除了配合縣府推動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之外,同時餐餐吃產銷履歷米,每週供應三次有機蔬菜,每月供應七次水果,每週一次鮮魚海鮮類,每月5次乳品外加1次產銷履歷豆奶;希望藉由學校精心的午餐設計,同學們心中能夠埋下「吃健康、吃有機、友善土地、愛護地球」的種子,並且建立正確的均衡營養觀念,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餐餐吃光光!!!期待下次與校長午餐約會~
相片來源 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校內廣播宣導吃魚好處~~
感謝~~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贊助!!
影片來源 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感謝~
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贊助!!
照片來源六家高中 杜昀軒營養師
小樂活健康列車
前進~~新竹縣南和國小
影片來源 癌症關懷基金會黃翠華執行長 六家高中 杜昀軒營養師
營養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申請”福利熊與童話屋-水果探險隊”
讓孩童了解天天五蔬果的好處,簡單易懂的卡通人物帶入”每天要做到蔬果彩虹579”、”遵循彩虹攝食原則”、”大口享受營養小金礦”等概念,總共有12個小故事的話本,課堂上引導孩子聽說讀畫,增進印象。話本當中,認識各種蔬菜水果大概份量概念,後續都有小題目讓學生互動,增加記憶(畫畫上色,連連看,圈圈看等);以上也請孩子帶話本回家與家長分享學習成果,與生活飲食習慣做連結。
照片來源:山崎國小 曾姵瑜營養師
使用"癌症關懷基金會"分享的腳本「糙米先生的故事」帶入學校午餐。
營養師利用自校會使用的食材,做成圖片文字輸出,讓學童學以致用,認識所食及其重要營養成分;靈活運用腳本卡通人物,一層撥一層懂知五穀雜糧的重要性。用有獎徵答方式,提起學童興致及記憶,從幼兒園至國小六年級學童各個進入狀況。(活動於玉峰國小視聽教室辦理)
照片來源:山崎國小 曾姵瑜營養師
謝謝育秀基金會團隊帶來多種穀物及帶著學生們「認識全穀類及義大利麵實作料理」。學生們透過穀類賓果遊戲認識不同的全穀類,分組將義大利麵食材準備,番茄洋蔥分切,配合育秀基金會準備的快煮義大利麵,老師們從旁協助共同完成美味料理。經由豐富實作課程,讓學生動手料理,認識所食食材及其重要營養成分,當個懂吃的孩子,謝謝育秀基金會帶給學生豐富的食育實作課程體驗。
照片來源:十興國小 張筱珮營養師
如同董氏基金會所說:「學童成長階段需要足量的鈣,而乳品是鈣質、維生素B2及優質蛋白質良好來源,更是每日飲食指南中六大類食物之一。」
第一週營養師到班使用"早晚一杯奶”衛教檔案與同學分享乳品類的好處,活動期間做有獎徵答,增進學童印象;最後播放董氏基金會精心製作的牛奶操,讓學童動一動精神好。
第二週營養師現場分享"如何運動SOP”,做暖身動作的重要性及現場圖畫最喜歡的運動。
第三週抬放鮮奶現場教學、分享鮮奶跟保久乳保存不同,但是營養價值一樣好。如何看乳品標章和清洗回收三部曲(看有效期限標章、喝完乳品紙盒清水洗滌、環保回收壓扁)。
第四週回顧第二週運動的好處,長高可以從那些運動下手?例如:跳繩、投籃等。與呂心耘體育老師搭配跳繩課程。首先,暖身開始,讓學童身體活動起來,減少扭傷以及呼吸換氣不及狀況發生;心耘老師現場授課跳繩初學者注意事項,有基礎連續跳動的孩子如何穩定擺繩等。中途讓學童補充水分,減少體溫過高(中暑)發生以及活絡學童整體新陳代謝。
第五週學童學以致用,週二週四學童到午餐辦公室抬水果會想測量身高,以及看乳品好處的文宣,朗朗上口之運動30分鐘、早晚一杯奶及適度曬太陽,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及上課專注力提升,活用知識放入生活。
照片來源:山崎國小 曾姵瑜營養師
餐飲衛生防治
食品中毒相關探討
中華大學餐飲管理學系
陳堯鈴教授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健康飲食膳食設計
香山高級中學 林秀珠營養師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
廚房消防安全面面觀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 陳奕辰講師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餐飲衛生法規
廚房良好衛生規範GHP
新竹縣衛生局 吳鈁渝講師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師
影片來源/六家高中杜昀軒營養
為讓學生吃到在地新鮮的食材,學校特別與竹北市農會合作採購在地產銷履歷大豆,其中黑豆和黃豆的品種特別適合用來製作豆漿,學校自製的豆漿健康又衛生,香濃又好喝!尤其我們知道大豆是非常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其中的卵磷脂更是對於腦神經具有保護作用,能夠修復受損的腦細胞,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影片來源:中正國小 賴君亞營養師
學校與新竹縣農會合作食農教育課程,一系列活動從產地到餐桌都由學生親自參與其中!
從包裝,貼標籤,認識有機蔬菜名稱,認識小時候到長大的有機蔬菜
讓孩子自己育苗入盆栽帶回來
再讓孩子體驗把菜帶回家與家長同樂烹飪
課後透過學習單了解孩童所學以及成長
最後由主廚進入學校廚房與廚房阿姨廚藝交流
提供健康又美味的在地有機蔬菜到學校營養午餐之中!
影片來源:新竹縣農會/山崎國小曾姵瑜營養師
農委會農糧署長期推廣國產雜糧作物,為了讓大眾瞭解國產雜糧的優點與生產過程,特別製作「豆智豆勇」主題桌遊,結合種植知識、豆製品加工歷程與策略攻防的遊戲, 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教育並守護全民的食農健康。(https://www.soybeanjourney.com/tabletopgame)
此次邀請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到校,藉由「豆智豆勇」主題桌遊,讓學生認識大豆的種類與加工品。學生也反應在遊戲中原本”黑心商”要獲勝了,但使出功能牌-土石流,讓”良心商”轉敗為勝。學會也提供四套桌遊,讓有興趣的師生都能從桌遊中學習大豆知識。
照片來源:新社國小 周家伶營養師
魚類富含好的油脂,能幫助學童腦部神經發展。但是營養午餐供應魚類時,學生接受度不高,為了提升學生對魚的接受度,就從認識魚類開始吧!
新社國小藉由營養教育競賽活動,讓獲勝班級的學生到福樂休閒漁場進行食魚教育活動,我們認識魚類養殖方式及如何撒網捕魚,並讓學生親自製作無添加的魚丸、烹調及試吃,無添加的魚丸雖然口味較淡,但卻健康滿滿。
照片來源:新社國小 周家伶營養師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養成「3蔬2果」的健康飲食型態,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及2份水果(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小),並選用在地當季、顏色豐富的原態蔬菜及水果。
學校帶學生到湖口信勢農場,認識有機蔬菜栽種方式(網室)及種類,並讓學生自己種菜苗及採收蔬菜。藉由認識、種植及採收蔬菜,期望學生能多吃蔬菜,將蔬菜吃光光。
照片來源:新社國小 周家伶營養師
從113學年度開始,新竹縣府採購當地生產的有機米,列入學校營養午餐菜單,讓學童吃得更健康,也希望小朋友更認識稻米文化,了解減少使用農藥,才能保護環境永續。
因此本校舉辦"多吃一口飯"的活動,活動期間共有11個班級每天都將米飯吃光光,抽出一個班級前往峨眉"背影橘舍"進行食農教育。
讓學生認識橘子其實有很多種類,並自己摘種樹苗,因為這次去是一年級學生,老闆跟大家說:等你們六年級果樹就結果了,大家要記得回來,老闆請你們吃橘子。
大家也將剛採收的橘子搾成橘子汁,現榨橘子汁真的超好喝。橘子汁加入糯米粉揉成橘子湯圓,變成中午的甜點。
照片來源:新社國小 周家伶營養師
全穀類的食物屬於原型態食物,保留完整的營養素在其中,全穀中的麩皮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道蠕動,更能有效預防癌症、糖尿病或是心血管方面等慢性疾病。
為了讓都市中的孩子認識並且體驗什麼是全穀雜糧類食物,營養師特別蒐集了學校常用的全穀食材讓小朋友能夠實際動手摸摸看,再透過遊戲活動讓學生了解全穀類食物的營養素以及對身體的好處。最後再結合午餐的供應,將全穀食材摻入白米中,讓學生慢慢習慣吃未精緻的白米。
照片來源:中正國小 賴君亞營養師
小朋友每天吃的蔬菜,都是由農民辛苦摘種出來的,為了讓小朋友能夠實際感受"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學校與新竹縣農會合作,特地邀請了新竹縣百大青農以及明星主廚到校作客!
透過青農與小朋友的互動,讓學生認識有機蔬菜,以及親身體驗農機具操作,讓學生了解種植有機蔬菜的辛苦以及農民的用心,期許小朋友能夠學習珍惜愛物、不挑食的好習慣。
再由兩位主廚一同到學校親自下廚指導推廣有機蔬菜的料理,透過簡單的烹調小巧思,呈現有機蔬菜天然的美味給每一位學生。
「吃進去才是營養!」
愛孩子,就是給他們最好的!但絕對不是給他們最好的物質、餐餐合他們脾胃的食物、時時順其意的決定,因為這個世界絕不會永遠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與喜好;而是應該送給孩子看待萬物最好的態度--惜福、惜物、知足、感恩。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97
照片來源:十興國小 張筱珮營養師
「舌尖上的教育」
營養午餐除可提供學生的健康,亦可透過同儕生活學習,從小灌輸團體責任、服務感恩、愛惜食物、認識食材、環保衛生等生活習慣。
照片來源:十興國小 張筱珮營養師
使用可愛的米寶寶教育引發學生興趣,再導入全榖雜糧營養概念
讓學生瞭解,雖然糙米飯比白米飯口感稍硬,需要多咀嚼
但糙米中的麩皮胚芽,其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對健康好處多多
上課當天營養午餐供應的糙米飯吃得特別空呢!
照片來源:東興國小 陳珮容營養師
透過實際食物介紹及現場廚務體驗讓同學參與,現場氣氛活絡,共有三關如下:
1.{健康聰明餐區}:請同學選出三種健康聰明餐的食材=>介紹各種可以幫助學童腦力及體力發展的食材○
2.{廚務體驗區}:參觀廚房油炸鍋/炒菜鍋及順時針攪動廚房迴轉鍋鍋鏟10下 =>在裝滿水的迴轉鍋,請學生拿鍋鏟模擬廚師煮菜過程,體驗廚務人員在營養午餐製作的辛苦讓學生更惜食○
3.{國產魚類推廣/85210健康密碼區}:
A 介紹漁業署推廣國產標章魚類的營養價值及加工方式,列出非國產魚做區別,現場”漁業署小魚貓圖誌”及”虱目魚拼布模型”頗受學生歡迎,國產魚例如:(1)台灣鯛 (2)虱目魚 (3)台灣鯖魚,都是餐桌上美味的好幫手○
B請同學念出85210健康密碼○
照片來源:東興國中 陳祐偉營養師
本次闖關活動,透過實際食物介紹及現場食材觸摸實體體驗,關主頭上有各種蔬果髮飾小提示-造型髮圈,現場氣氛活絡,本關抽籤題目如下:
1.{第一區}:選出二種漁業署小魚貓推廣之國產魚類
請同學選出二種營養午餐常吃的國產/近海/具有標章的魚類○
=>介紹各種可以幫助學童腦力及體力發展的魚類,現場準備各種魚類未烹調前實體(例如﹕肉魚﹑烏魚﹑台灣鯖魚﹑竹筴魚﹑鬼頭刀﹑水鯊﹑油甘﹑旗魚)及”漁業署小魚貓圖誌”加深對魚類印象○
2.{第二區}:講出二種健康聰明餐的營養午餐菜名
同學都可避開紅燈飲食陷阱而正確選出健腦餐食材並正確講出菜名之外,現場還能即興發揮創造新菜色,創意無限○
照片來源:東興國中 陳祐偉營養師
隨著都市化快速發展,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減少,越來越多孩子不認識原型食物的樣貌,而偏食造成孩子營養攝取不均的情況日益漸增。本次藉由推廣「安興農園-蔬果食光」計畫,讓孩子身體力行,從整地、鬆土、播種、澆灌,等待作物發芽、成長進而採收。期間經歷農作物遭受蟲害,研擬解決方法等過程,體會農夫種菜的辛勞、食物的珍貴與大自然法則。
此外,學校將學生採收的農作物搭配營養午餐增添菜餚,讓孩子了解從田間到餐桌,每一口盡是豐收的甜美及深深地感動,進而培養孩子對食物和土地的尊重與感恩。
「安興農園-蔬果食光」計畫結合營養教育課程、國際教育活動、感恩惜福愛心義賣活動及各項蔬果競賽等,多元的活動結合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培養國際觀、多元展能,在學習中不忘反饋社會,將愛送出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照片來源:安興國小 彭稚庭營養師
烏魚有分天然烏魚及以養殖烏魚 ,台灣最北的養殖烏魚場地就在新竹縣,近年養殖技術精進,竹北地區更因海水資源豐沛,每到烏魚取卵前半年就會改以純海水方式取代半淡水半鹹水,這會讓烏魚成長趨緩但肉質因此更細緻緊實且無土味。
烏魚全身都是寶,除了烏魚子,烏魚殼的肉質也十分軟嫩鮮美,也富含優質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滋補食品,烏魚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蛋白質能幫助身體組織生長,也能促進免疫力、維生素B12:烏魚的維生素B12含量也很高,每100公克魚肉就有4微克,維生素B12有造血作用讓小朋友吃完更有精神。
在營養午餐當中,烏魚可以做成各種不同美味的佳餚,例如:麻油鮮菇烏魚、糖醋烏魚、蔥燒烏魚..都頗受小朋友歡迎。當日午餐菜色有烏魚料理,再透過影片宣導"新竹縣烏魚季"的農村樂活動,鼓勵學生可以參加共樂。
照片來源:東興國中 陳祐偉營養師
依據校本課程-崎待生命,請營養師協助課程。感謝學校廚員,讓學生了解廚員工作辛勞。
先展示廚員生活照,讓學生知道本校有八位廚工,以及邀請賴碧珠、謝貴鳳及陳秀芥阿姨來現場與小朋友互動,看看阿姨在室溫30度的廚房,如何全副武裝;髮帽要包覆全部髮絲(給每個學童一個,感受髮帽貼頭皮的不適),口罩要戴到鼻樑,手指甲要剪與指腹齊平,雨鞋潔淨雪白;每位阿姨年資都20年以上,奉獻青春給山崎學子。工作最開心的事→看到餐桶沒廚餘以及青菜吃光光,希望學生都愛吃營養午餐,所有的辛勞都值得。
照片來源:山崎國小 曾姵瑜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