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筆記:
上方工具列-輸入精準指令
左側邊欄-建模工具
右側邊欄-檢視建模物件狀態
下方工具列-操作軸、物件鎖點(點擊成粗體,即開啟功能)
滑鼠操作筆記:
右鍵(旋轉畫面)
滾輪(放大縮小)
右鍵+shift(平移視圖)
◎操作軸筆記:
1.開啟操作軸:點擊下方工具列「操作軸」,字體成粗體極為開啟。
2.操作軸使用:
(1)方形框:長按方形框可以做單一方向縮放;長按shift+方形框拖曳可以做等比例縮放
(2)操作軸弧線:可以做旋轉
(3)兩色十字框:可往兩個方向作移動
(4)箭頭、弧線:單擊一次談出小視窗,即可輸入數值,做精確移動
▲左側邊欄不見了?
上方指令輸入toolbar→工具列→大小與形式→將可見性「顯示邊欄」打勾
物件鎖點練習:
下方物件鎖點功能開啟(反藍粗體)→將「端點」打勾→調整視窗合適角度→以滑鼠左鍵長按物件某端點,在將物件移置另一物件對齊(有對到就會顯示「端點」小文字)→將一組物件組好後群組,刪掉其他的(等等用一個複製4次即可)
框選方式的差異:
右下到左上→有碰到一部分就選到
左上到右下→要全部包住才選得到
◎快捷鍵
ctrl+Z:還原(若無反應,請按ESC清空指令列)
ctrl+Y:回上一步
每個視圖皆可切換模式:
(1)框架模式:線條 (2)著色模式:外部結構 (3)彩現模式:表面材質
組合V.S群組:
組合:開放曲面→封閉實體(可列印)
群組:開放曲面→開放曲面(不可預期的效果)
群組就像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去哪裡都要一起。
組合就像連體嬰,是一個個體。
在Rhino中
任意複數物件都可以組成群組,規定上比較寬鬆。
但如果要組合,必須是同類型的物件,例如面跟面、線跟線,不能面和線做組合。除了要相同物件外,要組合的物件必須有一定關係,面跟面之間必須有共同邊緣,線跟線之間則要有共同端點。
新建檔案→小模型公釐
左邊欄工具選擇「圓形」工具→指令列輸入0,作為圓心起始點→直徑輸入90或半徑45→ENTER
【幾何造型杯墊】
1.左邊欄工具選擇「圓形」工具→指令列輸入0,作為圓心起始點→直徑輸入90或半徑45→ENTER
2.左邊欄工具選擇「直線」工具→在圓形上繪製線段→繪製好後,可按ENTER或滑鼠右鍵,結束繪製動作→重複動作,直到完成交錯的造型線段。
▲重複上一個指令:
1.重複點擊「直線」工具的圖示
2.工作區空白處滑鼠點擊右鍵
3.點擊空白建SPACE
提醒一下:
空白鍵重複指令必須是英文輸入法才行,如果是注音輸入法,會發現輸入空白,而不是指令
【幾何造型杯墊】
1.左邊欄工具選擇「圓形」工具→指令列輸入0,作為圓心起始點→直徑輸入90或半徑45→ENTER。
2.左邊欄工具選擇「直線」工具→在圓形上繪製線段→繪製好後,可按ENTER或滑鼠右鍵,結束繪製動作→重複動作,直到完成交錯的造型線段。
3.指令列輸入offset(偏移)→距離設定為5mm,點擊enter→再選要線段進行偏移。
4.選線段→點擊空白建SPACE,重複上一指令,將所有線段都偏移。
5. 左邊欄工具選擇「曲線」工具中的「曲線布林運算」→點擊要保留線段的內部區塊範圍→指令列將刪除輸入物件改為「全部」→enter
【幾何造型杯墊】
1.左邊欄工具選擇「圓形」工具→指令列輸入0,作為圓心起始點→直徑輸入90或半徑45→ENTER。
2.左邊欄工具選擇「直線」工具→在圓形上繪製線段→繪製好後,可按ENTER或滑鼠右鍵,結束繪製動作→重複動作,直到完成交錯的造型線段。
3.指令列輸入offset(偏移)→距離設定為5mm,點擊enter→再選要線段進行偏移。
4.選線段→點擊空白建SPACE,重複上一指令,將所有線段都偏移。
5.左邊欄工具選擇「曲線」工具中的「曲線布林運算」→全選所有物件,再開始點擊要保留線段的內部區塊範圍→指令列將刪除輸入物件改為「全部」→enter
6.將外圓進行直線擠出,指令輸入ExtrudeCrv(實體:是;距離5mm)→左鍵點擊燈泡,將物件鎖定。
7.框選剩下曲線,操作軸上移3的單位→指令輸入ExtrudeCrv(實體:是;距離請超越外圓高度)→解開外圓鎖定。
8.左邊欄工具選擇布林運算「差集」→外圓,enter→再選取剩下的擠出物件(將刪除輸入物件改為「是」),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