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元智能
校長 黃偉明
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身為父母者,應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個人的天空,實在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我們一般人都認為要孩子出頭,就是必須在智育、課業上高人一等,或是考上明星高中、進入理想的國立大學。殊不知道每個孩子的資質天生就有高低落差,如強迫其於課業中努力競爭,造成孩子課業壓力,將導致其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與社會事件—如自殺、翹家等。國外學者Gardner於1983年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其認為人的智能分為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及自然等八種智能,以下將多元智能作個簡要的介紹:
一、語文智能是指有效的運用口頭語言或書寫文字的能力,如律師、演說家、編輯、作家、記者等是特別需要語言智慧的幾種職業。
二、邏輯數學智能是指有效的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如數學家、稅務、會計、統計學家、科學家、電腦軟體研發人員等是特別需要邏輯數學智慧的幾種職業。
三、空間智能是指準確的感覺視覺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的能力,如嚮導, 獵人, 室內設計師, 建築師, 攝影師, 畫家等是特別需要空間智慧的幾種職業。
四、肢體動覺智能是指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靈巧的生產或改造事物,如演員、舞蹈家、運動員、雕塑家、機械師等是特別需要空間智慧的幾種職業。
五、音樂智能是指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如音樂家、作詞作曲家、聲樂家等是特別需要音樂智慧的幾種職業。
六、人際智能是指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如政治、心理輔導、公關、推銷及行政等團體的領導人是特別需要人際關係智慧的幾種職業。
七、內省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並據此做出適當行為的能力,如心理輔導、神職等是特別需要內省智慧的幾種職業。
八、自然智能是指對於週遭的自然生態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如巡山員、保育人士、生態學家等是特別需要自然觀察智慧的幾種職業。
由於多元智能論超越了狹隘的傳統智力概念,反應現實生活中智能活動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讓在不同智能上各有所長的兒童獲得自我肯定與他人的尊重,表示每個人的資質潛能都不同,希望每位家長能多留意孩子的表現,開展孩子不同的智能,發揮孩子的專長,以適應未來的多元社會。